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索菲亚教堂,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用砖石写就的、凝固的哈尔滨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占地721平方米是哈尔滨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圣·索菲亚教堂开始建设,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木结构随军教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9月,圣·索菲亚教堂开始在现址进行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圣·索菲亚教堂建设完成。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圣·索菲亚教堂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哈一百仓库,被层层叠叠的建筑物包围着。1997年6月,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总体形状呈现出一个大致接近正方形的形式。</p><p class="ql-block">2007年,圣·索菲亚教堂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索菲亚大教堂静立在晨光中,红砖墙垣与绿色穹顶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庄严。金色十字架指向天空,斑驳的砖石诉说着1907年始建时的风云变幻。这座曾经的东正教中心,如今已化作城市记忆的灯塔。我在台阶前驻足,看新人披着白纱定格笑容,阳光洒在圆顶上,也洒进我的镜头。</span></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英文名:Pedestrian Zhongyang Street)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p><p class="ql-block">其全长1450米,宽21.34米,人行道面积12741平方米,总面积1854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主要为外国人经营商店的街道。</p><p class="ql-block">在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政权后,中国大街于1928年改称中央大街,又于1968年改为防修大街,之后于1973年改回中央大街。</p><p class="ql-block">1986年,中央大街被确定为保护街路。</p><p class="ql-block">1996年8月,政府开始改造整治中央大街,并于1997年6月将其改造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p><p class="ql-block">2006年,中央大街被评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有防洪胜利纪念塔、马迭尔宾馆等。</p><p class="ql-block">此外,中央大街还拥有西餐节、老街音乐汇等旅游文化活动。7</p><p class="ql-block">多个影片也曾在此地进行过拍摄、取景。</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是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于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中央大街被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先后获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称号。</p><p class="ql-block">2024年元旦3天假期,中央大街客流量198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超过66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天一夜的绿皮火车,载着我穿越东北平原,抵达这座曾被俄风浸润的城市——哈尔滨。独自一人踏上中央大街的石板路,仿佛走进了百年前的远东。没有熟悉的脸庞,只有来往的陌生人与我擦肩,却在这似曾相识的异乡里,寻到了某种久违的宁静。7</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角浮雕墙上刻着“汇百年建筑聚世界艺术精华”,恰如这座城市本身。我站在“哈尔滨”字样的背景墙前留影,手抚那些嵌入建筑图案的名字,忽然明白:所谓故地重游,或许只是灵魂曾在此路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转入中央大街,马车叮当驶过,铜雕的车轮碾过百年的历史回响。两侧欧式建筑如画卷铺展,秋林·里道斯的招牌下飘着列巴的香气,“俄罗斯商品城”门口摆着鲜艳套娃。我走过“迎您”的标牌,穿过挂满灯笼的街巷,仿佛听见当年闯关东者的脚步,在这异域风情中踏出新的生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夜幕未至,人群依旧熙攘。我拎着冰糖葫芦走向地铁口,身后是灯火渐次亮起的中央大街——它不属于过去,也不仅属于游客,而是活在每一个走向它的脚步里。</span></p> <p class="ql-block">到哈尔滨不尝马迭尔冰棍,就相当于到了北京没去长城和故宫,都会被人说白去一回。这支创牌百余年始终畅销不衰、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都有人排队购买的小冰棍儿,几乎成了哈尔滨的象征。据说,仅在中央大街,马迭尔冰棍每天销售就达一万多根。</p><p class="ql-block">慕名买了一根马迭尔冰棍想从中品尝到她百年不改的秘诀,很多人都在吃,不知道他(她)们品尝到的是否和我是同样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冰棍,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特色冷饮。是马迭尔品牌(Modern)食品之一。由法籍犹太人1</p><p class="ql-block">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p><p class="ql-block">马迭尔冷饮是我国最早的冷饮企业之一,马迭尔冰棍的特点:“甜而不腻,冰中带香”,且无膨化剂,其固化物(牛奶、鸡蛋等)投放比例远高于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p><p class="ql-block">,又称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p><p class="ql-block">、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p><p class="ql-block">,简称太阳岛景区(Sun Island Scenic Area35)是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境内的旅游景区。太阳岛风景区总面积88平方千米,其中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38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平方千米。太阳岛文化风情景区即传统意义上的太阳岛,包括太阳岛东、中、西三区,总面积7.0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太阳岛景区建于1958年,太阳岛景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内最早建设的公园。太阳岛景区依托太阳岛,重点提升水阁云天、栖凤台、坐龙广场、松鼠岛、笨熊乐园、雪雕艺术园、冰雪艺术馆、俄罗斯风情小镇、东北抗联纪念园等景点,打造了集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于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区。</p><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8日,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家,哈尔滨市第一家国家AAAA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