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朝光村四处游览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个“朝鲜族民俗展示馆”,只是可惜大门是反锁的。但门口挂一留有电话号码的牌子。尝试一下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很快就来了一位干练的身穿白衣白裤,年约四十的气质美女。跟我讲道:朝鲜族民俗展示馆是免费参观的,由于经费不足,展品也很有限,也没有专职人员管理,只能是游客想参观的时候打电话现联系了。</p><p class="ql-block">我:这么说你还有其他工作喽!</p><p class="ql-block">美女:我是村支书,主要负责党建工作。</p><p class="ql-block">一番闲聊后,我试探着和她聊起了朝鲜民族的历史渊源,从“前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到“后三韩”(百济、新罗、高句丽)。她吃惊的说道:这都是专业历史课的内容,没想到您这么了解。在我的请求下,她兴趣盎然的讲述了朝光村的历史和当地的一些朝鲜族民俗趣事。</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辽阳市西郊的朝光村是朝鲜民族集中聚居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327户,人口858人,耕地1310亩,年人均收入16837元。</p><p class="ql-block">建村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有的是临时搭建的棚子,条件十分艰苦,迁入的50余户全部是朝鲜族,人口300人左右,有一部分临时借住在周边几个村庄,均来自于东三省各个地区。1958年4月成立了行政村,那年夏天他们陆续盖起了各自的房子,多以泥垛墙,屋顶起脊,两面坡,稻草苫盖,村名为辽阳县沙岭公社前进大队。1958年末改为朝光大队,耕地大约有3000亩水田,因缺少人力,部分农田被弃为荒地。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为尹议成,朴锡崇为第一任大队长(二人均已作古)。</p><p class="ql-block">朝鲜民族的居所通常都是室内满是火炕,角落有一长条坑为灶台和烟道,以便做饭和冬季取暖,炕面铺苇席或糊纸。入室即脱鞋席炕而坐,炕中置有炕桌,可就餐或饮茶。房前围有石砌围墙或树枝篱笆,院前屋后有菜院。这些历史的建筑如今依然存在,为朝光村的风貌增添一道风景,也是朝光村规划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朝光村可欣赏到精彩的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和民歌。悦耳的民谣《阿里郎》、《桔梗谣》、《农夫歌》等,随着轻快活泼的舞蹈,人们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轻歌曼舞中。在朝光村可以吃到打糕、米肠、泡菜、拌蕨菜、马蹄叶包等地道朝鲜族餐饮。可以近距离体风情民俗和特有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柳豪河在村口的小桥下流过。</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朝鲜族人多居马尾式住宅 ,房屋一般<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在沿山的平川地带,房屋正面朝阳,依水,保持朴素洁净,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早期</span>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东北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指用大叶樟、小叶樟等野草浸入泥浆后拧成辫状材料)抹泥为墙,屋顶为四面斜坡,用稻草覆盖,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 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一切向现代化发展。</p><p class="ql-block">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人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 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p> <p class="ql-block">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女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p><p class="ql-block">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p><p class="ql-block">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素取财物的习俗,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储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p><p class="ql-block">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p><p class="ql-block">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人欢笑一团,乐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菜。宴罢,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p> <p class="ql-block">朝鲜族的传统服装与其生活方式相吻合。朝鲜族居住以火炕为中心,平时男人盘腿而坐,而妇女坐相一般是双膝着地的跪式,所以衣着多是宽松式。朝鲜族一般喜着白衣素服,显示出喜爱清净朴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称。</p><p class="ql-block">朝鲜族居住于北方,又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在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稻谷类和蔬菜为基本饮食,菜肴通常以辣为特征。在日常饮食中,一般以米饭为主食,以菜汤为副食,兼备各种风味小菜。</p><p class="ql-block">朝鲜族非常重视家庭礼仪,自出生到丧亡都有许多礼仪相伴。在朝鲜族的人生周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庆典有周岁生日、结婚典礼及60周岁花甲。</p> <p class="ql-block"> 民俗展示馆一撇</p> <p class="ql-block"> 别具一格的朝鲜族民居</p> <p class="ql-block"> 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雕塑一</p> <p class="ql-block">雕塑二</p> <p class="ql-block">朝鲜民族喜爱的传统秋千</p> <p class="ql-block">村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村书记李昌艳为我拍照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半天的游览,最深感遗憾的是我真的不方便给这位美女书记照相,更不能没有礼貌的邀请她合影留念,怀着既满意又遗憾的心情告别了朝光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