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宝叶则与“高原反应”

<p class="ql-block">  在"甘南之旅"的行程表上初次见到“莲宝叶则”这个名字,那藏语音译带来的神秘感,让我不禁心生好奇。查阅后方知,“莲宝叶则”汉语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素有“蜀山之源、昆仑天梯”的美誉,是集观光、摄影、探险与科考于一身的绝佳之地。于是,我满怀向往报团前去。</p> <p class="ql-block">  甘南之旅如愿而行,历游麦积山石窟、伏羲庙、腊子口等景点后,于 7月24日上午,大巴车刚过邻省阿坝地区就缓缓停在路边,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女士上车,自称县医院保健科人员,受"有关部门"的委托进行高原反应宣传,并推荐一款名为"东方红彤口服液"的产品。只见她语气中带着严肃,滔滔不绝给我们详细讲解高反的危害与应对,最后还特别强调这是对游客的关怀。我本反感旅游推销,但因曾亲历高反,不免心生恐惧,也竖耳朵认真听讲。她对我们行程十分熟悉,逐一耐心且仔细指导服药时间,又见几乎是全车人,特别是领队都买了,我也跟风买了两瓶,共二百元。后来下车去洗手间,路过其简陋的店铺时心生怀疑,再三要求下,对方才出示营业执照,"咦??怎么是私人注册的?"原来这一切不过是虚张声势,假借有关单位名义,利用游客对高反恐惧心理推销高价保健产品。本想退货,转念一想,一点小钱,何必多事,就当买个心理安慰,权当做现代旅游一种衍生的现象吧。</p> <p class="ql-block">  7月26日清晨,细雨绵绵。我们乘坐大巴,历经两个半小时车程,一路冒雨奔赴景区。车上,导游不仅介绍了莲宝叶则的奇峰异石、冰川遗迹与神话传说,还特别提醒:“520”网红打卡点海拔高达4520米,极易引发高原反应。尤其对老年人而言,身体适应力下降,严重高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番话让我心头一紧——2003年夏季我去西藏拉萨时,就曾饱受高反折磨:头晕难忍,两晚无眠,漫漫长夜只能睁眼数羊,那种痛苦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正值壮年,如今却已步入古稀,身体机能大不如前。望着窗外云雾缭绕的连绵山峦,我不禁自问:这把年纪,还能登顶吗?</p> <p class="ql-block">  导游看出大家的顾虑,宽慰说若有担心可留在停车场附近,山谷风景同样值得欣赏。但我想,千里迢迢来到甘南,若因畏惧而放弃,必将遗憾终生。于是,心中渐渐涌起一股“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决心挑战自我——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  抵达景区时,雨势渐收,天色转明。晨雾如纱缠绕峰峦,远山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未完成的水墨长卷。我们转乘景交车,沿蜿蜒盘山公路缓缓而上。每过一弯,窗外的公路便如玉带般缠绕山腰,美得惊心。经过两次接驳,终于到达盘羊坪,从这里,需步行登顶。</p> <p class="ql-block">  起初,我步步谨慎,不断提醒自己放慢节奏。攀过几处高坡后,自觉状态尚可,未见高反迹象,于是信心渐增,步履也轻快起来。虽值盛夏,高海拔的山风仍带着寒意与水汽,拂过脸颊,令人神清气爽。我紧随队伍,一鼓作气登上海拔4520米的打卡点。巨石上镌刻的“4520”字样被红心环绕,成为游客争相留影的背景。人群中,有吸氧缓行的老者,也有相拥宣誓的恋人——数字“4520”谐音“是!我爱你”,让这座高峰成了爱情的见证,浪漫非常。</p> <p class="ql-block">  立于山巅,极目远眺,连绵群山如剑指云霄,巍峨险峻。云雾时如金沙流泻,时似巨浪翻涌,勾勒出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俯瞰脚下,怪石嶙峋间散落着大小湖泊,如宝石镶嵌于峭壁,山水相映,宛若仙境。天气瞬息万变,时而细雨飘洒,时而云开见日,光影流转间,山湖变幻出万千色彩。</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莲宝叶则的山形别具一格:不同于黄山的浑厚、张家界的奇秀,这里的砂岩与花岗岩经冰川雕琢,形成峭壁如刃、山脊如锋的独特地貌,犹如一柄柄直刺苍穹的荒凉之剑,自带孤傲气质。</p> <p class="ql-block">  尽管旅行社为每人备了氧气瓶,我与几位团友均未使用,高反并不明显。山风凛冽,寒意侵衣,我恐久留受凉,便怀着敬畏之心告别“520”打卡点,向海拔4200米的扎尕尔措出发。沿途可见大大小小的玛尼堆,导游提醒切勿挪动——那是藏民转山时堆砌的祈福石堆,承载着他们对吉祥平安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扎尕尔措在藏语中意为“圣洁之湖”,由冰川融水汇聚而成。藏人喜用"措"来称呼湖泊,表达对他们的亲近和尊重。我静立于湖畔,见四周峰峦如削,湖水湛蓝澄澈,倒映着黝黑石峰,天光云影共徘徊,犹如一面映照天堂的明镜。壮哉,莲宝叶则!美哉,扎尕尔措!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逢。她如诗如画,净化心灵,令人顿悟“人间值得”。</p> <p class="ql-block">  目前这片净土尚在开发,许多秘境仍深藏闺中,设施亦待完善。唯愿未来此地能远离过度商业化,在保护与开发间取得平衡,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近看看她的壮美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  此番能战胜高反,并非因体质胜于往年,也非依赖增氧保健品,而是得益于连日来在3000米以上地区的循序渐进,让身体逐渐适应高原环境。按高原反应定义;当人体快速进入海拔三千米以上高原地区时,应低压低氧环境引发一系列应急反应和各种不适。回想2003年从成都直飞拉萨,急速升海拔导致强烈不适;而此次阶梯式适应,方使古稀之躯能不借氧气登顶4520米,这无疑是生命中的一座里程碑,令我激动难抑。</p> <p class="ql-block">  莲宝叶则,不只是一处风景,更是一方心灵净土。于此,人与自然相融,生命与天地共鸣。她是一首读不完的诗,一幅看不够的画,让我去后犹念,久久不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