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 糕

向阳Mr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枣糕在我们这里算正宗名小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怎么个做法呢?据说程序太多,好多工序是在晚上在家里完成,还削微有点神秘,就单说吃枣糕,那也是学问大着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想吃枣糕,只能偶遇。任何一个超市,商店,饭店都没有枣糕。只能在上下班途中的道边找。会远远看见一辆旧式三轮车,座位的靠背上挂上一尺见高的红布,用白漆写上"正宗武乡枣糕”的招牌 。站着一个系白色围裙,略驼背的手里持着刀的大叔辈儿的男士,真的还没见过大婶子卖糕。这就是吃上好枣糕的第一步——找车。</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呢,很关键喽——识辨。</p><p class="ql-block"> 招牌都写武乡,即使不是武乡人,也不是武乡糕,也要说“武乡枣糕”,这是为什么,无从考证。</p><p class="ql-block"> 枣糕目测有粗面的和细面的。味道有放糖精和不放糖精的。说的是糖,问紧了就说是糖精几颗。</p><p class="ql-block"> 本地经常吃糕的人,挑粗面不放糖的吃。糕熟了后是枣一层面一层交替出现。一层黄灿灿的面,一层蒸熟后发紫的枣,每一层二公分高,糕共二十公分厚。</p><p class="ql-block"> 那面粗,是因为是用黍米破碎开的,由于到小颗粒程度就不磨了,所以那小颗粒蒸熟后都被粘在一起,每一小粒都晶莹透明,使糕的面得部分还泛金光,配上几层深紫色的枣,很好看。</p><p class="ql-block"> 买糕的时候,你说“请给我来一块”,师傅就麻利地撩开盖布,用一直拿在手里的刀沿边来回锯下一片,薄薄的,一折,放到食品袋,上秤不上秤基本都是五块钱的量。</p><p class="ql-block"> 拿在手里先闻闻黍米面的香和枣的甜混一起的香甜。咬的时候牙会被一黏一黏的,细听有“仄仄”的声音。趁热吃,一个人吃这一块不多不少正合适。</p><p class="ql-block"> 路上买块糕,回家配碗汤。隔段时间就来一回。</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带吆喝,“糕哎,糕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