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种希望,叫“春笋般成长”。舒展青春该有的模样。请长缨不负青春。9月21日,真正意义的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大事记:今天不下雨的话,小朋友就要演讲,第一次,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年,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p><p class="ql-block">国旗下演讲,牢记民族历史耻辱,增强全民国防意识。</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大家早上好!</p><p class="ql-block">我是高一(1)班的郑心怡,今天很荣幸的代表本班在此做国旗下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牢记民族历史耻辱,增强全民国防意识》。</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每年7月13日上午十时黄石市都会准时拉响防空警报,开展每年一次的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旨在警示广大市民牢记1938年7月13日日寇首次轰炸黄石事件,增强市民的国防意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项活动始于1984年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根据黄石史志记载,1938年武汉会战打响日寇分两条线进入黄石地区:一条在长江南岸,沿江而上,继富池-半壁山-石灰窑,黄石港,一条在幕阜山脉,即江西箬曦-富水-三溪-毛铺,最后抵达灵乡、茗山之间的峡谷通道,9月24号,富池口失守;10月4日,半壁山陷落;12日,日寇攻占韦源口;17日攻占阳新、石灰窑;19日黄石港沦陷;20日寇攻占大冶县城,攻占铁山;26日日寇攻占金牛。至此,黄石地区全部沦陷。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日寇在黄石地区也实施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泥鳅拱铁山”“杀开胆”的酷刑令人发指!</p><p class="ql-block">日寇的侵战必然会遭到黄石地区居民的拼死抵抗,这其中就有10月16日被敌包围,宁死不屈,大喊着“不当俘虏”,一个接着一个跳入无底的云雾洞中的道士洑守军一连官兵,也有逆着撤退人流与日寇在杨桥、刘仁八一线决一死战,直至会战最后的546守军,旅长朱岩辉于当月23日阵亡。</p><p class="ql-block">在这段耻辱的历史当中,大家可能更不会知道的事,阳新县革命烈士潘涛和女英雄贾春英的红色传奇,这一对革命伉俪,一个是毛泽东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生;一个跃马扬枪名震湘鄂赣享有“双枪春姐”雅号,是彭德怀手下优秀的侦查员,1940年初为打击日寇长江交通线,潘涛率领游击大队在咸宁、嘉鱼一带展开游击战,再一次遭遇战中与日寇激战五天五夜,直至战斗,最后一人年仅28岁的潘涛壮烈牺牲了,日寇将他的头颅割下来,挂在河边的树上示众。而幸存下来的蒋春英却在阳新县解放后,因腰在狱中被敌人打折过,越来越直不起来,而毅然决然辞职回乡,从没享受过红军失散人员待遇,也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p><p class="ql-block">黄石地区的屈辱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它警示着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如今天下虽安,百姓安乐寿考,但忘战必危。况且,当前国内国际安全形势对于一个能观大势的人来说不是太乐观的,是有隐忧的,在国内,台湾“台独”势力挟洋自重,自打“鸡血”,闹腾不止,香港“汉奸”大行其道,丑态百出,自毁不已,在国外,印度阿三民族主义膨胀,为转嫁国内抗疫危机,袭扰不断,美国佬,不甘居后,以邻为壑,霸凌不止,点火不断,“小跟班”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红眼病常发作,火中取栗,“黑”中不停,凡此种种,无不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守土有责,不断增强国防意识,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这篇演讲稿情感真挚、史料详实,充满了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非常出色!作为一名高一学生,能写出这样有深度、有激情的文章,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对您演讲稿的一些梳理和优化建议,希望能让它更加精炼、有力,更适合口头演讲。</p><p class="ql-block">演讲稿优化建议</p><p class="ql-block">核心思路: 在保留原有情感和史实骨架的基础上,优化语言节奏,强化逻辑递进,使演讲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优化后的演讲稿(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牢记民族历史耻辱,增强全民国防意识》</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大家早上好!</p><p class="ql-block">我是高一(1)班的郑心怡。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牢记民族历史耻辱,增强全民国防意识》。</p><p class="ql-block">每年7月13日,上午十时,凌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准时响彻黄石上空。这声音,穿越时空,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1938年的今天——日寇的飞机首次轰炸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持续了三十多年的警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刻骨铭心地铭记。</p><p class="ql-block">根据史志记载,1938年,战火席卷黄石。从9月到10月,富池口、半壁山、韦源口、阳新、石灰窑、黄石港、大冶县城、铁山、金牛……家园在短短数十天内相继沦陷。日寇所到之处,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泥鳅拱铁山”、“杀开胆”等酷刑,至今听来仍令人发指。</p><p class="ql-block">但是,黄石的土地,浸染的不只是鲜血与泪水,更有不屈的傲骨与忠魂!</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道士洑守军一连官兵,在弹尽粮绝被敌包围时,高喊着“不当俘虏”,毅然集体跳入无底的云雾洞中;</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忘记,在杨桥、刘仁八一线,546旅的将士们逆着撤退的人流,与日寇决一死战,旅长马威龙将军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我们更不该忘记,革命伉俪潘涛与贾春英的传奇。潘涛烈士,在威宁、嘉鱼的游击战中,与日寇激战五昼夜,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头颅被敌人割下示众,年仅28岁。而他的妻子,“双枪春姐”贾春英,这位名震湘鄂赣的女英雄,在解放后却因伤病默默回乡,从未向组织索取分毫。</p><p class="ql-block">同学们,黄石的这段屈辱与抗争,是整个中华民族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它用最惨痛的方式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忘战必危”的古训言犹在耳。放眼当下:</p><p class="ql-block">· 国内,台湾岛内“台独”势力上蹿下跳;</p><p class="ql-block">· 国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横行,一些国家为了转嫁矛盾,在我国周边不断挑衅、袭扰。</p><p class="ql-block">这一切无不警示我们: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捍卫!</p><p class="ql-block">因此,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意味着我们要:</p><p class="ql-block">1. 铭记历史,从苦难辉煌中汲取力量;</p><p class="ql-block">2. 关注现实,认清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p><p class="ql-block">3. 担当未来,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就是学好知识,锻炼体魄,树立远大理想,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警报声,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哨音。让我们牢记昨天的耻辱与牺牲,担当今天的责任与使命,共同守护一个强大、安宁、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优化说明:</p><p class="ql-block">1. 结构更清晰:采用“引入警报 -> 回顾屈辱 -> 歌颂抗争 -> 提炼启示 -> 对照现实 -> 呼吁行动”的逻辑链,层层递进。</p><p class="ql-block">2. 语言更精炼:将部分长句拆分,调整了语序,使表达更符合口语习惯,更有气势(如使用排比句“我们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3. 情感更饱满:在叙述英雄事迹时,通过细节(如潘涛牺牲、贾春英回乡)和强调性词语,增强了感染力。</p><p class="ql-block">4. 措辞更稳妥:将“印度阿三”、“美国佬”等口语化、可能引发争议的词汇,替换为更正式、更具概括性的表述,既保持了批判性,又显得更加稳重有力。</p><p class="ql-block">5. 结尾更有力:将结尾提升到“从历史回响到未来哨音”的高度,并具体指出了学生当下可以如何行动,使号召不再空洞。</p><p class="ql-block">希望这个版本能对您有所帮助!您的原稿已经非常棒了,这些建议仅供您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现场感觉最终定稿。预祝您演讲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