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记事】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孙洪文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大西北的胡杨林变得金黄灿烂,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的树叶璀璨夺目,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撼,秋的韵味尽染天际。在这个金秋十月,我站在南方的土地上,又想起了在大西北时那里的人和事,往事在脑海里不断回放。我非常思念父母和姐妹,也格外怀念与儿时的玩伴及同学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家住在大西北农七师一三四团老场部。老场部那里从东到西盖着四排用土坯垒起来的平房,每排房住着四家人。我家住在第二排,从东往西数为第三家。这些房子盖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外墙是泥土和水混着麦杆糊上的呈土黄色,家中的内墙用石灰刷成白色。房子四周的戈壁上泛着一片片暗白色物质,那就是盐碱,捏一点放在嘴里,味道苦涩咸,据说可以制成盐。我家房子左前方有一个供销合作社,卖一些肥皂、毛巾、布匹及糖果等一些日常用品。我家右前方有一口一年四季长流的自流井,为附近居民提供做饭、洗衣等日常用水。我家背面即北面是一个操场,操场西面是一片小树林,小树林再往西走一公里多,就是一三四团卫生队了,妈妈在卫生队当医生。</p> <p class="ql-block">我家姐妹三个,我是老大,二妹小我两岁,三妹小我六岁。我八岁那年父亲成为“走资派”进了“牛棚”,回不了家。母亲当医生,常常不能正常下班。做为家里的老大,妈妈不回家时,我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妹妹的吃喝拉撒。我家门前有一个草搭的棚子,四周没有围挡,棚子下面砌了一个土坯的炉灶,夏天就在那里做饭。小时候我个子长得低,掂着脚也够不着锅,我就站个小凳子做饭。在一个夏天的中午,我和二妹准备下面条,我盖上锅盖,二妹在炉底烧火。烧了好半天也不见水烧开的声音,只见锅盖旁边有白烟冒出,我打开锅盖一看,锅里没有加水,锅被烧的红红的,我和二妹吓哭了。隔壁的奶奶听见我们的哭声,过来查看,奶奶告诉我们,不要往锅里加水,等锅凉了再加水,否则锅会炸裂,我和二妹才不哭了。等锅凉了再加上水,水烧开后再煮上面条,解决了我和两个妹妹的中午饭。</p><p class="ql-block">妈妈把每个月发的工资放在家中柜子里的一个抽屉里,我就管着家里的钱。妈妈工作忙不回家时,我就拿出钱买菜买馒头,负责给两个妹妹做饭,八岁的我俨然是一个家长的角色,小小的肩膀扛起了自己和两个妹妹的日常生活。爸爸平反后,每每说起我的经历时,便是止不住的老泪纵横。我结婚后,有一天晚上,爸爸给我老公说起我小时候的事情时,他一把鼻子一把泪地说着,我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而任其流淌。看着爸爸心疼我而伤心难过的样子,我的心里好痛好痛。</p> <p class="ql-block">没事的时候,我们这几排房子的小伙伴会凑在一起玩。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时,和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发生了口角,两个人扭打在一起。不知是哪个小伙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二妹,从小长得高高大大的二妹,立即跑过来,揪住和我扭打的小女孩的衣领,将其摁在地上揍了一顿。那个小女孩毫无还手之力,被这阵势吓得哇哇大哭。姐妹之间,可以拌嘴可以推搡,但外人不可以,这就是骨子里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这就是姐妹之情。</p><p class="ql-block">在那几排平房里,小时候的玩伴有安苗、李荣、尹萍、周丽萍、燕妮、马爱凤及张新文等。小时候我们玩得时候,男孩和女孩玩的游戏不一样,男孩喜欢弹钢球、赢烟盒、掏鸟窝及游泳等。而女孩喜欢玩跳绳、抓骨子及丢沙包等。有时候我们女孩在一起玩时,安苗也想和我们一起玩,我们不跟男孩玩,他就使坏,把砖头扔到我们家的房顶上,有一次还把我们家在外面晾晒的痰盂用弹弓打掉了瓷,我们拿他没办法。我们工作后,安苗和我先后调到了华北工作,我们在华北遇见并相互走动,儿时的故事成了美好的回忆,儿时的玩伴感觉是那么的亲切。今年初秋季节,安苗回大西北时,约我一起回,因我刚从贵阳避暑回到海南,没有一起同行。</p> <p class="ql-block">安苗回到大西北后,与小时候的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并打来视频,让我看看认识谁,我看过后基本都能认出来,但有一位男士,我看了一会儿,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最后那位男士说:“沙奶奶,我是王克宁呀!”我有点意外地说:“真的认不出来了,变化有点大。”毕竟,我们五十多年没有见面了。王克宁叫我沙奶奶,是因为我小时候在演出队演《沙家浜》时,我扮演着沙奶奶的角色。王克宁是我的同班同学,上小学时,有一天我从外面进教室正准备坐到凳子上时,王克宁悄悄移开凳子,让我差点摔一跤。我拿起凳子向王克宁砸去,王克宁把凳子推了回来,凳子掉下来,砸到了我扶着桌子的左手,把我的一个手指头砸青了。我气得跑出学校,找到王克宁的妈妈告了他一状,他妈妈把他骂了一顿,解了我的心头之气。现在想想儿时的调皮捣蛋,都是童年应有的模样,现在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同学之情是最珍贵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同学小燕,从小到现在,我们一直互相有联系。在上学期间,她妈妈给小燕做一件衬衣,也总要给我做一件,布料上带着各色的小花花,好漂亮,我好喜欢。现在每每想起,心里还是满满的感动与幸福,慈眉善目的老人家,还在脑海里浮现。有一天,我们几个同学到小燕家,小燕妈妈煮了面条给我们几个同学吃,我们吃得好饱好香。那时候细粮只有10%,小燕爸爸有严重胃病,小燕妈妈平时攒着细粮给小燕爸爸吃,家里的孩子们根本吃不上。那一顿饭我们几个同学吃掉了小燕爸爸半年的细粮。长大后再想起此事,心里满满的愧疚,那个时候怎么那么不懂事。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我们两口坐飞机从海南飞到广西,二十八日与小燕两口相聚。忆起遥远的往日岁月,既有开心的欢笑,更有泪湿双眼的温情回眸。</p><p class="ql-block">在上高中期间,我们有四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同学们称我们为四姐妹,她们是蔺燕、小燕、李荣和我。从年龄上分蔺燕是老大,小燕是老二,李荣是老三,我最小。可遇到事情时,李荣说了算,我们都得听她的,她扮演着大姐姐的角色,我们有困难,她总会帮着我们解决。我妈妈的长护保险就是李荣告诉我去保险公司办理的,不然我都不知道国家还有这个好政策。还有蔺燕妈妈住进养老院前,有一次蔺燕照顾妈妈,妈妈摔倒时,把蔺燕压在了妈妈的身下,蔺燕根本推不开妈妈,在家人的帮助下,蔺燕才从妈妈的身子底下爬了起来。李荣给蔺燕说这样不行,早晚会把你累趴下。在李荣的关心下,蔺燕的妈妈住进了养老院。</p> <p class="ql-block">上高中时,李荣看上了一位姓万的同学,但一直没有表白,小燕以李荣的身份,悄悄写了一封“情书”寄给了那位万同学,那位万同学接到信后立即给李荣写了回信,两人好了起来。小燕这一举动,为多年后李荣和那位万同学中走进婚姻殿堂奠定了基础,成就了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成为同学们口口相传的爱情佳话。</p><p class="ql-block">以后由于工作调动,我们现在天各一方,我和小燕去了南方,李荣、蔺燕以及儿时的玩伴和大部分同学,仍在大西北。虽然距离遥远,那份同学情,那份儿时情,永远在我心中,很怀念以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更思念父母健在时,一家人并肩走过的那些岁月。</p><p class="ql-block">在这个金秋十月,我的心随着秋风飞回了大西北,我的思念也随着秋景在大西北弥漫……</p><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里的故事,是老婆在有事没事的时候,絮絮叨叨讲给我听的,我也记不全。我以老婆为第一人称,把故事记录了下来,让岁月留痕,希望老婆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