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区解放回顾

夷水古风(贺孝贵)

——谨以此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br>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高高升起,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未解放地区的战斗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br><div><br></div> 解放初期中共恩施地委与恩施专署主要领导合影 (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 当时的未解放地区包括现在的恩施地区,国民党对其的行政区划为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简称湖北省七区,辖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八县,抗日战争时期因武汉被日军攻占,湖北省政府迁七区首府恩施县城近8年时间。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武汉,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垮台,省主席朱鼎卿于7月来到恩施城,将从武汉跑出来的人员和七区行署人员合并,重组省政府,妄图把恩施作为“勘乱基地,反共堡垒”,重温“抗战临时省会”的旧梦。同时在这一区域,驻有蒋介石嫡系将领宋希濂率领的14万国民党兵。<br> 10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以解放恩施为中心目标的鄂西南战役。由湖北军区副司令王宏坤、参谋长张才千统一指挥第四野战军的四十七军、五十军、四十二军的一部和湖北军区独立一师、独立二师,在第二野战军十一军的配合下,向盘踞鄂西、湘西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仅用18天时间就解放了湖北省七区即今恩施州全境。<br><br><div><br></div> 1949年11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二师在解放恩施的行军途中,骑马者(前)为师长李人林(图片引自网络) <div><b><br></b></div><b>11月3日解放巴东</b><br><br> 10月29日,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一师与二师、五十军和四十二军一五五师,进攻驻巴东野三关之国民党二军、一二四军。10月30日晚,湖北军区急电独立一师、二师,指出国民党军队有逃跑迹象,命令攻下通往恩施的门户巴东南部的娃娃寨,挺进鄂西南。同日,独立一师由秭归县香溪过长江,分两路向朱砂土、风吹垭挺进。11月3日,独立一师一部渡江解放巴东县城,在绿葱坡歼敌二二三师一部,俘敌700余人;另一路在建始茅田歼敌保安团一部,俘敌鄂西南八县联防副总指挥邓子云。同日,独立二师自天岩坪出发,冒雨追歼敌军的警戒部队,在娃娃寨攻占敌一二四军六十师的阵地,歼敌800人,顺利打通进入恩施的道路。娃娃寨位于恩(施)宜(昌)大道必经之地,地形险要,是进入鄂西的第一道关口。敌六十师主力在此修建了战壕、地堡等防御工事。独二师前卫八团发动强攻,师作战科长谢平带机枪手冲在突击队的前面,中弹牺牲。经3个小时战斗,攻上山顶,敌大部溃逃。时值山上大雾,部队不便追击。集结宿营时,200多名溃散敌军分不清部队,也走进二师师部驻地,全部被我军活捉。<br> 巴东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b>11月5日解放建始</b><br><br><div> 11月4日,独立一、二师在建始龙潭坪胜利会师,围歼敌军千余人,后沿巴石公路继续南进。11月5日,在长梁击溃守敌数百人后,独二师三团二营乘胜攻入建始县城,敌自卫团一部分投降,一部分逃散,建始县即告解放。<br><br></div><div><br></div> 建始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 解放建始县的第一份布告(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b>11月6日解放恩施</b><br><br><div> 鄂西南战役打响后,鄂西境内的国民党军队在人民解放军的凌厉攻势下,向西逃窜。从巴东、建始溃败下来的敌军,如潮水般涌入恩施。先期逃来恩施的湖北省政府人员、国大代表,一个个丧魂失魄,逃奔四川。在恩施的国民党军最高指挥官宋希濂对部属也失去了控制,于11月5日偕同第二十兵团司令陈克非乘车撤至咸丰。恩施只留下一一八军之五十四师的一个团、二二三师一部和湖北绥靖部队一个团以及一个保安大队防守,分布在龙凤坝、旗峰坝、土桥坝、凤凰山、五峰山及城区,企图阻挡我独立二师的攻势。<br> 11月6日凌晨,湖北军区独立二师不顾连日作战的疲劳,从建始挥师恩施,追歼残敌。全师指战员轻装疾进,于当日下午进抵恩施龙凤坝,击溃守敌二二三师警卫营,歼敌近300人,还在向家村歼敌50多人。黄昏时分,兵分两路,一路追至小渡船,歼敌一个班;一路追至恩施城东之土桥坝,敌稍加抵抗即撤出阵地,逃入城内,其中有300余名敌军在朦胧夜色中钻进了独二师队伍,当即被缴械活捉。独二师又乘胜攻占凤凰山、五峰山,俘敌80余人,恩施城被置于炮火封锁之中。敌军退过清江之后,急忙放火焚烧清江桥,以阻挡解放军入城。独二师先遣部队三营集中机枪火力,压制桥西火力点和扫射烧桥之敌,将敌击退。同时,三营由老百姓带路从捡儿湾浅滩涉水过河,进入城区。经一小时战斗,守敌放弃抵抗,纷纷从南门、西门逃跑,来不及逃出城的一个连当了俘虏。11月6日晚,恩施宣告解放。<br><br></div> 恩施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b>11月9日解放来凤</b><br><br><div> 鄂西南战役开始前,担任向湘西(左路)进攻任务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第十一军,直捣大庸、沅陵等敌军防线。驻守大庸一带的敌十四兵团一二二军在解放军的迅猛攻势下,除先期派往四川接新兵的千余人外,其余全部被歼。鄂西南战役打响后,解放军十一军锋芒西指,直插川东酉阳、黔江。11月3日解放湖南龙山县抬头寨,7日解放酉阳,尔后迂回鄂西,包抄敌军后路。此时,五峰、鹤峰敌军溃败后,争先恐后经来凤入川西逃。<br> 11月8日深夜,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先头部队从龙山追击敌溃军,进入来凤,正在骚扰的敌军急忙向咸丰逃窜,走得慢的当了俘虏。11月9日凌晨,我二野十一军三十一师解放来凤县城。又以三十九师九十二团为前卫,沿来(凤)咸(丰)公路冒雨西进,沿途收集敌人丢弃的枪炮弹药、军用物资、马匹等不计其数。<br><br></div> 来凤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b>11月10日解放宣恩</b><br><br><div> 11月6日恩施城解放后,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二师进行了三天休整,待友邻部队到达。11月10日,部队向南追歼逃敌,俘敌一二四军两个团残部800人。中午,部队进抵宣恩城外。此时宣恩城内一片混乱,敌六十师残部和地方反动武装近千人挤满大街小巷。解放军的枪声传到县城后,敌军残部慌忙出城逃命。我四团指战员在团长汪立进的指挥下,从城东西两面包抄,将敌压缩在城外贡水河沙滩上,敌军被迫放弃抵抗,缴械投降,宣恩城解放。<br><br></div> 宣恩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b>11月11日解放咸丰</b><br><br><div> 11月11日,解放军二野十一军九十二团进至咸丰土地关,乘敌不备,全歼一个营,尔后直逼咸丰县城。在此之前,咸丰县长石宗林已带县府人员和绥靖团常备营逃往尖山,县城只有敌少数正规军防守。我九十二团逼近县城后,以第一营为前锋进攻县城。该营以一个连的兵力向西迂回,断敌退路;以两个连分别从土地坪、瓦窑沟方向进攻,歼灭二道河刘家堡守敌后,乘胜攻打县城。经3小时战斗,打垮了顽抗之敌,俘获1000多人,当日解放咸丰县城。<br><br></div> 咸丰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b>11月14日解放利川</b><br><br><div> 11月13日,解放军湖北军区独二师八团三营奉命从恩施出发,西取利川。当日中午,三营进至恩(施)、利(川)交界处石板岭下。石板岭居于群山之上,面对恩施一侧为悬崖峭壁,山路窄险,是恩施通往利川的必经之路,岭上有守敌数百人。战斗打响后,守敌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据险顽抗。我三营九连连续发起数次进攻,均未奏效。于是改变进攻方法,抽出一个班组成小分队,在当地农民向导的引导下,沿小溪河、杨泗岩插至敌背后。14日拂晓,小分队按计划向守敌发起突然袭击,正面部队乘机发起冲锋。敌人腹背受敌,阵脚大乱,慌忙丢弃阵地,向利川县城方向逃窜。我三营指战员夺取石板岭天险后,继续猛追逃敌,连克团堡镇、朱砂堡等据点,于当日晚轻取利川县城,利川解放。<br><br></div> <p class="ql-block">利川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p> <div><br></div><b>11月18日解放鹤峰</b><br><br><div> 11月12日,从巴东、鹤峰等地败退下来的敌十五军、七十九军、一二四军、一一八军残部万余人猬集咸丰白果坝以东地区,企图经咸丰逃往四川。我独二师第四团一部奉命在咸丰马河坝、铜厂、忠堡一线阻击西逃之敌。双方交火一个多小时,敌军被压缩在铜厂到沙道沟一带的山冲里动弹不得。到晚上9时许,我四团又连续出击,抓了几百俘虏。同日,我独二师主力延伸至咸丰以东地区与我二野十一军靠拢,我四野五十军已全部进至宣恩至白果坝一线,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14日和15日,我各部队向被包围在宣恩椒园至咸丰公路以东的沙道沟、高罗、麻阳寨地区的敌七十九军九十八师、一九九师和十五军的一六九师以及一二四军六十师残部发起全面攻击。俘敌七十九军副军长萧炳寅、一九九师师长黄粱、一六九师师长冯心齐、九十八师参谋长肖树钧等以下官兵13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残敌600多人乘隙向鹤峰方向逃窜。<br> 布防于五峰、鹤峰地区的敌七十九军、十五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一触即溃,向西狂逃。国民党鹤峰县长兼绥靖五十团团长鲁坚(原任宜昌国民党湖北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见大势已去,也带绥靖团常备营经燕子、下坪江逃至与鹤峰、恩施交界的建始县官店。<br> 沙道沟地区围歼战期间,敌七十九军、十五军、一二四军残部约600人又掉头东窜,企图再占鹤峰,利用山大人稀、道路崎岖的地势与解放军周旋。我独立二师在沙道沟地区战斗刚一结束,师长王定烈、副师长江贤玉又带四团的四个连东进,追歼敌人。<br> 11月17日,副师长江贤玉率四团追至太平镇,经过打火场时,敌人利用两侧山坡上修筑的碉堡,以猛烈的火力阻止四团前进。四团迅速调整兵力部署,抢占有利地形,以侦察排为突击队,摧毁敌碉堡,歼敌一部。18日下午,我四团进抵鹤峰城外之康岭,二营迅速从城墙坳渡口过河攻入县城。两股敌军正在街上堆放稻草,准备纵火烧城,见解放军进城,仓皇逃走,其余600多敌军官兵投降。<br> 11月18日,解放军十一团三营七、八、九连解放走马坪,直扑向家山,聚歼国民党暂编一师三团,追击残敌至马家峪。12月4日,国民党军暂编一师三团团长刘家齐及其残部逃往湖南省慈利县,鹤峰全境解放。<br><br></div> 鹤峰县城老照片(图片引自网络) <div><br></div> 鹤峰的解放,标志着湖北全境的解放,也标志着历时18天的鄂西南战役胜利结束。在整个鄂西南战役中,解放军共歼敌1500多人,俘敌官兵16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此文根据恩施州史志办《恩施全境解放》等资料编写,2016年发表于《文博之友/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