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领读—《诸子》第十

文文文老师的语文课堂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领读人韩雅洁,今天我来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经典长谈》——诸子第十。</p><p class="ql-block"> 本章从诸子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介绍了诸子的出身和兴起,然后以孔子儒学为首,逐一介绍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最后写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春秋战国时代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浪潮的平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面来讲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礼”,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期,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请大家看到第85页的第一段,这一段重点列举,亲切浅进,准确而清晰地展现各抒己见又“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诸子之学。这一段也是诸子百家兴起的背景。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意思是所持见解与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然后看到第86页。“思以其道易天下”,意思是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方法来改变这个世界。这一段介绍了诸子百家兴起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看到第87页。《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要注意的是,孟子说人性是善的,荀子说人性是恶的。这两个容易搞混,要注意一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着请看到第90页。庄学排除是非,是当时“辩者”的影响。“辨者”也就是名家,有惠施和公孙龙两派。惠施派也叫做“合同义”,而公孙龙派叫做“离坚白”。</p><p class="ql-block"> 最后看到93页,淮南王刘安仿效吕不韦的故智,教门客编了一部《淮南子》。但是要注意的是,成功的不是他,而是董仲舒。</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本文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的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其落笔分,收笔合,大开大合,介绍得很系统。本章的内容,不管是对语文还是对历史的学习,都很有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