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 / 文:黄耀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17930916</p> <p class="ql-block"> 国庆节前夕,武汉人民期待已久的老武船江滩改造工程 ,终于在9月28日揭开其神秘面纱,向全体市民试开放了(10月1日正式开放)。我和老伴先后两次乘地铁从汉阳来到这里,为的是追寻伟人十四次在此下水劈波斩浪之足迹、一睹新中国武汉四大央企之一的武船(另三家为武钢、武重、武锅)红色基因之蝶变。</p> <p class="ql-block"> 仲秋时节,长江右岸金风送爽、丹桂飘香,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江堤上迎风招展。新修建的堤面柏油大道和三重观景平台步道,已经被冲刷一新,道路两边和各观景平台四周,都摆满了五色鲜花,让整个江滩公园到处都充满了节日气氛,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武昌造船厂作为新中国最早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曾经为共和国的早期国防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序列后,改名为“武船重工”,又参加如珠港澳大桥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并立下汗马功劳。由于原厂区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于2020年整体搬迁至新洲区双柳镇。原厂区现已全部拆除,拟将改建为高端住宅区;沿江部分则改建为江滩公园,使原来作为军事禁区一直封闭的这段江滩完全打通成为新的观景胜地,且保留部分工业遗迹供人参观记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武船码头上曾经的塔吊(网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现在作为工业遗迹保留的塔吊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台阶下是岸边的第三级观景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照及以下三图为网上搜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其中上照为烈女渡2022年修整前的模样,以下三张为2022年修整后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 烈女渡是武昌门外的长江古渡口,得名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马姓少女因不堪继父骚扰在此投江明志的故事。2022年5月1日,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烈女渡”登记为“武昌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是烈女渡现在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岸边最高的一座土坡,坡上建成为一座小型广场——毛泽东主席雕像广场。</p> <p class="ql-block"> 洁白的汉白玉主席雕像高高矗立于九级环形台阶平台中央,背江面东俯瞰着荆楚大地。此像原是武昌造船厂2003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时立于厂区办公楼前,现立于江滩公园中,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敢为人先的武汉又有一处红色遗迹可供全体市民和外来游客瞻仰。</p> <p class="ql-block"> 广场前面和两侧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各种鲜花。</p> <p class="ql-block"> 主席像底座正面铭文为毛主席1956年首次畅游长江时所写下的壮美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手迹,背面文字记录着毛主席从1956一1966年曾14次由此下水横渡长江的伟大壮举。</p><p class="ql-block"> 在这举国欢度国庆76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老人家:您在近七十年前的《游泳》诗中所擘画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和“高峡出平湖”的宏雄蓝图早已变为现实——现在长江之上已有百座大桥接通南北,仅在武汉就有十二座长虹卧波;长江的三峡之上,先后也建起了葛洲坝和三峡两座大坝,出现了两大“高峡平湖”,不但让武汉人民从此消除了千年水患,而且让强大的清洁水电能源照亮了半个中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7日下午我和老伴在主席像前拍了这张纪念照。</span></p> <p class="ql-block"> 主席像的左前方广场边,是红色的主席诗词碑林阵,上刻多首主席诗词手书宝迹。只是字与底色对比度太小,除非走近很难辨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是西边的一处拍照打卡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江滩的第二级观景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与鹦鹉洲大桥同个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鹦鹉洲大桥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临近水面的地方也种下了艳丽的花朵。</span></p> <p class="ql-block"> 回到堤上,见到大堤干道内侧建起了一排轻钢屋,其中一座高大的名“湖北旅游文化生活馆”,初现了这里街市重新起步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这两座铁皮屋顶阳台上,设置了遮阳伞和桌椅,可供游人边休息边观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在屋顶阳台上所拍的一段江景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屋顶阳台上拍到的原武昌造船厂遗址。可见原先的厂房设施已经被全部拆除,即将改造为《武汉长江天地》高端江景小区。</p> <p class="ql-block"> 房屋尚未开建,但售楼部大楼已拔地而起,颇具现代色彩。</p> <p class="ql-block"> 尽管江滩公园建成后,网上不少人对《武昌湾1956》这个名称颇有异议,认为长江在此并无弯不能称为“武昌湾”,即便是武船有个船舶下水口,充其量也只能称为“武船湾”。而“1956”也只能表示毛主席首次畅游长江的时间,并不能代表他老人家14次在此下水横渡长江之历史壮举,建议重新取名。对此建议我也十分认可,但从总体来看,现在已经建成的江滩公园符合武汉广大市民之愿望,我们只希望它能有个更符合身份、更能体现它的特色的名称。无论是用传统地名,或是新取一个更有代表姓的名称,目的都是希望它能够留住历史,激励后人面向更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在国庆76周年来临之际,祝贺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江山永固、国泰民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