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约而同地喜欢一个字。或许我们自己都从来没有意识到,与之相关的词语都是人们希望拥有的品质,或者渴望得到的,这个字就是“实”。<div><br>一个人如果老实、实诚、实在、真实,有真才实学,有扎实实力,做人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做事实事求是、务实求真,对人真心实意、朴实无华……那该是多么受欢迎啊!</div><div><br></div> <div><br></div>一件东西,我们希望它结实,坚实,扎实,厚实,实用……<br>一个举措,我们希望它能有效的落实,有实效……<br>一个结论,我们需要反复去证实……<br>一个真理,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检验……<br>树上结的果子,我们称其为果实;别人的话,我们希望是实话实说;每天的生活我们希望能够充实;法庭需要实证,所有的情况必须查实……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据。<br>可是,聪明的你,想过为什么吗?<div><br></div> <br>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源于最近的一次哲学课。这学期我带的是《哲学与人生》,这是我最喜欢的课,没有之一。也正是带这门课,让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学习。在上《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时,我从世界观这个词切入,以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或者说世界统一于什么引导同学们思考,从而引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即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且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我让学生们试着用“实”去组词,于是同学们纷纷给出了很多。我继而更进一步提问,“大家发现没有,和实相关的词语,都是大家喜欢的,这是为什么呢?”<div><br></div> <br>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是刚刚发现。第一节课上给大家讲什么是哲学时,我就告诉同学们,哲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爱智慧”,因此哲学也被称为“爱智之学”。而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根本问题的追问与思考。所以学习哲学要勤于思考,为此我还倡导同学们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我也鼓励大家多多提问,甚至把书中现成结论变成问句,去反问,去思考。而我也会带着他们思考,提出我的问题,给他们打个样儿。于是,就有了关于大家为什么喜欢“实”的问题。<div><br></div> <br>看大家苦思冥想许久而未有所得,我便说出自己的分析,“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人不也是归属于物质吗?自然也要满足这一特性。所谓生活处处有哲学,所以我们要好好学哲学,用哲学,用哲学的智慧指引我们走好人生路。”于是,我趁机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真诚不要虚伪;要踏实不要浮躁;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要有真才实学,不要不学无术;要求真务实,不要不切实际……如此有理有据,学生们自然更是信服。<div><br></div> <br>我在想,或许许久之后,同学们早已忘了所谓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忘了物质的概念,但他们实实在在地记住了“实”这个字,深深懂了了该如何做人做事,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我该是如何欣慰啊!如此想来,更觉自己作为老师的责任之大,不觉提醒自己,以后更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学生的引路人。<div><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晴川</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9.30</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