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九月读书.生活

听雨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空山新雨,时序清秋。飘飘洒洒的雨点在天地间狂欢,山野村庄、绿树红花都淹没在这劲爆的秋雨中。瓦片上,树叶间,秋池里,还有大水缸和洗衣盆里,到处都是雨的奏鸣。村子寂静得好像还沉浸在昨夜的梦里,村道上渐次变宽的水流穿村而过。我顶着草帽沿着这浅溪漫无目的地走,上锁的院门、废弃的井台,倒塌的土墙,高大的泡桐树和核桃树,色彩明亮的菜畦,这些近在眼前的事物让人心境安宁。东坡词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一刻,我确有“再少”之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眼下,生活里没有匆忙,没有烦忧,只有对土地、水、空气、四季、植物、动物活力的信仰。屋后的大核桃树看起来有些疲倦,就像刚刚诞下孩子的妇人一般,卸下一身沉甸甸的核桃,再度开始新的循环,再度转动生命之轮,再度回到光阴深处。在这冷雨中,光阴的雄兵攻破了我的躯体,已经明显感觉到手脚失却了原有的气力,在衰老面前,尽管心灵还不愿臣服,身体却叛徒一样的率先投降。人活一世,竟然不及一棵树!树木比人更深谋远虑,有持久和安静的思量,树木比人更聪明,只是我们不听它们说的箴言。要是学会了聆听树木的教诲,除了现在的自己,什么也无须奢望。这就是故乡,这就是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回到四巷湾我就有一种亲切无忧的感觉。我用扫把清洗着村道上沉积的泥土,原本清澈的水一下就浑浊了。我奋力挥动扫把一遍又一遍驱赶着这股浊流,直至它混入沟渠或田地。看呀,现在好运再度眷顾于我了,我要再次开始一段记忆中非常亲切的农民生活了。这样的感觉,有家的感觉,与花木、泥土为友的感觉,为一小块土地连同上面的几棵树、几处花、以及土豆玉米和大豆南瓜尽责的感觉。这是一种勤劳而辛苦,但却闲适的、没有忧虑的生活。因为它的基石是虔诚,是对主宰土地、水、空气和四季的神明的信赖,是对动植物生命力的信赖。我由此拥有这样虔诚的信仰,皆是因为我的根就在这里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雨势稍小时,我去捡核桃,这是一件惊喜而愉悦的事儿,就像小时候在杏树下捡杏子,梨树下拾梨子,或者是摘茄子、辣椒这些菜蔬。丰收的喜悦最是治愈人心。雨鞋踩在湿软的泥土上,脚一抬就生出两个水窝,这是我的脚印啊,只有在这里才看得见我来时的路。我充满希望的目光奔着被雨水淋落的核桃,弯着腰一一将它们拾入筐中。等我挺直腰板时,已是满满的幸福和满足。岁岁年年,唯有这秋实引诱我前来、挨近,悄悄在心灵里融入甜蜜而无可估量的故乡之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树木是有灵性的,对于我来说,树木是循循善诱的传道者。这棵核桃树和我一起生长,它的世界在树梢上簌簌作响,它的根扎入无穷深的地下,以它的全部生命力追寻一个目标:扩展自己的形态,展现自我的价值。每当我云游四方的渴望在心中涌起时,就会听到树木在晚风中簌簌作响。静静地、久久地谛听,就会明白这渴望的实质和意义。它并非是想逃避苦难,而是对故乡的渴念,对生活新状况的希冀。学会了倾听树木的金玉良言,那么即使生活艰辛、世事难料,也会得失无伤;要是学会了聆听树木的教诲,那就什么也无须奢望。这就是故乡,这就是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故乡的人就有根,任凭时序更迭,也会不急不躁,从枝丫中萌发新叶千百片,忍着一切苦痛,对这疯狂的世界依然充满爱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