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妞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月22日,受音乐学院的邀请刘老师和我对学校2025级正在接受军训的新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步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台下同学们身穿的这一抹迷彩绿的军装,这是今天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今天演讲的主角是刘老师,他演讲的课题是“弘扬抗战精神 继承光荣传统 争做时代新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刘老师和我一样都是曾经的军人,他在成都空军服役28年,上校军衔,转业到我们学院任监审处处长。从学院退休下来的这些年一直坚持在各学校给学生们做红色教育的演讲。他曾经是空军首长的警卫员,对首长的工作生活习惯等了如指掌。他有一个小红本详细的记录了首长的每天生活开支收入。这个小红本充分印证了老一辈军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小红本还记载着他自己在部队成长的经历。现在这本军旅工作手稿被军史馆永久保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年学生军训期间,学院都要给学生上“红色教育”的宣讲课,我也早听说刘老师的红色教育宣讲很精彩。一次在支部会上 ,老干处领导和退休的老领导建议,组织一个转业军人宣讲团 ,对学生们进行革命前辈光荣传统的宣传教育。因为我曾经在西藏军区53师野战部队服役十年,又是女兵,加之我在部队时从机关到基层转了一圈,凡是女兵能待的地方我都待过。所以学校领导也要我给学生们讲述一些西藏边防女兵的军旅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半个月前,老干处办公室打来电话,要让我去给军训的学生讲述我曾经的军旅生活,让同学们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女兵生活。因为没有准备,同时也在想同学们可能对此不会有多大兴趣吧,所以就婉言推辞了,但我答应去听刘老师的宣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是刘老师宣讲的日子,我正在外办事,就推辞了。但是刘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战友,你今天一定要来和同学们见个面,我将你的军旅照片放进宣讲文稿里了。”他这么一说我也不能再推辞,于是就赶到了新都校区。吃饭的时候,我对刘老师说最好是一句话都不讲,和同学们见面敬个礼就可以了,刘老师表示同意。所以我今天到会主要奔着是来听刘老师宣讲并向他学习的目的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宣讲开始了 ,随着大屏幕上宣讲PPT的演示,刘老师将他的军旅故事娓娓道来,我也坐在台下和同学们一样认真聆听,小视频播放着空军老飞行员和老前辈首长的图片,刘老师配以精彩的讲解,内容充实清晰,表达流畅,令人佩服的是富有启发性,很动情也很感人 ,让我和同学们对老一辈军人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纷纷举手提问,互动环节别开生面气氛热烈。我也被同学们的激情所感染,演讲如磁石般吸引着这些身穿迷彩绿的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更加热烈,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智慧的火花在同学们心间绽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着刘老师深情的演讲,我的思绪也回到了自己曾经的那段军旅岁月。想着就是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开始,接受军旅战斗生活的考验与挑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想当一名部队的文艺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15岁穿上了军装,虽然一开始不是文艺兵,但还是很高兴,终于成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女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军报到的当天,部队就将军装连带领章帽徽发给了我们,老兵们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缀订。穿上军装那一刻非常激动,没有镜子,就跑到玻璃窗户前照看自己的模样,哇,这三点红是这么的漂亮,感到从此不再是学生,而是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了。连队放我们一天假,让把平时的衣物带回家里,全身都换上部队的服装。这天我自己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爸爸当时在住院,我直接去了医院看到爸爸躺在床上输液呢,我兴奋的让爸爸看我穿军装的样子。爸爸说军装不是穿着好看的,而是要担当责任的,部队是艰苦的,有严明的纪律。成了一名军人就要有责任感,到了部队严格要求自己,等等。那天和爸爸聊了很久,爸爸说时间不早了,挥了挥手让我赶回部队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想到这一挥手竟是与爸爸的最后一别,还在成都新兵连集训,即将进西藏的前半个月,爸爸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丢下了孤儿寡母的我和妈妈,当时我崩溃了,马上就要踏上去西藏的征途了,我走了留下妈妈一人怎么办?脑子里瞬间产生了不想去当兵的念头,但是爸爸那坚定的一挥手显现在眼前,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响起,“你现在是一名军人,担当的是保卫祖国的责任”。妈妈也坚强的鼓励我,“孩子,放心去吧,部队对你是最好的选择!”就这样,我踏上了奔赴守卫祖国边防的征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栖居在悬崖边的动物——老鹰。为了它们的后代早日练就生存的本领搏击长空,在雏鹰羽翼尚未丰满的时候将它们推下悬崖,坚强的得以健壮成长,柔弱的便遭淘汰。刚参军就遇上亲人的突然离去,紧接着就要去最艰苦的西藏部队,此时的我,感觉就是一只羽翼尚未丰满,就被推下悬崖的小鹰自求生存,当时我是那样的无助。15岁的我必须接受现实,就像大浪在推着你,必须往前走没有回头路,这就是我当兵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我就像被推下悬崖必须自求生存的雏鹰,在部队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迈过一个又一个的坎。部队就是一个大熔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她能锻炼出勇敢和无畏,淬炼出沉着与严谨,更能生成出你的机智和敏锐。军旅的崇高使命,确立了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了那段军旅岁月的磨练,无论面对各种困难都能迎刃而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演讲会现场,看到刘老师和学生们互动的场景是那样的和谐愉快,也让我对红色传统教育的宣讲活动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屑于此,没想到反响如此强烈,互动如此真挚。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刘老师问:“今天让同学们看一看当年的边防女兵的是什么样子,大家想不想看,”同学们齐声说:“想看。”当他把我的军人照片推上大屏幕时,顿时引发同学们一片惊呼,这轰动的场面呼声让我感到都有点惊了,同时也让我感动。我都觉得今天屏幕上的自己怎么这么好看,平时写美篇用了N次的照片也没有这个感觉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刘老师在他的宣讲结束之前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想不想听陈老师简单讲讲啊,明年再给同学们细细道来。”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干处处长说,没事,就鼓励他们几句吧。刘老师把话筒交给了我,没有办法了,同学们也激情很高等待着我,没法推辞了,就即兴表个态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说:“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刘老师的讲座棒不棒呀。”同学们齐声响亮有力的回答,棒…,声音拖了很长。我说我也觉得今天刘老师的讲座非常棒!也很受感动!正如刘老师说的,看到你们身穿戎装,让我们回想到了当年的自己,我们就是战友,一句“战友”多么的亲切感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1969年在西藏日喀则边防野战部队当兵。那年才15岁。作为一个西藏的边防女军人是太苦了,首先要适应西藏高海拔恶劣的环境及超负荷的野战训练。今天也没有很好准备,待以后有机会向同学们分享我军旅的故事吧。我是35年后重返西藏,看看我曾经的部队是什么样子了,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非常感慨,写了一个美篇,给同学们念一小段我的感受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喀则你还记得我们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您的这片土地上生活成长,我们喝着这里的雪水,受藏民的爱戴和敬重;军爱民民拥军,是我们军人的纪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任务是守卫雪山护佑草原。我们拥抱圣湖,轻吻神殿,虽然空气稀薄,但我们感情不变,我们的理想信念高于天。我们有高原的情,有高原的魂,我们对日喀则有无尽的思念,这里锤炼了我们的钢铁意志,留下了我们青春的容颜。记住我们吧,日喀则。我们曾经为你站岗放哨,我们为你奉献青春年华!我们的血液早已融在了您的这片土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喀则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忘不了军旅岁月,也忘不了这片生活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个举手互动的西藏学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念完这段话,同学们报以了热烈又长久鼓掌声,让我这个老兵很欣慰!当刘老师说同学们有什么想问我和陈老师的,都可以提出来。第一个举手发言的是一名藏族男同学,他说:“我是一个藏族的学生,听陈老师讲了她们曾经在西藏边防的艰苦生活,他们把青春献给了雪域高原,我泪崩了 ,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今天美丽的家乡。”我听了很感动,正如刘老师说的,同学们是喜欢听那个年代的军旅故事的。这场生动的红色教育课给我的启示是,作为老一代的军人,有责任将红色传统更好地发扬和传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