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风情区喜迎国庆

秋实大哥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黄河两岸灯火渐次亮起,整座城市仿佛被温柔地唤醒。我漫步在风情区的步道上,抬头望去,那座横跨河面的钢铁拱桥披满了红灯笼,像一条燃烧的绸带,映照着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蓝光勾勒出桥身的轮廓,倒影在水面轻轻摇曳,仿佛整条河都在为这个节日轻轻哼唱。远处山丘上的楼宇也点亮了灯光,层层叠叠,如同星辰落进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河滩边,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倚着栏杆闲聊。孩子们光着脚丫在细沙上奔跑,笑声随风飘散。我也索性脱了鞋,踩进那片温软的沙滩,感受着秋夜微凉的河风拂过脚踝。远处的桥影静静横卧,城市在对岸静静呼吸,这一刻,喧嚣与宁静奇妙地交融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几个孩子蹲在沙地上,专注地堆砌着他们心中的城堡。小铲子一下一下挖着沙,沙堡旁还插着一面用枯枝和塑料袋做成的小旗,随风轻晃。他们不时抬头看看桥上飘动的红灯笼,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欢喜。这沙地虽小,却是他们的整个世界——一个充满童趣与想象的王国。</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上人来人往,节日的热闹在这里达到了顶点。灯笼高挂,行人络绎不绝,有人驻足拍照,有人依偎着栏杆远眺。我随着人流缓缓前行,脚下的桥面微微震动,仿佛能听见百年的回响。这座桥,曾见证过多少风雨,如今又在国庆的夜晚,承载着无数人的欢笑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走到桥头,一块巨大的石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中山铁桥百年纪念碑”几个鲜红大字,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许多人围在碑前合影,闪光灯此起彼伏。我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座桥的纪念,更是一段城市记忆的延续。百年光阴,就藏在这黄河的波光与桥下的流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士站在碑前,手里举着一面小小的红旗,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与历史对话。那一刻,我没有上前打扰,只将这一幕默默记在心里——庄重,却不沉重;纪念,却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桥的另一侧,传统风格的建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典雅。飞檐翘角间挂着红灯笼,与现代城市的天际线遥相呼应。我倚着栏杆,望着对岸的高楼与近处的古意,忽然明白:兰州的美,正在于这种交融——黄河的厚重,城市的活力,节日的喜庆,全都融进了这一江流水、一座老桥、一片灯火之中。</p> <p class="ql-block">桥上依旧人流不断,有人散步,有人拍照,还有穿着橙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默默巡视,维持秩序。阴沉的天空没有削弱半分热情,反而让灯光更加温暖。这座城市,在国庆之夜,既热闹又有序,像一位沉稳的长者,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归家的人。</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码头静谧而庄严,几艘游船停靠在岸边,其中一艘船顶上,一面五星红旗在风中高高飘扬。那抹红,与桥上的灯笼遥相呼应,像是在无声宣告:这是属于中国的节日,也是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一艘游船静静地泊在水边,白色的帐篷下摆着几张蓝色椅子,显得格外悠闲。红旗在船侧轻轻摆动,倒映在微澜的河面上。我想象着白天这里该是多么热闹,而此刻的宁静,反倒让人更懂得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平和。</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岸走,一面巨大的国旗悬挂在建筑外墙上,迎风招展。街道两旁的树上也挂满了小灯笼,行人步履轻快,自行车铃声清脆。没有喧嚣的口号,只有日常的祥和——这或许才是节日最动人的模样:不张扬,却处处透着骄傲。</p> <p class="ql-block">一处小广场边,几张圆桌撑着红伞,人们坐在树荫下喝茶、聊天。虽然天空阴沉,但气氛却格外轻松。孩子们在附近追逐,老人摇着蒲扇,年轻人举着手机拍下桥影。这里没有舞台,却处处是生活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露台上挂着一串红灯笼,几张编织椅围着玻璃桌,桌上还放着半杯未喝完的茶。远处的城市与山峦静静相望,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我坐在那儿,什么也不做,只是看着河水缓缓流过,听着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国庆的夜晚,原来也可以这样安静地庆祝。</p> <p class="ql-block">在白塔山公园入口,一块介绍牌静静立着,上面写着公园的历史与地图。我驻足读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这座城市的所有热闹,其实都建立在这样的记忆之上。我们欢庆今天,也从未忘记来时的路。</p> <p class="ql-block">整座兰州,在这个国庆之夜,像一首缓缓流淌的诗。有光,有水,有桥,有人,更有那份藏在烟火气里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喜迎国庆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