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祁连考察之关河口

有酒无菜

<p class="ql-block">  太阳快要落山了,但据老牛湾还有二三十公里,不过我并不着急,咱的车里能住。只要找个平坦的地方,能露营就行。</p><p class="ql-block"> 忽然就有一个岔路口,第一感觉这是两条并行的路,左边是新修的,右边是老路,最终还要汇到一起,所以第一时间打了左转向。风轻云淡马上就跟了上来,导航觉得我走得不对,一直让我调头。我不理,不就是往没人的地方走呗。路这么好,还能走茄子地里还是咋的!导航拗不过我,重新规划了半天,终于也跟了上来。</p><p class="ql-block"> 忽然就看见一个大牌子,写着关河口驿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个空荡荡的超级大的停车场,有水有厕所,可是没有人。绝对是露营的好地方。至于老牛湾,明天再说吧。</p><p class="ql-block"> 它叫关河口。关河两个字可是很有苍凉感的。我脑子里立马蹦出来四个字来,“梦断关河”。那是我少年时读的一本小说的名字。我又回忆了一下,想起当年查“关河”——关是函谷关,河是黄河,后来泛指关塞山河。接着又忆起柳词“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句子。</p><p class="ql-block"> 这地方属偏关县。而偏(头)关是内三关之首(三关是明代山西对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的合称,偏头关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故称“三关首镇”),扼守着中原通往塞北的要道。那么这是个关隘,或者驿站,也正常。</p><p class="ql-block"> 可解说牌上说这里是关河注入黄河的地方啊。河叫关河,跟金戈铁马好像没什么关系。风轻云淡都已经往前去转了,我还在研究所谓的关河:万一这儿就是关隘呢?于是这条河跟着叫关河呢?......就这么胡思乱想的一小会儿,此行中最壮丽的晚霞,差点儿与我失之交臂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折回车里,换了一双拖鞋,慢悠悠地也往前去了。</p><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烽火台,土堆砌成,是很大的圆锥体,七八米高,平顶,底部往里掏了个洞,人基本可以站直。我想,这么大的烽火台,那这里一定是关防,很重要的关防。而这个洞,应该是点火或放狼烟用的。</p><p class="ql-block"> 转过烽火台,突然看见眼前的天空跟烧着了一样,壮丽异常。云彩的下方是一条大河,这气势,指定是黄河啊!这时黄河上空霞光万道,红云密布,那种雄浑壮美,真难以形容。遗憾的是,这片云彩正缓缓地向山的那边落去了。我知道有些晚了,适才不应该浪费时间在无聊的考证上,于是抓紧掏出手机,可还没拍两下,夜色就上来了。</p><p class="ql-block"> 刚才的烽火台叫关河口2号烽火台,立在绝崖之上,再往前二三十米远处就是我现在立身的观景台。观景台高几十丈,约90°的立陡上下。底部是滔滔的黄河。黄河水虽然汹涌,但却是清的。河边有一个古村,空荡荡的,显然没有什么人,也就没有什么生气。在做关隘的时候一定是人来人往,但后来荒废了。借着最后一丝余晖,居高临下的我把砖瓦院墙、篱笆辘轳、泥土窑洞、石碾石磨、石巷石桥,看了个仔仔细细。还有一条河从小村流过,黄泥汤一样的黄,从对面的高崖下来,最后流入了黄河。不用问,这条河就是关河,这个小村子就是关河古村,而此地就是关河口。盛夏的关河口岸,浮岚暖翠,云蒸霞蔚,山峦叠嶂,烽堠巍然,峡谷幽深,绝壁险峻。既有山光水色的柔美,又有边塞名胜的苍茫壮阔。</p><p class="ql-block"> 我跟风轻云淡说,“这里是晋陕大峡谷的上游,黄土高原的水还没有流下来,所以黄河并不黄。但进入到晋陕大峡谷以后,一条条这样的关河注入,泥沙量大增,就变成了大家熟悉的黄河。”</p><p class="ql-block"> 此刻阳光已暗,树叶婆娑,榆柳堆烟;黄河水静静地流着,波澜不惊。红云已经变成褐色,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的湿气;感觉跟一幅画似的。忽然想作一首诗,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想了半天,脑子里只有一句“关河梦断何处”,算算字数,只比刚才多了两个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后就慢慢踱回到停车场,然后埋锅造饭。正忙得不亦乐乎呢,忽然围上了一堆人,大约是看见了我们的车牌,问到 “你们是从河南来的么,豫U是哪里?”</p><p class="ql-block"> “济源,小地方”我老实回答,想想又补了一句,“就是愚公移山的那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知道知道,就在洛阳的北边,还有个黄河小浪底呢。”</p><p class="ql-block"> 我很惊奇,他知识挺渊博啊,于是问他:“你们从哪里来?这么多人!”,这种问题我以前是不屑于问别人的。</p><p class="ql-block"> “太古,单位组织疗养,来好几天了,快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福利真好啊!”我由衷地赞叹,“你们是老师么?”</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们是高校老师。”</p><p class="ql-block"> “那你们是山西农大的么?”</p><p class="ql-block"> “对呀!”对方声调都提高了,他应该也很惊奇一个外省的人竟了解山西农大。于是就高看我两眼,于是热火朝天地讨论起了旅行,于是相谈甚欢,于是加了微信好友,于是约我有空去山西农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饭做好了,酒也摆上了。这里本就不热,又有凉风吹拂,甚是惬意,不觉就喝得有点儿多。山西农大的老师们早就回去了,他们住在驿站里长得像烽火台一样的宾馆里。他们有空调,我却有夜空。在漆黑的夜幕下,驿站窗棂里透出些许的微光,反不及满天的星斗。关河不知道梦断何处,我想大约就在这儿吧。黄河水静静地流淌,烽火台默默地站立,只有我和明月清风,以及漫天的星斗。虽然是盛夏,可我忽然觉得有点儿萧瑟和苍凉。这里是比偏关还偏的关河口,一个被岁月遗忘的角落。</p> 关河口2号烽火台 可以看见关河古村 晚饭 这是第二天早晨的日出,换了一个路边的烽火台 我说这是喀纳斯,还真有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