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的一场音乐会,近二十位“音乐大神“演奏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最短的G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BWV 1048)。</p><p class="ql-block">这部作品只使用了弦乐器和通奏低音,由四组乐器构成,分别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外加通奏低音,通常由羽管键琴和低音提琴担任。</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平查斯·祖克曼 (Pinchas Zukerman)、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Maxim Vengerov)、瓦季姆·列宾 (Vadim Repbin)、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 (Leonidas Kavakos)、薇尔德·弗朗 (Vilde Frang)、克利斯托夫·巴拉蒂 (Kristóf Baráti)、伊利亚·格林戈尔茨 (Ilya Gringolts)、丽莎·巴蒂亚什维利 (Lisa Batiashvili)、雷诺·卡普松 (Renaud Capuçon);</p><p class="ql-block">中提琴:热拉尔·考瑟 (Gérard Caussé)、今井信子 (Nobuko Imai)、布莱丝·泰赫-恩格斯特罗姆 (Blythe Teh-Engström)、塔比亚·齐默尔曼 (Tabea Zimmermann);</p><p class="ql-block">大提琴:埃德加·莫罗 (Edgar Moreau)、安德烈·伊奥尼塔 (Andrei Ionuț Ioniță)、米沙·麦斯基 (Mischa Maisky);</p><p class="ql-block">通奏低音:朱利安·昆廷 (Julien Quentin羽管键琴) 、布伦丹·凯恩 (Brendan Kane低音提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G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开始“快板”,采用赋格式展开的奏鸣曲式,以G大调的欢快主题为核心,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交替呈现,通过主题模仿构建复调织体,充满活力与对位的精巧;第二乐章“柔板”仅由两个和弦构成,通常由羽管键琴或一位独奏家进行即兴演奏;第三乐章“快板”,主题为舞曲般的轻快旋律,通过弦乐组的跳弓与连奏交替强化律动,节奏明快,旋律欢快,以赋格段结束。</p> <p class="ql-block">网友评论:瓦格纳曾说过这首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一切音乐作品最惊人的奇迹”,西方音乐来自宗教音乐,早期的人类离神灵最近,他们有信仰内心坚定,所以能创作出这么宏大深刻又优美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