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弄拉金刚山普陀寺

清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摄影.文编/清和</b></p> <p class="ql-block"><b>弄拉金刚山普陀寺位于南宁马山县号称是“广西版布达拉宫”。据说该景区是马山县的一个土豪投资3个亿建成的。</b></p><p class="ql-block"><b>“弄”(音lòng)是壮语,“弄拉”是“石山旮旯角”的意思。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9.6%,整个弄拉景区在外看起来非常的壮观免费开放。弄拉普陀寺坐落于金刚山上,阶梯就在崖壁边上山的路也是又弯又陡峭。</b></p><p class="ql-block"><b>弄拉普陀寺对研究佛教、道教文化在马山乃至壮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b></p> <p class="ql-block"><b>在网上下载了三张航拍金刚山普陀寺全貌图能全面的看到它藏在深山里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b>弄拉金刚山普陀寺位于南宁马山县弄拉景区,始建于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寺庙历史上多次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损毁又经当地信众和宗教团体修复。最近一次大规模扩建由弄拉居民主导,延续了其宗教功能。‌‌</b></p><p class="ql-block"><b>普陀寺融合佛教与道教文化对研究宗教在壮族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常有当地信众和游客来拜谒香火至今鼎盛。</b></p><p class="ql-block"><b>普陀寺依金刚山(又称教子山)而建,殿宇雄伟庄严,包括大雄宝殿、观音殿等,阶梯陡峭,整体布局与山势结合,被誉为“广西版布达拉宫”。‌‌</b></p><p class="ql-block"><b>‌2012年普陀寺被纳入弄拉景区属广西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与宗教文化结合的代表性景点。‌‌弄拉景区免费开放以喀斯特地貌和自行车环山赛道闻名,普陀寺则作为核心人文景观吸引游客。‌‌</b></p> <p class="ql-block"><b>弄拉金刚山普陀寺的建筑风格具有以下特点:</b></p><p class="ql-block"><b>寺庙依山而建采用传统佛教寺院布局,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地藏殿、鼓楼、山门及僧舍等,殿宇错落分布于金刚山(教子山)各处。 ‌</b></p><p class="ql-block"><b>寺庙始建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历经多次损毁与重建,现存建筑融合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特征。近年来虽经扩建,但仍保留传统建筑格局与工艺延续了佛教文化传统。 </b></p><p class="ql-block"><b>其建筑风格与当地喀斯特地貌形成独特景观,被称为“广西版布达拉宫”。 ‌</b></p> <p class="ql-block"><b>弄拉景区最出名的景点是金刚普陀寺背靠山石修建了楼梯拾阶而上可以登到山顶。普陀寺始建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后几经毁坏和重修到如今仍能看到寺庙殿宇雄伟庄严,庙宇的建筑依据金刚山而建,非常漂亮壮观。很多当地和周边的信众都会在初一十五来烧香拜佛,虽然是在大山里但寺庙依旧香火鼎盛。普陀寺的佛教文化在马山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是具有重要的价值的。</b></p> <p class="ql-block"><b>广西马山弄拉景区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瑰宝藏匿在群山之间震撼你的感官!这里奇峰峻岭拔地而起云雾缭绕如仙境。登临弄拉金刚山普陀寺俯瞰金刚山喀斯特地貌的壮丽全景360度无死角的视觉冲击让人震撼!这里还是摄影师与户外爱好者的天堂,顺着寺庙依山而建的山道而上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原始生态的纯粹魅力。顺道拍摄几张充满魅力的风景大片就能让人开心无比。</b></p> <p class="ql-block"><b>弄拉普陀寺坐落于壮美的弄拉金刚山之上。寺内的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等主殿,以及钟楼、鼓楼、山门等建筑均巧妙地依山势而建造型庄重威严气势雄伟。这些殿宇之间宽敞的回廊曲折相连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宁静与安逸。而四周的天然景观如天降韦驮、护寺神虎、护法金刚大鹏鸟等,更是为这座寺庙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b></p> <p class="ql-block"><b>寺庙采用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殿内供奉香樟木雕塑的各路神仙,整体风格庄严肃穆。部分建筑如大雄宝殿、天王殿等保留了传统佛教寺院的典型特征,如斗拱飞檐、琉璃瓦屋顶等元素。 ‌</b></p> <p class="ql-block"><b>当地朋友介绍: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净化人心并促进社会和谐,普陀寺在2007年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当时少林寺的高僧永乐法师受邀成为普陀寺的住持与李氏家族共同携手对寺院进行了全面的修缮。经过这次重修普陀寺的建筑面积从原先的500多平方米大幅扩展至现在的13700余平方米,依山而建的寺院初具规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来自各地的信徒和游客,逐渐成为了岭南地区香火旺盛的佛教圣地。</b></p> <p class="ql-block"><b>寺庙殿宇雄伟庄严,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地藏殿、鼓楼、山门以及僧舍等殿宇依山而建,造型庄严,雄伟壮观。</b></p> <p class="ql-block"><b>普陀寺历史源远流长自清朝初年至今香火一直旺盛不衰。然而历史的沧桑变迁使得普陀寺历经多次修缮。据碑文记载1904年光绪甲申年,李氏家族携手周边28个姓氏的山民共同捐资近4万文钱对普陀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在近三十年的时光里,无数海内外的僧尼纷纷前来朝拜修炼,其中一位日本高僧更是在寺内驻留数月,进行深度的朝拜与修行。</b></p> <p class="ql-block"><b>弄拉金刚山普陀寺的回魂树是一株具有传说色彩的树木。传说其果荚具有“回魂”功效树叶泡水洗澡可治病。回魂树被描述为观音菩萨显灵赐甘露救村民。现已成为寺院的重要标志性景点。 ‌</b></p><p class="ql-block"><b>回魂树位于大雄宝殿前,与寺内“点悟石”并列为特色景点。其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果实形似牛角,传说具有神奇功效。 ‌当地流传该树为观音菩萨显灵所赐,相传古代村民患病无药可治时,观音菩萨化作老妪赐予甘露,后化为回魂树生长于此。 ‌</b></p><p class="ql-block"><b>还魂树树被视为寺院灵物,游客常在此祈福或观赏。</b></p> <p class="ql-block"><b>弄拉金刚山的点悟石是广西马山县中国弄拉生态自然保护区内金刚山的一处奇石景观位于菩提寺大殿前。点悟石名称源于山石体形态特征与文化寓意,象征着智慧与启迪。 </b></p><p class="ql-block"><b>这块巨石因自然风化从不同角度看巨石形成多种形态:如‌观音侧脸‌、凤凰回望‌、麒麟造型‌、童子听教等。</b></p><p class="ql-block"><b>点悟石位于金刚山山腰祭天平台,两块巨石相互倚靠,虽高处碎石看似摇摇欲坠,但通过自然形成的力学平衡稳固存在。这种“倒不掉的平衡”现象成为其独特景观特征。 ‌</b></p><p class="ql-block"><b>作为景区核心景观之一的点悟石与普陀寺构成佛教文化与自然奇观的结合体吸引大量游客及信徒参观。 ‌</b></p> <p class="ql-block"><b>弄拉普陀寺位于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中国弄拉景区内,因建筑风格独特被称为“广西版布达拉宫”,其核心景观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经》摩崖石刻。</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工程于2015年12月15日启动。该石刻选址于山崖半腰,石壁面积约4000平方米,计划镌刻5176个60×60厘米规格的隶书经文,采用全人工雕刻方式施工。2016年上半年进入经文镌刻阶段,预计总工期需2至3年。至2023年7月,石刻刻字工作临近结束,计划同年全面完工,建成后将超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字数与面积,成为中国佛教摩崖石刻的新标志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b></p> <p class="ql-block"><b>弄拉景区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静卧在大明山北麓山脚,距马山县城仅22公里。这里的群山海拔介于500至700米,峰峦叠嶂谷深幽静、山形别致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环境清幽宜人。</b></p><p class="ql-block"><b>弄拉景区不仅是一处绝美的山水风光胜地,更融合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和朝圣祈福的多元体验。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尽享大自然的恩赐感受心灵的宁静与和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