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醉委员参加西安鼓乐都城隍鼓乐社(西安鼓乐博物馆)实地调研</b></p> <p class="ql-block">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卢凯带队对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活化利用情况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西安市政协研究室主任蔺孝民,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宏联,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西安老子学院院长李醉参加。</p> <p class="ql-block">李醉委员谈到,在华夏音乐的长河中,西安鼓乐宛如一颗夺目明珠。它萌蘖于隋唐,历经岁月沉淀,从宫廷流入民间,虽千年时光流转,却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奏响盛世之音。西安都城隍庙古乐(即西安鼓乐)是源于唐代宫廷燕乐、历经千年传承至今的活态音乐遗产,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社长张昭介绍古乐起源:源于隋唐宫廷燕乐,安史之乱后流入民间,与道教音乐融合形成独特风格。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作为道派代表,自明代起便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现存明嘉靖、清雍正等朝代的乐谱抄本13册,曲目300余首。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李醉委员调研中详细了解了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的艺术特色,其演奏形式分“坐乐”(殿堂内庄重演奏)与“行乐”(行进中活泼表演),乐器以笙、笛、鼓为主,兼具“金石之音”与道家玄妙意境。</p> <p class="ql-block">西安都城隍庙鼓乐曲目内容十分丰富,涵盖赞颂神灵、渲染仙境、祈福吉祥等主题,节奏如行云流水,风格肃穆恬静。</p> <p class="ql-block">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定期展演,2025年5月举办的首届世界非遗展演,联合多地非遗团体同台献艺。</p> <p class="ql-block">都城隍庙鼓乐乐队编制分为“俗派”“僧派”和“道派”,乐器包括鼓(如坐鼓、战鼓、乐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以及笛、笙、管等吹奏乐器,部分曲目还加入弦乐,展现出独特的“金石之音”。</p> <p class="ql-block">西安鼓乐保存了大量唐宋以来的音乐曲谱、演奏形式和乐器形制,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宗教史、社会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曲目内容融合了诗词、历史、民俗等多元文化元素,是西安地域文化的“有声档案”。</p> <p class="ql-block">李醉委员建议,通过文旅融合,融入独特的鼓乐文化知识,开发兼具实用与文化内涵的西安文创。结合当下流行的“国潮”消费趋势,让西安鼓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其文化影响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