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人说吃河豚是:“为一口鲜,拼一回命。”</p><p class="ql-block">哥们儿听说我明天要去扬州,发来消息:“清明前后河豚肥,拼死吃河豚啊!”我回复:“放心,我写好遗书了。”当然,这是玩笑——但出发前夜,我还真在网上查了河豚中毒的症状。</p> <p class="ql-block">河豚不仅是一位“炼毒师”,能够从水体和食物中收集其他毒素,甚至能通过捕食毒蛇来获取毒液,而且它还能利用体内的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将这些毒素转化成TTX。这种TTX的毒性极强,仅仅一滴水的1/40就足以致命,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倍。</p> <p class="ql-block">说起吃河豚,让人想起了大吃货苏东坡,为了能吃上河豚,就是被毒死也值得,可见河豚的美味,以及吃河豚的危险。</p><p class="ql-block">朋友告诉我:“吃河豚有个规矩,互不相让。意思是这是你自愿来吃的,你敢吃就吃,不敢吃就算了,出了问题你可别赖别人。”</p> <p class="ql-block">他又说店里有规矩:“河豚做出来后,要先由厨师品尝,厨师尝了后没事儿,再由老板品尝。他们要当着客人的面尝上一两口,看着没事了再让客人吃。这是让大家放心呀。”</p> <p class="ql-block">河豚的毒性大部分在内脏上,宰杀后用清水洗干净。厨房的案板上整齐地摆放着河豚的内脏、眼睛。如果做一顿河豚需要4条河豚,那案板上就得有4份儿河豚的内脏和眼睛,任何人都不能动这4份内脏。</p><p class="ql-block">菜做好后,厨师在尝河豚前,需要先查看一下案板上的内脏还在不在,内脏有没有破损。如果东西还在,并且没有破损,证明毒素去掉了,这时厨师才敢品尝,毕竟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河豚宴已安全许多。老板说,他们所有河豚都由认证的养殖基地供应,全程可溯源。我想起扬州新城吾悦广场的“泡泡豚”餐厅,甚至推出了河豚汤涮锅、河豚煎饺等创新吃法,一改河豚“高不可攀”的形象。</p><p class="ql-block">但总有些传统未变——比如那碗河豚汤泡饭。当老板将米饭倒入剩余汤汁中煮沸,打上鸡蛋撒上葱花,我连续吃了两碗。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汤汁拌饭,神仙闻了都要踹翻南天门”吧!</p> <p class="ql-block">结账时,老板幽默地说:“你看,都还活着吧?我们的河豚258元一条,物有所值。”我笑着点头,确实,不仅活着,而且体验了一场绝妙的冒险。</p><p class="ql-block">回程的高铁上,我回味着这次“冒险”——与其说是性命之忧,不如说是对未知美味的征服。现代养殖技术已让河豚几乎无毒,但那种“拼死吃河豚”的仪式感,依然让这顿饭与众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