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行一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小刚(手机摄影)

<p class="ql-block">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如寄情溱湖一隅。在苏中里下河的温柔褶皱里,泰州姜堰的溱湖如一颗碧玉,静静镶嵌于沃野之间。这里曾是吴越与楚汉文化的交汇之地,八千年前海侵遗落的潟湖,如今化作7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春看会船竞渡,夏赏荷风送香,秋品八鲜珍味,冬观候鸟翩跹——四季流转间,人与自然共谱一曲静谧而深情的共生诗篇。</p> <p class="ql-block">溱湖湿地国家公园,坐落于全国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腹地,规划总面积达806.9公顷,湿地率高达72.9%。湖泊、河流、沼泽三类湿地形态在此交融共生,永久性淡水湖泊、河流与草本沼泽交织成网,宛如大地的呼吸脉络。步入园中,古寿圣寺隐现于绿意深处,始建于宋代,历经七百余年风雨,曾为泰州佛教“十四大丛林”之一。沿木栈道缓步前行,禅意随水波荡漾,心灵亦随之沉静。</p> <p class="ql-block">寺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矗立水中的三面药师佛塔。塔高81米,内供佛像高达36米,为全球最高的水上佛塔,荣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三面佛像分别象征佛教中的法身、报身与化身,亦寓意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晨光初照时,佛影倒映湖心,水天共辉,恍若置身净土,涤荡尘心。</p> <p class="ql-block">溱湖湿地科普馆,堪称这片生态秘境的“灵魂之眼”。步入其中,一层展厅以四季为轴,环幕影院徐徐展开一幅流动的生态长卷:春日芦苇初绿,夏日荷塘清韵,秋来候鸟南归,冬至冰凌如花,美不胜收。二层科普区,从微观的湿地微生物到壮阔的麋鹿迁徙轨迹,每一块展板都镌刻着生命的密码。三层研学空间内,孩子们透过显微镜窥见水草的脉络,在互动屏上“放生”虚拟鱼苗,仿佛与自然立下守护之约。</p> <p class="ql-block">溱湖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溱湖大道1号,以“喜鹊湖”为界,东岸是原生态的湿地游览区,西岸则是千年古镇溱潼。九条河流如银链穿湖而过,汇聚成“九龙朝阙”的奇观,风水之妙,令人称奇。溱湖之魂,在于“活水”——淮河之水经此东流入黄海,三水交汇处,芦苇轻摇,渔舟唱晚,水光潋滟间,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千里江山图》。</p> <p class="ql-block">溱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水鸟、鱼类与水生植物的天然栖息地。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维系着区域生态平衡,更成为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的重要基地。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饱含自然的馈赠,每一眼风景都是生态守护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木栈道深入湿地腹地,麋鹿群悄然现身,如林间精灵般在围栏中悠然踱步。这些“角似鹿、面似马、身似驴、蹄似牛”的珍稀生灵,曾是溱湖的原住民,如今在精心保护下重现生机。它们的身影,是湿地复苏最动人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湖泊、湿地与草地在此交错铺展,绘就一幅四季变幻的天然画卷。晨曦初露,湖面薄雾氤氲,金光破晓;暮色四合,晚霞染红天际,倒影成诗。游人驻足其间,或静观日出东方,或聆听归鸟低鸣,心随景动,物我两忘——这,正是溱湖最深沉的治愈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