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张大庸、巩书民两位先生执笔的《赵一曼在奉天》一文的第五章节“离奉赴哈市前到抚顺煤矿考察”中写道:</p><p class="ql-block">“孙星五回忆:1932年4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在从纺织厂家属宿舍回来的路上,一曼说:‘抚顺日本占领时间长,矿工又多,斗争又很残酷,我离奉前想去看看,明天你陪我去一趟’,于是,我在南站购买了两张火车票,当天就到达了抚顺矿区……。赵一曼是持上海《申报》记者证到抚顺煤矿进行的采访,那些炭矿管理局的中国办事员,在查看了她的记者证后就放行了。抚顺是个老矿区,国内外记者来采访的很多,他们都习以为常了。所以赵一曼和孙星五很顺利地对西露天矿、大山坑、万达屋矿、矿医院等进行了采访和参观。此行,赵一曼了解了矿工们的苦难生活和恶劣的开采环境,进一步坚定了她领导工人运动的决心。大山坑矿有个刘师傅,是个老采煤工。他上世纪20年代初从山东来到抚顺,1929年在杨靖宇领导下就搞过罢工斗争,为人真诚直爽,爱打抱不平,很有正义感。他家住千金崖(寨,笔者注)一条小街上,妻子是一个身体强壮的山东妇女,人称刘嫂,开着一个山东煎饼铺,一方面能掩护工运部门,又能挣几个钱为工运提供经费。煎饼铺后院盖有两间小平房,很僻静,工友们商议工运的事全在这里进行。赵一曼这晚就住在后院,同刘嫂睡在一个小炕上。这天傍晚,刘师傅将赤色工会小组负责人、反日会积极分子、大山坑矿工人代表等十几人召集起来开会。会上赵一曼向大家宣讲了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和全国的抗日形势,提出了煤矿工人如何开展抗日斗争,如何同炭矿当局进行斗争的方法和策略。同时赵一曼还介绍了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人民的生活……。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又去看望一个月前在大山坑罢工中受伤的工人代表杨大力,他被日矿警打成重伤,接着又被矿上开除,靠工友们接济勉强度日。在一间阴暗潮湿的破毡顶房里,杨大力躺在一铺小炕上,见刘师傅和赵一曼、孙星五来看他,很是激动,艰难地坐起身来:‘我感谢工会组织和大家的帮助,穷哥们生活也不富裕,还拿点钱帮助我,我也实在不能心安啊!’他的妻子王氏在一旁说‘我们本想回山东老家龙口养伤,可路费一直没凑齐。’赵一曼问:‘你回山东老家有什么办法活? ’杨大力回答:‘我父亲和哥哥在海边打渔,还有两亩地,生活不成问题,我养好伤回来再同日本人斗!’赵一曼当即拿出部分活动经费,资助杨大力回山东老家养伤,并嘱咐说:‘伤养好你再回抚顺矿山,同工友们一齐向日本煤矿斗争。’在场的人都十分激动。孙星五随后建议杨大力一家从奉天(沈阳)乘火车到大连乘船去烟台,船每天一班,票价很低。刘师傅高兴地说:‘正好我妹妹也要回山东看看我娘去,你们过两天一起走还有个伴啊!’据后来抚顺矿工会同志讲,两天后杨大力一家顺利地的从奉天乘火车到了大连,然后换船回到了家乡龙口。1934年,杨大力独自一人又返回抚顺矿山,投入到抚矿的工人斗争中。4月下旬,赵一曼接到奉天特委转来的中共满洲省委通知,让她“五一”之前必须赶到哈尔滨。到达哈尔滨后,赵一曼在老曹(中华全国总工会驻满办事处主任)领导下,任总工会驻满办事处组织部长兼哈市总工会党团书记。期间,他们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哈市电车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p><p class="ql-block">基于上文,笔者查找了一些有关资料,以便确定赵一曼是否来过抚顺搞工运,首先需介绍一下赵一曼来抚顺前后涉及的有关人员情况:</p><p class="ql-block">孙星五(孙玉魁),天津人,生于1909年,1916年随父母及舅父闯关东到奉天。10岁时进入奉天英美烟草公司做童工,15岁正式调到奉天英美烟草公司机修车间当维修工。他本人会武术,在烟草公司成立了武术队,经常帮助受监工欺侮的工友,深受工友爱戴。1931年5月,孙星五经金德贵、张孝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奉天英美烟草公司建立起党支部,金德贵任支部书记,张孝先负责与上级联系,孙星五负责支部宣传工作。在金德贵和王立功(刘芳)组织工运被敌人发现调走后,孙星五成为了烟厂党组织负责人。1932年2月,赵一曼受党中央委派随老曹(黄维新,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满办事处主任)来到奉天,在北市场皇寺东胡同经张孝先介绍,孙星五与他们接的头,之后,他以工会负责人身份,帮助赵一曼进入烟厂采访,还曾按照赵一曼指示,组织工人开展软性罢工,争取到了改善做工条件等权益。 </p><p class="ql-block">张孝先(张子安),是中共满洲省委时期的重要党员。1929年6月4日,中共中央根据满洲省委存在的问题和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决定派时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书记的刘少奇担任满洲省委书记。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满洲省委的工作,中共中央又于6月7日在上海召开了研究东北地区形势和任务的满洲工作会议,刘少奇参加了这次专门讨论满洲党的工作会议。会后,中共中央于6月8日正式批准组成新的满洲省委。刘少奇、孟坚、丁君羊、任国桢、刘子奇、王立功、张子安7人为正式委员。刘少奇、孟坚、丁君羊3人为常委,任国桢、刘子奇2人为候补常委。韩西平、大李、张一修3人为候补委员。根据中央的决定,刘少奇和何宝珍于1929年7月14日辗转到达沈阳,3天后与中共满洲省委接上关系,被安排住在工业区78号,开始了他在满洲省委为期8个多月的战斗生活。1930年前后,中共满洲省委派张子安进入奉天英美烟草公司,与此前已在烟厂工作的金德贵取得联系,共同开展工作。他们通过秘密散发传单、启发工人觉悟、组织工人运动等形式建立党的组织基础。张孝先经常向工人孙星五宣讲革命道理,提高了他的觉悟。1931年5月,张孝先介绍孙星五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奉天英美烟草公司建立起党支部,金德贵任支部书记,张孝先负责与上级联系工作,孙星五负责支部宣传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外国资本家把经营损失转嫁给工人,工人劳动时间延长,生活困难。10月,王立功与支部书记金德贵等人研究决定,组织工人开展“要大洋、不要奉票”的罢工斗争,张孝先参与其中,经过工人代表与资方交涉,斗争取得胜利。1932年初,金德贵与王立功(刘芳)因身份暴露被调往上海,此后孙星五接任支部书记工作,1932年4月间,满洲省委将张孝先调往抚顺煤矿开展工作。这时烟草公司只有孙星五、倪永升、范玉成、张贵元等4名党员。据《中共抚顺地方史》:“为了加强党对抚顺人民反日斗争的领导,中共满洲省委于1931年冬在《传达中央关于满洲事件决议的报告》中,介绍了南满地区团组织情况,指出“在抚顺煤矿里没有我们的组织。决定南满特委书记小吴同志调到抚顺主持工作”。这样,便把吴福敬调到抚顺,并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接着,中共满洲省委又派张孝先等同志到抚顺从事工人运动,发动和组织抚顺人民广泛开展反日斗争。”</p><p class="ql-block">金德贵,沈阳卷烟厂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共党员。1928年,党中央选派原在汉口烟厂工作的工运骨干金德贵来到奉天英美烟草公司,他的公开身份是工具房的二先生以后,据此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5月,英美烟草公司建立起党支部,金德贵任支部书记。同年10月,王立功第二次来到大英烟公司,与党支部书记金德贵等人研究,决定分头发动群众举行罢工,罢工的焦点是奉票暴跌,资方给工人开资的大洋与奉票作价不合理,组织工人开展“要大洋、不要奉票"的罢工斗争,并取得胜利。1932年初,为防止暴露,满洲省委决定金德贵退职回转汉口,实际与王立功转移至上海。</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资料,笔者在没有找到其他资料的前提之下,如抚顺的刘师傅、杨大力等人信息,得出以下结论:</p><p class="ql-block">赵一曼来抚顺,抚顺没有接头人是不可能的,那么是谁接的头?否则,她不可能马上入住刘师傅家,并且还连夜召开赤色工会等人会议,这个问题就是张孝先来抚顺以后赵一曼才来的,(笔者注:抚顺党史记载张孝先是1931年年底调来抚顺,时间是错误的),并且是由中共党组织抚顺特支书记吴福敬和党员张孝先安排的赵一曼在抚顺的一切革命活动,否则赵一曼在抚顺的活动令人费解。由于时间短,这段历史没有在抚顺党史上记载,实属遗憾。张大庸、巩书民两位先生的文章弥补了这段党史空白,建议补充为盼。</p><p class="ql-block">以上有待方家考证</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p><p class="ql-block">1.《抚顺党史资料》第二辑</p><p class="ql-block">2.《中共抚顺地方史》</p><p class="ql-block">3.《光辉的足迹》</p><p class="ql-block">4.《抚顺编年史》</p><p class="ql-block">5.《铁窗丹心》</p><p class="ql-block">6.《中国共产党在辽宁》</p><p class="ql-block">7.《抚顺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p><p class="ql-block">8.《抚顺县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8日</p> <p class="ql-block">王琦,1964年生,网名黑天牛、松斋逸士,辽宁抚顺人。1983年参加工作,监狱人民警察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监退休。现为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协会理事。抚顺市作家协会诗词委主任、抚顺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抚顺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抚顺清前史研究会会长,抚顺市满联天女木兰诗社顾问。近几年来共创作传统诗词千余首及若干篇文章。作品曾发表于各级期刊杂志上,著有专业书籍《填词入门》及律诗集《王琦诗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