<p class="ql-block"> 坎特伯雷是英国东南平原的又一颗明珠。这里有全英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坎特伯雷座堂;有曾是英国最大的宗教场所,圣奥古斯丁修道院遗址;有建于1380年,是英格兰现存的最大、最宏伟的中世纪城门。此外坎特伯雷还拥有充满历史韵味的许多建筑,如16、17世纪的木结构房屋。而14世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到坎特伯雷朝圣为故事背景,进一步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 步入坎特伯雷城区,每一块斑驳石砖、每一栋房屋斜梁门楣,每一扇彩绘花窗,都沉淀着文化与时间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争纪念碑前停留,它是</span>坎特伯雷地标式建筑,上有雕刻与铭文,以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牺牲的坎特伯雷市民。作为坎特伯雷的核心纪念物,纪念碑与大教堂、古城门共同构成城市历史轴线。</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前人来人往,显然这里所有外来游客汇集的场所。加上街头歌手在此表演,更为这里增添热闹气氛。</p> <p class="ql-block"> 与纪念碑相邻是坎特伯雷大教堂:是英国圣公会首席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主教座堂,称为英国基督教朝圣地。597年,肯特王国皈依基督教,坎特伯雷的圣奥古斯丁在此成立主教教座,他也成为第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英王的加冕礼通常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始建于公元597年,11世纪重建,后经历几次扩建,融合了哥特式和诺曼式建筑风格,教堂主体长约 156 米,宽 50 米,中间是一座高 78 米的四方形塔楼,后面还有两座小塔楼,庞大的体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威严、庄重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 教堂正门装饰精美:门楣中间有一尊基督铜像,两侧的小天使手持印有家族徽章的盾牌,工艺精湛。木质大门雕刻复杂,栉风沐雨,历经沧桑。</p> <p class="ql-block"> 步入大教堂内部,从诺曼式到垂直哥特式的建筑脉络在此清晰可辨,高耸的穹顶将视线引向天堂,那优美的弧线和纹饰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彩绘玻璃色彩斑斓,在阳光下将圣经故事化作通俗解读。</p> <p class="ql-block"> 巨大精美的管风琴悬窗矗立,仿佛感受到它传递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 还有许多雕塑饰品,精彩绝伦,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走出教堂,我们同行的一位北京旅友感慨地说,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教堂,它容建筑,音乐,绘画,雕塑于一体,可以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多西方的文化艺术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认为坎特伯雷大教堂地域范围仅限于大教堂本身,就大错特错了。走过这处带有圆形塔楼的石砌防御工事古城墙,我们在马路对个又有了新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它是基督堂门,是坎特伯雷大教堂区域的礼仪性主入口,主要供朝圣者、访客进入教堂院落,承载宗教与仪式功能。门楼建筑属于都铎哥特式风格,装饰极其华丽,布满纹章、神话生物雕刻,还有现代重建的基督雕像,更具 “仪式感与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 基督堂门内的建筑属于坎特伯雷大教堂的院落及附属区域,它们多带有哥特式等中世纪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基督堂门对面的公园内有一批雕像,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文学家杰弗里・乔叟,以及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 “朝圣者群像”。</p> <p class="ql-block"> 与基督堂门在同一条线上的是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大门,它的后面是圣奥古斯丁修道院遗址,现在仅存断垣残壁,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其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现在,圣奥古斯丁修道院遗址与坎特伯雷大教堂等共同作为教区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从圣奥古斯丁修道院返回古城内,沿途都是都铎式的古朴建筑。</p> <p class="ql-block"> 又见一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哥特复兴风格教堂。</span>名为圣托马斯・贝克特教堂,于1874 - 1875 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 重新回到纪念碑前,人群依然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 沿纪念碑周边街巷漫步,是蜿蜒的石板路,其间高耸的哥特式尖塔与低矮的都铎式半木结构房屋错落交织,让人沉醉,你会在风格独特的建筑面前止步,流连徘徊。</p> <p class="ql-block"> 这里又见与乔叟相关的塑像,可见乔叟已为这座小城注入了不熄的文学灵魂。那些朝圣者的故事,仿佛仍潜行于街角的酒馆与驿道之间,为古朴的市井生活蒙上永不褪色的诗情。</p> <p class="ql-block"> 这是英国坎特伯雷的比尼艺术与知识之家,建筑带有皇家博物馆与免费图书馆的标识,展现出都铎复兴风格的建筑特色,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场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劳埃德银行(英国知名银行品牌)带有复古红砖与哥特式细节的营业网点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个商铺 标识显示为 “A Fair Trade Shop”,属于公平贸易类店铺,展现了当地商业与历史街区融合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地标志性的都铎风格斜屋,它是坎特伯雷历史街区具有代表性的半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阿尔班教堂,建筑采用石砌外墙,带有哥特式风格的尖拱窗与十字架装饰。</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建筑入口,标牌显示这里关联坎特伯雷大教堂和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建筑带有中世纪石砌拱门等特征。</p> <p class="ql-block"> 街巷中人来人往,各类店铺分列两侧,既充满历史厚重感,又展现出城市的日常活力,体现了坎特伯雷 “历史遗迹与现代生活交融” 的名城特色。 </p> <p class="ql-block"> 突然眼前出现了弯曲清澈的小河,穿行于街巷之间,岸边停靠小船,极尽精致小巧。给这座小城注入柔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街巷向西行进,西门塔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西门塔是英格兰现存的最大、最宏伟的中世纪城门,它始建于 1379 年,约 1380 年左右完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今的西门是坎特伯雷七座城门仅存的一个。它</span>由肯特粗砂岩建造,最初为防御法国入侵而建,后来还长期作为城市监狱使用。</p> <p class="ql-block"> 城堡目前在维修中,否则可以登梯到城堡之上,俯瞰坎特伯雷市区。</p> <p class="ql-block"> 穿越城堡西花园,也是导游所说的油画小镇。我们在这里来,主要是为了感受这种中世纪的油画感。</p> <p class="ql-block"> 紧贴城堡,圣奥古斯丁河如碧绿丝带,水光潋滟,可见天鹅引颈、绿柳拂波。此时,有一篙小船撑来,欸乃声中,就构成了中古街景的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 河畔被蔷薇、天竺葵与紫藤热烈簇拥,将岸边传统建筑倒映水中,油画小镇的称号大概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不甘心就这么几幅画面,离开河边,我继续在街巷中行走,想寻找更多的油画场景。</p> <p class="ql-block">家家花团锦簇,户户门窗流彩。</p> <p class="ql-block"> 走回坎特雷蒙的西门,转头向另一个方向看去,这里的街道宽敞,房屋也明快起来,它与我身后的街巷,撞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暖意。忽然觉得,油画的取景框里,或许不必总执着于小桥流水,那些转角处的“柳暗花明”,该有动人的“又一村”。</p> 2025.10.1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