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月饼,和先烈一起过中秋

致良知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今天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我们一家人来到宁波市海曙区后屠村烈士陵园,带上月饼,和烈士们一起过中秋。这里安葬着37位烈士,有些有名字,有些没有名字,因着他们舍身取义的壮举,赶出了侵略者,成就了解放事业,使我们有今天和平的岁月,我们深深地感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发生在81年前的事情。1944年4月11日,四中队50余人突袭了鄞西十三洞桥伪区公所后,经过两天休整,于14日凌晨进驻后屠桥村,不料由于伪保甲书记的通风报信,遭到国民党顽军和伪军600多人的联合围攻。在陷入重重包围、敌众我寡的情势下,四中队指战员奋起反击,浴血奋战,宁死不屈,无一人动摇,更没有一人投降,组织数次冲锋,打到弹尽粮绝,毙伤顽伪军约50人。二大队教导员陈行知、四中队中队长毛明孝、指导员肖张(赵如翰)及古林区文教指导员秦慎之等37名指战员和地方干部壮烈牺牲,写下了浙东抗日斗争的悲壮一页。</p> <p class="ql-block">母亲用颤抖的手摸着坟头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父亲含着泪说:“这些人都是我们民族的祖先,他们为保家卫国付出生命代价,我们感谢他们,记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毛明孝(1919-1944)</p><p class="ql-block">奉化市楼岩乡张家坑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回浙东开辟根据地,任排长、五支队二大队四中队中队长。1944年3月进入鄞西地区,多次袭击日伪据点,惩处汉奸。在后屠桥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指挥部队与伪顽展开殊死搏斗,终因伤势过重,壮烈自戕,时年25岁。</p> <p class="ql-block">赵如翰(1920-1944)</p><p class="ql-block">化名肖张、张云,浙江诸暨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调三北游击司令部四支三中任指导员,参加了阳觉殿反扫荡和第一、二次反顽自卫战等战斗。在后屠桥战斗中,他沉着指挥,奋勇反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时年24岁</p> <p class="ql-block">陈行知(1916-1944)</p><p class="ql-block">原名徐震华,浙江淳安县人。1939年下半年到浙西天目山参加省政工队。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被派到诸暨以任教为掩护担任党支部书记,该校被誉为革命的摇篮。1943年,陈行知调任浙东游击纵队五支二大队教导员,在后屠桥血战中,为判明敌情,不幸中弹身亡,时年28岁。</p> <p class="ql-block">秦慎之(1918-1944)</p><p class="ql-block">原名秦绳谨,姜山宏洲村秦叶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联络站站长、中共昆山县新塘区区委书记。1942年撤离昆山回乡。1943年春打入鄞西郭青白部任政工队副队长。次年2月,任古林区署文教指导员。在后屠桥战斗突围中牺牲,时年26岁。</p> <p class="ql-block">还有33位无名烈士,都长眠在后屠村。然而,他们的英勇事迹,世代传颂,山河记念,人民记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