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我们怀揣理想走进哈工大的校园,那时的青春如春水初生,清澈而热烈。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在这熟悉的土地上,紫幕轻展,白字如光,“哈工大给排水75届五十载春秋再相逢”——一句话,道尽半生风雨与荣光。翻开的笔记本静静躺在时光里,铅笔未削尽,像极了当年未曾说完的梦想。这一场重逢,不是终点,而是记忆的重新启程。</p> <p class="ql-block">赵志强他站在电子屏前,笑意温润,目光里藏着半个世纪的风霜与骄傲。蓝色背景上,“热烈欢迎哈工大75届50周年同学会”几个字熠熠生辉,像极了当年教室黑板上的粉笔字,只是这一次,写的是归来。他没说话,可那挺直的背影仿佛在说:我回来了,带着未改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着统一的白色上衣,整整齐齐地站在屏幕前,像当年上课点名时那样,一个都不能少。有人眼角泛着泪光,有人笑得像个孩子。五十年啊,多少风雨人生路,多少悲欢离合事,可此刻,我们只是彼此的同学。绿色植物静静点缀在身旁,仿佛也在为这场跨越时光的团聚鼓掌。</p> <p class="ql-block">休息间隙,赵志强和张学武两位老友坐在蓝幕前的桌边。一位低头看着手机,或许正翻着老照片;另一位微笑着,帽檐下是岁月刻下的温柔。桌上一瓶水,一盆绿植,简单得如同我们当年的宿舍生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这份静谧中的默契——有些情谊,从不需要大声说出来。</p> <p class="ql-block">晚宴在长城饭店的会友餐厅里拉开帷幕。红幅高悬:“哈工大七五届五十周年同学会”,灯光柔和,吊灯映着木质天花板的温润。圆桌中央菜肴丰盛,却不及我们举杯时眼中的光亮。那一声声“干杯”,不只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活着的感恩。五十载浮沉,我们终于能笑着说出:“还好,我们都还在。”</p> <p class="ql-block">长桌旁,赵志强同学站起身,白衬衫整洁如初,举杯致辞。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下来。他说起松花江边的晨跑,说起实验室里的通宵,说起谁曾偷偷抄过作业……笑声一阵阵响起,像是把青春的回音一次次唤醒。原来,最动人的不是成就,而是那些一起狼狈过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旅游车缓缓驶过城市街道,阳光洒进车窗,照在一张张安详的脸上。有人闭目养神,有人轻声交谈,像极了当年从校门口出发去实习的路。窗外风景流转,而车内,是属于我们的慢时光。这一程,不为赶路,只为同行。</p> <p class="ql-block">午后,几位老友坐在长椅上歇脚。有人剥着橘子,有人嗑着瓜子,笑声随着微风飘散。远处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奔跑,仿佛把我们的童年也一并唤醒。原来变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忘了怎么笑。而在这里,我们都找回了那种毫无顾忌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旅顺口的海边,蓝天澄澈,海鸥盘旋。我们站在刻着“旅顺口”的巨石前合影,有人挥手,有人比心,像一群终于放暑假的学生。山丘静默,海风轻拂,这一刻,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不忍惊扰这份久别重逢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在那艘巨大的帆船模型前,我们再次整队。白衫如雪,迎着海风猎猎作响。船头的绿色雕塑凝望着远方,就像我们当年奔赴祖国各地时的目光。这不只是合影,是一次精神的出航——我们曾用所学治水安民,今日归来,仍是少年。</p> <p class="ql-block">海边平台上,四位老同学并肩而立,身后是无垠的大海与长天。脚下的地砖绘着海鸥图案,仿佛提醒我们:自由,从未远离。他们不说话,只是静静望着远方,像在和五十年前的自己对望。那一刻,潮声就是最深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集合,我们站在帆船雕塑前,石板路平整如初,山脉在远处静卧。蓝天之下,白衫如云,我们不再是工程师、教授或退休干部,我们只是“75届”的孩子。这一声名号,比任何头衔都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载春秋,如水般流过。我们学的是治水,却在人生这条长河中,学会了如何与时光共处。重逢不是为了追忆逝去,而是为了确认:那些年一起走过的路,真的值得。而我们,也真的没有辜负彼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