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孩子们并不放假,早饭后,我和老伴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出了家门。</p> <p class="ql-block">免费的模特喜欢照相,我就为她一路跟拍。我却想起了1977年形势好转,恢复高考后,我那个至暗时刻。</p> <p class="ql-block">1968年,我下乡,老伴还乡。我初三,她高一。我在铁岭县,她在法库县,我们并不相识。1969年,我们都当了自己村里小学的民办教师,又都被安排到了地区师范学校学习一年数学。毕业又回到了各自的村小学,因为彼此印象不错,就保持了通信联系。说是村小学,却有了戴帽初中班。当然了,合格的初中班老师奇缺。一天,管学校的大队贫协主席把我找到他们家,开口就问,你是不是有个女同学,跟你搞对象啦?我一下子愣住了,有点张口结舌,不知道怎么回答。原来事情的暴露,就是因为我们通信较多,引起了老师们的猜测。贫协主席见我不说话,就说,现在咱们这里缺老师,你们要是能成,就赶快来。要是等老师满了,来了就没法安排了。我明白了,就说,那好吧,我问问她能来不?</p> <p class="ql-block">我给她写信,介绍了我这边的情况,并问她愿不愿意来,能不能来。她当然愿意来,也能来,因为她哥哥就是村委会主任,不存在放不放人的问题。所以1971年3月1日开学她就来上班了,只能住在我们家,和我爸妈挤在南炕。两周后,也就是1971年3月14日星期天,我们举行了婚礼,没有酒席,只有烟糖茶,客人却不少。收到的礼品都是脸盆暖壶茶杯之类的,就是我们同学计连科等几个人给我们买的电子钟挺独特的,用了好多年。</p> <p class="ql-block">因为结婚,清醒下来才想起,我作为知青,任何升学抽调回城的希望都没有了。老伴还行,因为有师范毕业这块牌子,又有得力亲戚的帮忙,在城里小学安排了工作。我就不那么顺利了,除了村小学当老师,又回生产队当会计,还到城里中学代课,混了快十年了,也是回城无望。</p> <p class="ql-block">1977年,国家政策大变,恢复了高考,允许已婚超龄的知青报考。我觉得这是我唯一的一次机会了,必须背水一战,志在必得。那时候我正在二中代课,多次跑县招生办,为的就是报个名。那个招办主任不准报,我就拿着《招生简章》,据理力争。老同学韩凤玲当时也在场,看得明明白白。那个屁主任走了之后,韩就给了我一张报名表,并说别听他的!高考成绩出来了,二中参加上分的张老师回来跟我说,你是知青类文科考生的第一名。接着就过年了,我和老伴带着孩子回她娘家省亲,心里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心想这么高的分,怎么也能有个学校录取我吧,哪怕就是一所中专,也能解决我的回城问题啊。</p> <p class="ql-block">然而,所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都发完了,我也没有收到一份。我就又去县招生办咨询,那个屁招办主任也不说人话,最后终于扔出了一句,让你报考就是错误的!当时韩凤玲也在场,我担心把她再牵连上,就不再说什么,走了。</p> <p class="ql-block">关于我1977年报考大学,档案被县招办扣下的事,我的很多老师都知道了,他们义愤填膺,可又毫无办法,只能说,明年再考吧。这个事当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背后的故事就不说了。</p> <p class="ql-block">1978年,《招生简章》说得更明确了,我的成绩仍然不错,被辽宁师范大学录取了。有趣的是,我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师专工作,1985年当了副校长。后来那位狗屁县招办主任的闺女也考进了师专念书,我并不知道这件事。是开学那天,我们校办主任李金山把他领到了我的办公室,似乎要介绍一下这位招办主任。我想,这人的脸皮可真够厚的啊,你闺女来念书就念呗,我还能把孩子怎么样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