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晚上我翻出了搁置已久的钩针和毛线,趁着灯光,一针一线地钩织,墨绿色的毛线在指间缠绕,渐渐成形一颗五角星,黄与红在中心交叠,底部缀着一缕红流苏,轻轻一晃,仿佛能听见风拂过旗帜的声响。手作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安放情绪。每一圈绕线,都像在心里默念一句告白;每一针收口,都像把某种深沉的情感锁进纤维的缝隙里。</p> <p class="ql-block">第二件挂饰我做了个圆盘模样,红底黄星,简洁得像一枚纪念章。它让我想起街口小学升旗仪式上,孩子们踮脚挂国旗时那股认真劲儿。到深夜,手指微酸,可心里却踏实。这双手平日敲键盘、刷手机,少有这样专注的时刻。而此刻,它们在创造一种“无用之美”——不为售卖,不为炫耀,只为在喧嚣时代里,亲手留下一点温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试着钩了个导弹模型,绿身红头,尾部还绣了“DF-5C”几个白字样。有人笑着问:“这是要发射到月球去吗?”我回她:“不,是要把童年仰望星空的梦,织回现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在电视前看导弹升空,心跟着倒计时狂跳。那时不懂什么是国家实力,只知那腾空而起的烈焰,让全家人齐刷刷站起来鼓掌。如今我用毛线复刻那个画面,不是为了还原科技,而是想留住那一刻的集体心跳——那种属于中国人的、无需言说的骄傲与联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枚编织导弹静静立在桌上,没有燃料,却载着记忆飞行。它提醒我,爱国不只在宏大叙事里,也在这些笨拙而真诚的手作中:一针是思念,一线是敬意,一圈一绕,都是普通人对山河最柔软的告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子如流水,我们常在追逐中忘了停顿。可当指尖触到毛线的粗糙,心却莫名安定下来。原来所谓家国情怀,并非要奔赴远方才能书写。它藏在一针一线的节奏里,藏在挂饰流苏轻晃的弧度中,藏在每一个愿意为“意义”花时间的平凡时刻。我没有远行,却走得很远——用钩针丈量记忆,用毛线连接过去与现在。我织的不只是挂饰,是把那些散落的情绪,一针一线,织成了看得见的心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许,真正的热爱就是这样:不喧哗,自有声;不张扬,却长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