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撞了个满怀,双节同庆,连风里都飘着甜味儿。9月30号上午,天华园三里社区活动室就热闹起来,一场“五彩月饼迎双节,岐黄妙术润百家”的活动拉开了庆祝节日的序幕。前半场是退役军人亲手做月饼,后半场是中医专家讲健康,既有烟火气,又有书香气,大家笑得比月饼还甜。</p> <p class="ql-block">社区退役军人活动站站长彭阳华,为了组织这次的老兵DIY活动,已经忙活了很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社区老年餐厅的师傅站在前面示范,手一搓、一揪、一压,面团就听话地变成了月饼皮。豆绿、玫瑰红、玉米黄、咖啡色、白色——五种颜色的糯米粉团被揉成长条,再自由搭配,像玩彩泥一样有趣。馅儿是经典的豆沙和蛋黄,搓成小球,包进去,一压模,立马就出了花样。最妙的是,所有材料都是熟的,带回家叮一下就能吃,连厨房新手也能当“点心大师”。</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在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看明白了要领,大家立马动手。桌上摆满了做月饼的原料、盛月饼的金色小盒、压制月饼的模具,大家搓条、揪剂子、做皮、包馅、压模,一片忙碌一片欢笑。</p> <p class="ql-block">老兵和军嫂们围在桌前,学做月饼的动作利落得像当年整理内务。他们做的不是普通月饼,而是水晶皮的DIY月饼,五颜六色,像把秋天的晚霞揉进了面团里。</p> <p class="ql-block">做出来的月饼真不赖,一个个晶莹剔透,花纹清晰,摆在金色小盒里,像艺术品。有人还特意挑颜色搭配,红配绿、黄配紫,说是“喜庆风”“国潮款”。</p> <p class="ql-block">装进透明的袋子封上口,更显得很有档次。再塞进红色礼品袋,拎在手里,体面又暖心。</p> <p class="ql-block">忙活了一个小时,手里有成果,心里有成就感。几位老兵坐在桌边歇着,看着自己做的月饼,笑得眼角都皱了。“以前过节是领慰问品,现在是自己动手送祝福,这感觉,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面向所有居民的中医科普更是座无虚席。有谁不关心健康呢?大家的脸上写满了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主讲的是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的刘红梅主任,从业三十多年,说话利落,不绕弯子。她一开口就镇住了全场:“中医不是慢郎中,有些病,它比西药医还快,解除病情可以用秒来计算。”一句话,打破了多少人脑袋里的刻板印象。</p> <p class="ql-block">她讲得生动,也敢讲真话。说中西医各有所长,并不对立。中医大夫得了急性阑尾炎还是要找西医开刀;一次协和医院觉得很麻烦转院过来的病人,她很快就轻松搞定。她说药材不是越名贵越好,“人参花、叶、须,药效比参体还强”;还说同一个科属的植物药效往往相近,例如人参产自吉林,三七产自云南,但是它们都属于五加科,虽然各自的药性有所侧重,但是在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机能方面往往可以替代,利用药材的张一特性,给病人治疗时可以考虑价格较低的药材;说安宫牛黄丸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吃不对了反而会造成重金属中毒;中药往往是用来纠偏的,不了解药性盲目使用,很可能搞错了方向;她还提醒大家,看中医不一定要找老专家,“中青年大夫思路活,新知识跟得上”。</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上打出了老百姓对中医药常见的许多误区,她一条条拆解,像剥洋葱,层层分明。说到望闻问切,她笑着说:“号脉排最后,说明它不是最重要的,也容易受到环境、心情等各种干扰。舌诊相对更直观更准确,别老迷信‘高手一把脉就知道你啥病’。”</p> <p class="ql-block">一堂课下来,大家感觉收获满满,听得都很投入。</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不少人围上去继续问诊。不少人特别关心如何才能挂上刘主任“特别难挂的号”。</p><p class="ql-block">这堂科普讲座不走过场,不饶弯子,讲的都是大家关心的干货,邻居们都感觉很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欢迎评论和转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