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漫游:从明月情到福山禅意(25.9.5_15)

珍妮

<p class="ql-block">十天的旅程,穿越赣西山水与楚地秘境,与几位老表同行,温泉氤氲、竹影婆娑、雾锁奇峰,一路行来,如入画卷。明月千古情的古韵,羊狮慕的险秀,中国福山的吉祥寓意,皆成心头印记。这趟漫游,不只是脚步丈量山河,更像是一场从喧嚣尘世走向内心安宁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步入明月千古情景区,飞檐翘角在晨光中苏醒,石板路蜿蜒向前,像一条通往旧时光的秘道。戏台边有孩童追逐嬉笑,我站在刻着景区名字的石墙前,看阳光斜照在青瓦上,忽然觉得,这不只是旅游,而是误入了一出未落幕的古戏。同行的老表说:“这地方,连空气都带着唐宋的调子。”我点头,仿佛真听见了诗词里的弦歌,在风中轻轻回荡。</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顶,巨大的多面雕像矗立于蓝天之下,庄重而静谧。我站在它面前,仰头望去,仿佛它正俯瞰众生,也凝视着我内心的浮沉。山风拂面,衣角轻扬,那一刻,人变得渺小,却也格外清明。这山、这像、这天,都在提醒我:有些高度,不只是用脚步丈量的。</p> <p class="ql-block">广场开阔,蓝天如洗,那座多面雕像在阳光下泛着沉静的光。我双手叉腰,笑着与它对望——不是崇拜,而是一种默契。它静默千年,我匆匆过客,但在这片刻交汇中,仿佛彼此都找到了某种归属。旁边的彩绘建筑、绿树与装饰柱,像是为这一刻铺陈的背景,庄严却不疏离。</p> <p class="ql-block">亭子藏在树荫深处,飞檐如翼,色彩斑斓。我坐在石凳上,手托下巴,任思绪随风飘散。绿影婆娑,蝉鸣轻响,亭外的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刻,不必思考去哪、做什么,只是“在”着,便已足够。禅意,或许就是这样的停顿。</p> <p class="ql-block">红亭临水,四面皆绿,远处山峦如黛。我戴上墨镜,手轻抚脸颊,任山风穿过发丝。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亭角与树影,像一幅未干的水彩。坐在这里,不为拍照,只为享受这份闲适——人生难得几回如此无所事事,却又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我站在标志牌下,背包轻倚,双手插兜,笑得轻松。现代建筑与红色装饰并存,庄严却不压抑。这里记录的不只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我静静站了一会儿,没进馆,却已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湖边垂柳依依,我举起手机自拍,白色上衣在阳光下格外明亮。身后湖水清澈,远处山坡上立着一尊红色雕塑,像一团燃烧的祝福。镜头里的我笑着,不只是因为景美,更是因为心里那份轻盈。旅途中的快乐,往往藏在这样不经意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湖边,手指向天空中那支巨大的红色火炬雕塑,笑得像个孩子。黄叶在风中轻舞,传统建筑静静伫立,湖水映着云影。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吉祥,不只是符号,更是心中那份对美好的笃信。这火炬,像是点燃了某种希望,不炽烈,却持久。</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金色号角雕塑昂然指向天空,红绸飘动,像一面无声的旗帜。我微笑着指向它,身后青山连绵,白云悠悠。号角不响,却仿佛有声——那是岁月的回响,是唤醒,也是召唤。站在这里,人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三个大字刻在红色雕塑上,广场开阔,天空阴云密布,却压不住心中的明朗。我站在前面,笑得坦然。历史在这里沉淀,而我们,是带着敬意的过客。阴云不散,反而让这份庄重更加真实。</p> <p class="ql-block">雕塑前,我抬手整理头发,金色大字在身后熠熠生辉。飞机划过天际,留下一道粉红尾迹,像时间的笔触。这一刻,现代与历史、天空与大地,在我眼前交汇。我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宏大叙事中的一个小小注脚,却也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同是那座雕塑前,我再次抬手,动作自然。云依旧低垂,广场静谧。没有言语,只有风穿过发丝的声音。这样的时刻,不需要热闹,安静地站着,已是与历史的一次对话。</p> <p class="ql-block">四位同伴在一幅山景画前合影,云雾缭绕的群山如梦似幻。我们笑得灿烂,像把整段旅程的欢喜都定格在此。画前的花盆盛放,像是为这一刻特意点缀。山在画里,我们在画外,却又仿佛都融进了这片天地。</p> <p class="ql-block">金色号角前,我们三人并肩而立,红绸在风中轻舞。蓝天、远山、笑声,一切都刚刚好。这不只是打卡,更像是一种仪式——为勇气,为同行,为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一面红旗迎风展开,五角星与镰锤在阳光下闪耀。我站在它面前,太阳镜搁在头顶,手腕上的珠串轻轻晃动。那一刻,不是政治,而是信仰——对信念的敬意,对牺牲的铭记。红色如此醒目,像一颗跳动的心。</p> <p class="ql-block">“听雨”门楼静立,红灯笼轻摇,我扶着木柱,笑得惬意。门内是古意,门外是现代,而我站在中间,像连接两个世界的信使。雨未至,心已静。或许,真正的听雨,不是听水声,而是听内心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仙女湖</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湖心的圆形金属结构中,红裙如焰,墨镜遮眼,脚边是延伸至远方的浮桥。湖水静谧,树林苍翠,圆环与蓝天相接,像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我闭眼,任风拂面,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p> <p class="ql-block">荷花池畔,我坐在木栏边,手机在手,却不急着拍。水汽氤氲,荷香浮动,中式建筑倒映水中。这一刻,美得让人不想打扰,只想静静坐着,把心交给这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拱门上“娟”字牌匾高悬,红灯笼与旗帜随风轻摆。我站在门前,笑意自然。这不只是一个入口,更像是通往某种温柔记忆的通道。红裙映衬古建,人与景,彼此成全。</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前,红灯笼高挂,绿植掩映。我身着传统服饰,仿佛从画中走出。飞檐下光影斑驳,每一步都像踏在时光的纹理上。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静谧的美,在无声中流淌。</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我荡着秋千,红裙飞扬,笑声洒落草地。阳光明媚,远处行人模糊成剪影。这一刻,我忘了年龄,忘了身份,只是个追逐快乐的孩子。秋千荡起的弧线,像划破日常的一道光。</p> <p class="ql-block">池塘石板路上,我撑着黑伞,红裙花纹在荷影间若隐若现。灯笼高挂,白墙黛瓦,天空晴朗。每一步都像踩在诗行上,伞下是一方小小的宁静世界,隔开了尘嚣,只留清欢。</p> <p class="ql-block">我走过中式建筑前的水池,金饰在水中闪烁,旗帜在风中招展。墨镜遮不住眼里的神采,步伐轻快,像踏着某种内在的节奏。身后游客往来,而我,正走在自己的旅途中心。</p> <p class="ql-block">站在宏伟的中式建筑前</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初抵温汤,夜泡富硒温泉,水汽蒸腾间洗去风尘。汤池藏于山坳,夜色如墨,热泉汩汩,雾气升腾缠绕林梢,仿佛天地在低语。闭眼静坐,只觉肩头重担被温水缓缓融化,耳边是风吹竹叶的轻响,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钟声。这一泡,不只是疗愈身体,更像是把一路奔波的杂念,尽数涤荡干净。</p> <p class="ql-block">整洁的的温汤镇民宿</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杨家坪温泉,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勺温泉水饮用</p> <p class="ql-block">游明月山</p> <p class="ql-block">一座弧形雕塑横跨绿意之间,线条流畅如月牙,又似一道凝固的风。我站在它面前,张开双臂,像要拥抱这山野的呼吸。阳光穿过树叶洒在肩头,花影斑驳,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那一刻,艺术与自然悄然合一,无需言语,心已通达。</p> <p class="ql-block">遊江西羊狮慕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