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三次走进粒粒香食品公司传承馆,清晨的阳光斜洒在门楣上,我与家人、同学和朋友并肩而入。2025年国庆这一天,脚步依旧轻缓,心却愈发沉静。这里不单是陈列产品的空间,更像是一个关于味道、记忆与坚守的私密对话场。每一次到来,都像翻阅一本未读完的书,字句温润,余味悠长。</p> <p class="ql-block">馆内“三五非遗传承八宝展览”前,那块“百年传承”的金边横匾又一次攫住了我的目光。金色大字在光下微微发亮,仿佛从岁月深处透出的光。听说这四个字承载着一位革命老兵的嘱托,他曾将红色信仰与民间手艺视作同根同脉的文化火种。如今,这份情怀被悄然融入企业血脉,让一口食物不只是果腹之物,更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味觉信使。我站在匾下,听见的不只是寂静,还有时间深处传来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张红色背景的纪念图静静悬挂,黄字“三五味業集團”庄重醒目,下方“1991-2025”如年轮般刻下三十四载春秋。金边勾勒出庆典的仪式感,却不张扬,反倒透出一种沉稳的骄傲。这不仅是企业的年表,更像是一封写给时间的情书——用坚持落款,以匠心署名。</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穿深蓝工装的师傅站在陈列柜前,双手轻托一只瓷盘,动作轻柔得像捧着初生的晨露。盘面山水画细腻婉转,青绿渐染,远峰近水间藏着匠人无数个日夜的凝神屏息。他微微低头,目光在纹路间游走,仿佛在与那只盘子对话。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只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心与物的相知。</p> <p class="ql-block">他转过身,又从架子上取下一件绿釉小品,釉色如春水初生,温润得能映出人影。奖杯在上层整齐排列,像一队沉默的守卫,而下层的装饰盘则各自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的绘着松鹤延年,有的描着江南烟雨。他笑着,那笑容不为荣誉,而源于对每一道工序的珍视。这笑容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端出一锅热粥时的模样,朴素,却暖到心底。</p> <p class="ql-block">柜中陈列的奖杯整齐肃立,金属的光泽在柔光里静静流淌。它们不喧哗,却自有分量。这些年来,多少人来来去去,唯有这份对品质的执着未曾动摇。我凝视着那些奖牌,忽然觉得,真正的荣耀从不在台前,而在每一个无人看见的清晨,当第一缕火苗燃起,当第一粒米在锅中缓缓舒展。</p> <p class="ql-block">“粒粒香”的商标静静悬在墙上,红底白字,简洁得近乎朴素。可就是这份简单,却让人过目难忘。下方那句“做有‘心’的人”,像一记轻叩,敲在心上。热心、爱心、慈心、善心、诚心——五心合一,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在每一粒米、每一道工序里的信念。原来,真正打动人的从不是华丽包装,而是藏在食物背后的那颗心。</p> <p class="ql-block">墙角的展示牌上,红色圆形标志清晰醒目,白色“粒粒香”三字端庄稳重,旁侧标注着®符号,像一枚小小的勋章。下方文字写道:“粒粒香食品做道德产业,要有热心、爱心、慈心、善心、诚心,把‘粒粒香’做到消费者的心中。”读着读着,我竟有些动容。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仍有人愿意慢下来,用五心熬一锅粥,用一生守一味香。</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时,阳光正好。回望那扇门,我忽然觉得,所谓非遗,不只是技艺的留存,更是情感的延续。三五味业,粒粒皆情;一口入魂,皆因有心。这趟旅程,吃的不是回忆,而是被认真对待的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