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掐指算来,从二零一零年四月,到如今二零二五年的今日,我在这座浙南古城——瑞安,已然度过了整整十五个春秋。未来尚不知还有多少岁月将在此驻足,但这座城,连同这里的人、这里的事,早已深深镌刻进我的生命,成为一段无法磨灭、无法忘记的深情印记。</p><p class="ql-block"> 记忆的闸门,总是率先被那个农历冬月里从杭州德清传来的电话铃声叩开。那是2009年的岁末,我与妻子在德清的工作生活平静而安稳。朋友的一通电话,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温州市瑞安市”、“专业生产食品包装和工业薄膜”、“需要一位技术过硬、严谨的师傅”……这些关键词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朋友极力推荐,说客户购置了全套专业的Bopp高端纸管生产设备,正急需一位能挑大梁的调试技术人员。我心动了。</p> <p class="ql-block"> 随后,瑞安这边的潘总联系了我。电话里的沟通意犹未尽,我特意抽空,从德清奔赴瑞安,只为亲自看一看,聊一聊。初见潘总,他为人谦和,笑容可亲,言谈举止间透出的那份真诚与干练,瞬间拉近了距离。他带我参观了从德国引进的工业薄膜生产线,那些锃亮的、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的机器,让我这个与技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眼前一亮。随后步入外包装食品彩印车间,潘总兴致勃勃地描绘着企业未来的蓝图,那份激情与远见,深深打动了我。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可以尽情挥洒技术、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未来可期”,这四个字在我心中激荡,我几乎没有犹豫,便应下了潘总的邀请。</p> <p class="ql-block"> 二零一一年的四月,我辞别德清,带着行囊与憧憬,正式成为了瑞安这家企业的一员。新设备陆续运抵,崭新的工作篇章就此开启。拉设粗重的电缆、精准地接线、一丝不苟地组装、反复地调试……那段日子忙碌而充实,看着冰冷的零件在自己手中逐渐“活”起来,成为一条条高效运转的生产线,成就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设备调试正常投产后,潘总安排了一位年约二十五的年轻领导管理我们生产团队。这位领导管理上或许有一套,但对生产技术却是门外汉。矛盾很快爆发。在我专注操作设备时,他时常在一旁凭感觉指手画脚,一会儿要求这样调整,一会儿又指令那样改动。外行的干预直接导致了产品次品率飙升。那段时间,压力和 生存并存。潘总召开会议查找原因,我鼓起勇气,坦诚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管理岗位负责协调、监督无可厚非,但不能在不了解技术原理的情况下,直接干预具体生产操作,这不仅是越位,更是对产品质量的极大伤害。</p> <p class="ql-block"> 庆幸的是,潘总是位明事理、懂管理的领导者。那次会议后,工作职责得到了清晰的划分:管理者专注于订单下达与生产计划,不再对具体技术操作进行非专业干涉。责任的边界清晰了,工作的效率与产品的质量也随之显著提升。</p><p class="ql-block"> 此后,我的工作重心更多转向了传承与培养。每天,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不厌其烦地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反复强调质量意识的重要性,合理安排生产任务……这个过程,看着一张张青涩的面孔逐渐变得沉稳熟练,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培育桃李的欣慰。回顾那些艰难的磨合期,我依然一步步克服了过来,这其中有自己的坚持,更有团队的理解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 工作之余,瑞安这座城,也用它独特的山水人文温柔地接纳了我。忙碌时,我们全力以赴;闲暇时,我便与同事或家人,探寻瑞安各处的好风光。我们去得最多的是桐浦的凤凰樱花谷,春日里,漫山遍野的樱潮涌动,如云似霞,洗去一身疲惫。这些年,我用脚步丈量过瑞安的许多角落:登临隆山公园,俯瞰城市变迁与飞云江的浩渺;漫步万松山公园,在茶亭与古道间感受市井的悠闲与历史的沉淀;探访刘伯温故里,在山水人文中领略先贤的智慧光芒;畅游寨寮溪,在碧水丹山间体会自然的清幽与壮阔……这些地方,不仅是我放松身心的去处,更成了我理解瑞安、融入瑞安的一扇扇窗口。</p> <p class="ql-block"> 十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于个人生命却是一段厚重的历程。我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瑞安人”,变成了一个口音里偶尔也会夹杂几句瑞安话的“半”个本地人。瑞安,于我而言,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点,它见证了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奋斗期,承载了我的汗水、困惑、喜悦与成长。这座城市里,有赏识我、给我舞台的潘总,有从陌生到默契的同事,有遍布足迹的山水美景,更有我十五年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无法割舍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未来还将有多少年奉献于此?我不知道,也无需急切地知道答案。我只知道,我与瑞安的这份情缘,早已在日升月落、春去秋来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座城,注定是我此生无法忘记的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