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和岩牌楼,被当地人称为“琉璃牌坊”,原为真武庙(已毁)门前牌楼,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东,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p><p class="ql-block">2025.9.30号,我们驱车从平遥古城前往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是以琉璃材质建造的牌坊,主要用于明清时期皇家建筑,具有仪式性和装饰性</p><p class="ql-block">。据统计,全国现存琉璃牌楼仅有13座,其中北京现存十座,承德避暑山庄二座。太和岩牌楼是唯一一座在京、承以外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牌楼坐北朝南,为四柱三门三楼式,建于石砌束腰须弥座上,歇山黄琉璃瓦顶。额枋斗拱、门楣牌匾、勾滴瓦垄、吻兽脊饰及各种花卉图案、文字等全用黄、绿、蓝琉璃构件搭套安装而成。</p> <p class="ql-block">牌楼正中的匾额上琉璃烧制的“太和岩”三个字,以及二面的对联,均为晚清名士所书,字迹俊秀,与琉璃装饰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牌楼顶上的琉璃吻兽和脊饰,工艺复杂,是琉璃艺术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左青龙🐉</p> <p class="ql-block">右白虎🐯</p> <p class="ql-block">密密麻麻的琉璃仿木斗拱,结构精巧,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太和岩牌楼目前孤立于一个村庄的空地上,周边环境相当简陋,几乎没有什么配套设施,也许这更让我可以专注于细细品慢慢看。</p> <p class="ql-block">虽然占地面积仅约48平方米,太和岩牌楼还是以其天花板级的艺术建造工艺于2006年被公布为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充分证明它是中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佳作,和极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离开时门口的一位瘦小的老太太问我们有没有看到左青龙,右白虎。原来她就是这个国宝的守护人。山西有很多散落在村野的古建能得到保护都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文保员的守护。向他们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