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川北之从古城到故里

邹开权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儿友相约自驾游,24日离开广元千佛崖后,下午5点到达阆中古城。</p> <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的阆中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它拥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曾是古代巴国蜀国的军事重镇。阆中古城是完全按照唐代风水理论建造的城市,风水格局独一无二,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风水观,山水城融为一体,被誉为“风水古城”,“中国风水文化的博览园”。从地理位置上看,古城处于一个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的“龙穴砂水向”完美聚合之地。嘉陵江绕城三面,形成“千水成垣”和“金城环抱”之势,格局非常罕见。城内的街巷也依风水学说布局,中正平和,棋盘式格局。阆中古城也是科举文化的圣地,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两兄弟状元;宋代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两兄弟状元。川北道贡院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乡试考场(考棚)之一,可以亲身了解古代的科举制度。</p><p class="ql-block"> 古街古院,原汁原味。古城内有多条历史街巷(如华光楼、状元街等),遍布着数百座明清时期的古院落。这些院落多为四合院和串珠式格局,很多至今仍有当地人居住,生活气息浓厚,商业化程度相对其他古城较低,更显古朴宁静 。除了风水、三国、科举文化,这里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佛教的巴巴寺、伊斯兰教的福音堂、道教的云台观)等各种宗教元素共存;巴人文化、民俗文化、多元文化在这里深度交融。</p><p class="ql-block"> 古城主要景点有:汉桓侯祠(张飞庙),为纪念张飞而建,三国文化的重要景点,感受张飞的忠勇精神,是必去之地;川北道贡院,了解古代学子如何"高考",可以体验一下“赶考”的滋味;华光楼、中天楼,古城的制高点,登楼可俯瞰古城全景和嘉陵江风光,华光楼临江,视野开阔,中天楼位于古城中心,是风水坐标点;阆中古城地质博物馆,展示古城的地质演变和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紧,我们急步古街巷,寻找旅店,也随便看看街景。青石板路上到处弥漫醋香,看到一些挂着"重点保护院落"牌子的古民居,如张家大院,候家大院等。</p><p class="ql-block"> 阆中的美食与特产有:张飞牛肉,阆中最著名的特产,外表墨黑内心红亮,干香美味。保宁醋,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已有千年历史,走在古城里都能闻到淡淡的醋香,甚至可以体验"醋泡脚"。白糖蒸馍,阆中独有的回民特色面食,香甜绵软,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零食。牛羊杂碎面,本地人最爱吃的早餐,热气腾腾,味道浓郁。</p><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历史底蕴深厚。先秦时期:阆中是古代巴国的最后一个都城,史称"巴子别都"。巴人在此生活,创造了独特的巴文化。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后,在此设置阆中县,隶属巴郡。这是"阆中"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开端,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p><p class="ql-block"> 汉代,阆中迎来了其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西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阆中人)被汉武帝征召至长安,创制《太初历》,首次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并规定以正月为岁首(这就是"春节老人"传说的来源)。他还创制了观测天文的"浑天仪",使阆中成为当时中国的天文研究中心。 </p><p class="ql-block"> 阆中是三国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蜀汉的军事屏障和战略要地,与三国历史渊源极深。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心腹大将张飞在此驻守长达7年之久(214-221年)。张飞在此击败魏国名将张部,巩固了蜀汉政权。</p><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风水格局与科举鼎盛,风水城市格局在此期间得以奠定。唐初,著名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先后来到阆中,被其山水形势所吸引,认为此地是风水宝地,并长期在此定居,观测天象,死后也葬于阆中。他们参与规划和修建了阆中城,使其成为中国风水理论的实物典范。宋代,阆中经济文化繁荣,成为科举重镇。北宋时期,阆中陈氏家族出了兄弟两状元(陈尧叟、尧咨),一时传为佳话。奠定了阆中"状元之乡"的美誉。川北道贡院虽为清代建筑,但其传承的正是自唐宋以来的科举文脉。</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形成今日之格局。明代,阆中是明初朱元璋之子"蜀献王"朱椿的王府所在地之一。明末清初,阆中经历了多次战乱,城市有所损毁。清代,阆中迎来了又一个历史高峰。清初,四川巡抚、监察御史等省级军政官员曾驻节阆中长达17年之久(1650-1667年),阆中实际上成为了四川省的临时省会,直到成都城重建完毕。在此期间,阆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形成了现存古城以明清建筑为主的格局。如今的古城核心区,其街巷、院落、民居大多建于清代。</p><p class="ql-block"> 近代以来,由于交通方式变化(水运衰落,铁路未经过),阆中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但这反而使得古城避免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破坏,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风貌。1986年,阆中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1世纪以来,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旅游业的发展,阆中古城得到了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并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风水古城"的独特定位闻名。</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国庆长假最后两天正好休息,和家属一起开车去阆中古城玩了一趟。住古城里一家民宿,现在还有些印象,有点古色古香的。也品尝了两三个特色小吃,现在忘了名称了。傍晚的时候,和家属坐游轮游嘉陵江,挺好的。我和家属单独很少出去旅游,所以那次去阆中,印象深。拍的照片存在电脑里,但我不会把它传入手机,所以没法在这里分享出来。</p> <p class="ql-block">华光楼</p><p class="ql-block">华光楼又名南楼、镇江楼,始建于唐,屡遭火焚,历代复修, 现存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楼基高5米,通高25.5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 唐风清韵,特色独具,有"阅苑第一楼"之誉,登楼远眺, 丹青城郭,嘉陵山水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锦屏门</p><p class="ql-block">阅中从秦朝置郡县始筑城,明洪武四年(1371年)千户滕贵拓筑后城,按方位辟四门,南曰“锦屏”。明成化年间筑四门城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7年)重修,改四门名,南曰“延禧”。2010年,阆中市人民政府于原址修复一段城墙和锦屏门。</p> <p class="ql-block">秦家大院</p><p class="ql-block">秦家大院始建于清,串珠式二进四合院。该院结构布局严谨,古色古香。民国时期曾作过县电报局。1935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曾居于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大院是传承展示红色文化的一个特色院落。</p> <p class="ql-block">中天楼</p><p class="ql-block">中天楼,传始建唐宋,不能远纪。明清复建,有清代阆中诗人金玉麟“十丈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的盛景描述。民国初年,因街口狭隘,一念拆毁,至2006年修复。中天楼二楼有伏羲圣象,楼居古城中轴线,应“天心十道”,为典型的风水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  阆中汉桓侯祠,就是举世闻名的张飞庙,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的西街。它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也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景点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几座张飞庙之一。三国时期始建,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风格。</p><p class="ql-block"> 张飞驻守阆中长达七年之久,张飞并非莽夫一个,他治理有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最终,他在阆中被部将所害,头颅被带走,其身便葬于阆中,这就是"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说法来源。汉桓侯祠(张飞庙)便是这段历史最直接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几个儿友一同在泡脚房享受醋泡脚服务,师傅按摩的手艺觉得还行,舒服。2018年来阆中时和家属一道也泡了一次脚。</p> <p class="ql-block">  外出旅游,我尽可能地都要买点当地的特产,这次买了两斤多张飞牛肉,一桶阆中醋回家。</p> <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完全按唐代风水理论建造,所以历代这里盛行风水。临近吃晚饭时同行中一朋友要我去看阆中的风水博物馆,我因有些疲倦没去,在客栈休息。我的那位朋友有点关于易经、风水之类的学问。下面展示的是我向他索要的几张风水馆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本来我以为第二天才会正式的深度游览古城,但组织者安排第二天一早便离开阆中。当天下午虽然游阆中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还是觉得阆中挺不错的,确实不是一个只有商业店铺的"假古城",而是一座活着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25日计划中春游川北最后一天行程是参观仪陇朱德故居,游玩大英死海。早上9点我们一行到达仪陇境内朱德故居。</p> <p class="ql-block">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四川仪陇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p><p class="ql-block"> 青年时代的朱德怀着强烈的爱国救民思想,投笔从戎。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以及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战争中,驰骋疆场,战功卓著,成为滇军名将。从现实的斗争中,他认识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救中国,在徘徊和苦闷中看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是中国的希望。1922年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远赴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伟大道路。回国后投身革命,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率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4年参加长征,途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领导华北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指挥多次重大战役。</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p><p class="ql-block"> 朱德被尊称为"红军之父"、"人民的光荣",其革命精神和贡献深受后人敬仰。他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  这组雕塑反映的是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给起义军讲话鼓气的场面。雕塑作品名为《信仰的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军主力南下失利,负责断后的朱德所部面临解散危机。10月下旬,朱德在江西安远天心圩发表讲话:“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中国也会有一个“‘1917’年的”;“哪怕只有十支八支枪,我也要把革命干到底!”在中国革命的低潮期,朱德保存了革命火种,为中国近代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康克清同志生前乘坐车。奔驰220型右置方向盘轿车是康克清同志生前乘坐车。该车于1970年出厂,1972年由国家进口配备给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此车一直作为康克清同志工作用车。1992年,康克清同志逝世后,此车调配至武警总部后勤部车队使用。1994年,武警总部后勤部调配给四川总队原给养处使用。1996年,调配给雅安支队使用。2003年退役后,于2006年7月移交至总队汽车修理所作为教学使用。2006年12月25日,移交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朱德诞生地</p><p class="ql-block"> 建于清代中期,建筑面积216平方米,坐北朝南,系土木结构三合院。朱家祖上只有六亩老业田和一座草屋,到朱德祖父那一代,由于兄弟姊妹多只好分家过日子。1882年,朱德的祖父将土地和草屋典(卖)后,租佃李家湾丁姓地主家八十挑田土耕种,一家人居住在地主废弃的粮仓里。1886年12月1日,农历冬月初六,朱德诞生在这间仓屋里,并同家人在此生活了9年。1895年1月(农历1894年除夕),因地主逼租退佃,朱德全家被迫迁离此地。2006年该处房产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堂屋</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朱德祖父母卧室。</p> <p class="ql-block">织布机和缫丝车。</p> <p class="ql-block">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有着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祖辈与父辈的优良品德,融入到朱德的血液之中,也是他性格形成的基础。朱德一生中深受母亲影响,记不清朱德在那篇文章里,曾高度赞美母亲宽厚仁慈的品德。母亲的这一品德也遗传到了朱老总的身上。</p> <p class="ql-block">  朱德挖掘的水井,取名“琳琅井”。水井旁有碑文《琳琅井记》,记述该水井来历。大意是1900年,蜀北仪陇干旱,少年朱德四处寻水。后在朱家老屋附近发现一处湿地,于是召集伙伴掘地方尺,娟娟细流复生灵性,滢滢山泉,普度众生。四方百姓饮甘露,常思玉阶,八面客旅,解饥渴传送开井人。赋名琳琅井,长存天地间。</p> <p class="ql-block">  传言朱德之所以当那么大的官,就是老宅对面有座山,山形酷似官帽。离开朱德故居时,我也头顶“官帽”拍照一张,过一下“官瘾”。</p> <p class="ql-block">  朱德故居景区内的国防教育基地,展示有多款飞机、坦克、大炮。</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半,到大英死海。</p> <p class="ql-block">  以前听说死海景区的时候,我就猜想到一定是那里有个咸水湖,开发成一个度假游玩的景区。那时我还不知道有个大英县,只知道射洪、遂宁。但真正的死海是位于中东的一个咸水湖,它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其海西岸属于以色列,东岸属于约旦。其海岸线由两国共享。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约﹣430米),也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水体之一,因其高盐度使得人们可以轻松漂浮在水面上而闻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中学老师时,教过一篇课文,叫《死海不死》,介绍死海的。里面叙述了一个古代的传说,现在还记得。传说的是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把俘虏扔到死海里处死,但俘虏被扔到湖里就会浮起来,屡屡如此。十字军统帅狄独于是全部释放了俘虏,因他认为这些俘虏一定是得到了上帝的保佑,才不会被淹死。当然,他哪里懂得“阿基米德定律”,咸水湖咸度大过人体的密度,人是不会沉的。</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半,我们有两个车到达大英县死海景区,但另一个车走错了地点,去红海景区了。先前听那个车开车的儿友说,现在死海改名儿了,改成“红海”啦<span style="font-size:18px;">(估计此地是大英搞的另一个仿死海的景区)。当时</span>我没介意,以为可能是因为“死”字晦气,所以当地部门把它改成带喜气的“红”字。但我出发时还是按在高德上搜的死海景区走的。那个车在“红海”去转了一圈,到死海景区时,比我们迟了一个小时左右,此时景区已经接近闭园的时间了。我们决定不再进景区体验了,大家在大英县城吃“散伙饭”,然后,分头回家。吃了晚饭后,我们当中有五个儿友还是想到死海景区里玩,于是我们“春游川北”一行12位儿时朋友,就在大英分手。我和住重庆的儿友回成都(他到成都后坐动车到重庆),一个车回自贡、荣县,另一个车五个人当天住大英,第二天玩“死海”景区,然后再回荣县、内江。当晚我和另一个车的儿友先后到家,重庆的儿友晚上12点前也到了家,续玩的儿友,第二天较早地也回到了家,回程大家都很顺利安全。这次儿时朋友相约春游川北,圆满收官。</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6日于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