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丰宁内蒙克什克腾自驾游(八)——赤峰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篇

蓝天

2025年8月17日周日。早餐后,8点45分沿集阿高速、丹锡高速行驶242公里 ,用时2小时50分钟到达赤峰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 吃完午饭参观博物馆。 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钢铁西街,总建筑面积43968平方米,2023年6月16日正式开放,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隶属赤峰博物院,与赤峰博物馆并列为两大核心馆区 。 <p class="ql-block">门上的大字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大家认识吗?</p> 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原名契丹博物馆,墙壁上布满了“契丹”两个大字。 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一块石碑,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由赑屃驮负,见证着千年的沧桑变化。走进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 馆内设5个展厅,含《宋辽历史时期文化展》《辽壁画艺术精品展》《辽塔建筑成就展》等4个常设展厅及1个临时展厅,展陈面积17226平方米,展出辽时期文物及展品1200余件(组)。专题展览涵盖历史文化、壁画艺术、佛塔建筑等主题,系统展示契丹民族与中原文化交融历程。 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全面研究、展示契丹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创造性文化成果,收藏契丹族及辽历史文物的专题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全面展示辽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研究、收藏、展示、保护辽历史文化的中心和重要基地。 辽代的文化遗产在赤峰地区尤为丰富,因为鼎盛时期的辽代五京中有两个都在现在的赤峰境内。游牧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论是瓷器还是壁画,都展示了辽代的繁荣与辉煌。 辽朝在1117年前(907-1125年)由契丹族建立,共传九帝,历经219年。由于对这段历史和这个民族知之甚少,来到博物馆参观,看见游牧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许多瓷器设计精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特色,墓室内的壁画更是令人震撼。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独特魅力,它们是辽代文化的瑰宝,虽然繁赘难认,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据史书记载,契丹大字是契丹贵族知识分子突吕不创制的,而契丹小字则是阿保机的弟弟鲁不古学习回鹘文后制造的。这些文字见证了辽代的辉煌与衰败,也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 结语<br>  公元4-12世纪,契丹在中国北方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史诗。他们顽强生存,逐渐壮大,在和农耕文化的不断交流、交往、交融中,迸发出激情与活力,创造了新的兼容并蓄的文化,接受了文明的洗礼。他们实施中原典章制度,崇尚唐宋文化,睦邻宋与西夏,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br>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古为师,能开新篇。 宋风辽韵<br><br>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古族,源出东胡,在这一历程中,它坚韧不屈,借鉴吸收,不仅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血脉,同时也在与中原的交往中积极与汉民族进行交融互鉴,最终形成了契丹这个具有包容与多元文化的民族。今天,契丹族虽然已经消失,但其早已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与各民族一起共同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建设、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北国丹青————辽壁画艺术精品展<br>  辽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一幅幅沉睡了近千年的辽壁画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些壁画色彩鲜艳,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以这种壁画为代表的辽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上的一次高峰,也是中国北方民族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为研究辽的民俗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辽壁画运用较为写实的创作手法描绘北方草原广阔壮丽的景色,表现出契丹人善于骑射游牧的民族生活状态和习性。在出土发掘的壁画中题材众多,如山水、人物、宴饮、车马出行、归来、狩猎、天象等。 结语<br>  辽壁画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共同孕育出的艺术杰作,是文化交流、民族融合进程的历史见证。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绘画艺术极具代表性的草原画派,辽壁画是中华艺术与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辽绘画兼容并蓄,既有缜密细致之风,又具刚健清劲之致,色彩艳丽,笔法简练,追求写实,形成了“崇高、自然、和谐"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中华民族的艺术史、思想史、民族史及社会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进.程的艺术解读。 《辽塔建筑成就展》 凭云出梵天——辽塔建筑成就展<br>唐代诗人张景源曾作诗:“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金壶新泛菊,宝座即披莲。就日摇香辇,凭云出梵天。祥氛与佳色,相伴杂炉烟。”公元10至12世纪,中国北方出现了大量体型庞大、奇秀瑰丽的辽塔。这些佛塔建筑作为辽佛教建筑成就的典范,造型与装饰,在中国佛塔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辽最具创造性的建筑成就,也是对中国古典建筑造型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缩影。辽塔建筑艺术,展示了辽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也蕴含着契丹人对佛塔艺术的独特理解。 前言<br>  塔,是一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 <div>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为满足礼佛需求,在中国传统木楼阁的基础上出现了“塔”这一新的建筑类型,时称浮图”。东晋未年,开始在塔下埋藏舍利,“浮图”又具备了舍利供养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塔”产生了。隋唐两代,砖材料广泛用于佛塔建造,为砖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宋辽时期,高层砖塔的建造达到顶峰,并形成各自风格样式。</div><div> 辽塔造型与装饰,在中国佛塔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辽最具创造性的建筑成就,也是对中国古典建筑造型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缩影。辽塔建筑艺术,展示了辽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也蕴含着契丹民族对佛塔艺术的独特理解。</div> 勤劳勇敢的赤峰先民在赤峰大地上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和独具特色的远古文化。赤峰地区的远古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定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和深远的重大影响。<br> 晚饭后逛街,看赤峰市夜景。 今晚入住赤峰市春城悦术酒店(维多利万悦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