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操比赛里的光

薛凤娟

<p class="ql-block">  “盛世华章颂祖国,同心筑梦向未来”的红色横幅在校园上空舒展时,我知道,属于这个国庆的热闹与感动,要在孩子们的笑声里铺陈开了。上午三至六年级的经典诵读与红歌比赛余韵未散,那些清亮的童声、整齐的合唱,让我忍不住感慨这些年我校节目质量的跃升——但心里更惦记的,是下午二年级桌操比赛里,“阳光4班”那群即将登台的小身影。</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15分的校园带着午后的暖意,小迪、浩然、芊雨、文钰、子航、昕陌妈妈早已在教室等候,手里攥着备用的红领巾、小发夹,像一群默契的“后勤兵”。分头检查时,果然遇到了小插曲:有孩子的拉链红领巾忘戴了,还有几个忘带了语文书。可没等我着急,家长们已经分头行动,有的跑去校门口文具店补买,有的从隔壁班借来多余的书本,细碎的问题在“买的买、借的借”里很快化解。当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化着漂亮的妆容、带着新颖的道具准备出发时,我站在教室门口看着,满心都是柔软的欢喜——这哪里是准备比赛,更像一群人在合力守护一场孩子气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  演出在知美楼前开场,我和家长们像旋转的陀螺:既要观看舞台上的节目,又要时不时管理孩子,提醒想去上厕所的小不点快去快回,给蹭掉口红的孩子补妆。累是真的,但看着孩子们仰着脑袋看演出的认真模样,疲惫里又裹着甜。最让我心头一热的是刘浩然,那个平时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见我总在队伍里穿梭巡视,突然跑过来拉我的衣角:“薛老师,您一直站着,坐我这儿歇会儿吧。”我冲他笑笑,点点头,坐在了他的小凳子上,把他轻轻揽进怀里,让他坐在我腿上,那一刻,怀里的小身子软软的,耳边的音乐、周围的喧闹都淡了,只剩他头顶的发旋蹭着我的下巴,暖得像揣了颗小太阳。</p> <p class="ql-block">  二(2)班的音乐刚落,我立刻领着孩子们往操场东侧候场。广播里的旋律还在耳边绕,但我的眼里、心里,全是身边这些攥着拳头、小声念叨动作的孩子。“别紧张,跟着节奏做就好”,我摸着他们的小脑袋,其实自己的手心也有点出汗——不是怕拿不到好名次,只是怕他们因紧张忘了动作,辜负了这一周带病排练的认真。</p> <p class="ql-block">  上场的指令响起时,我带着他们往舞台走,像领着一群即将出征的小士兵。快速排好队形,我退到西侧台下,目光紧紧追着每一个孩子。4分半钟的音乐里,他们抬臂、转身、弯腰,动作比排练时还要整齐,小脸上的表情认真得让我鼻头发酸。当最后一个动作定格,台下响起掌声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快步迎上去,把他们领回原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你们太棒了!”</p> <p class="ql-block">  等待结果的间隙,家长们小声猜着名次,孩子们也翘首以盼,我却意外地平静。从去年到今年,我好像慢慢懂了,比起一等奖的奖状,那些每天守在教室排练的分秒、孩子们因做错动作而着急的眼泪、家长们带来的润喉糖,才是更珍贵的收获——过程里的每一份投入,早已比结果本身更有分量。</p> <p class="ql-block">  “一等奖,二(4)班!”当广播里念出班级时,孩子们先是愣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欢呼声,有的激动得跳起来了,有的和同伴紧紧相拥。家长们也笑着鼓掌,手机镜头对准孩子们,照片、视频一张张往班级群里发,群里很快被“孩子们太棒啦”“老师们辛苦了”“热烈祝贺”的消息刷屏,连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回到教室总结时,我兑现了承诺:给所有孩子加分、贴小红旗,把准备好的小文具分到他们手里。看着孩子们坐得笔直、眼睛亮晶晶的样子,我忽然觉得,这一个多星期带病排练的辛劳与疲惫,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答案。我告诉他们,不管是桌操比赛,还是以后的每一次活动,尽心尽力去做,勇敢展示自己,就是最棒的成长;我也谢谢身边的家长,是他们的搭把手,让这场比赛成了一场温暖的“集体奔赴”。</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张合影是在立行楼前拍的。孩子们兴奋得乱跑,有的比着剪刀手,有的偷偷揪同伴的衣角,拍照时总有人忍不住笑场。家长们举着手机追着镜头,我和副班也站在孩子堆里,在快门“咔嚓”响的瞬间弯起嘴角——镜头里那些歪歪扭扭却无比鲜活的笑脸,不就是教育里最动人的模样吗?</p> <p class="ql-block">  傍晚回到家,累得只想瘫在沙发上,可手指却忍不住点开相册,一遍遍地看孩子们的表演视频、合影。屏幕里的他们笑着、跳着,我也跟着笑,白天的疲惫像被风吹散的云,只剩下满心的欢喜。原来,教育这件事最神奇的地方,从来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在这些细碎的瞬间里,被他们的天真治愈,被彼此的付出温暖——就像这场桌操比赛,我们本是陪他们奔赴一场小小的赛场,却在不经意间,收获了一整个秋天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