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老旧厂房为展厅,同时进行的这几个展览,既分门别类,又系统全面。凡是与铁路相关的内容,比如火车头、柴油机、信号灯、票据、证章、通讯设备,以及修理工具和灭火器,还有报刊杂志、美术和摄影作品、邮票、首日封等等,一应俱全,品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展品的时间跨度之大,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以想见,征集布展的工作量该是多么巨大!</p><p class="ql-block"> 可惜,场内的观众寥寥无几。也许在这个眼花缭乱和追求感观刺激的时代,没有多少人还愿意看这些生锈蒙尘的东西,还有心思回望过去。但我以为历史是不能割裂的,世界铁路二百年的变化,中国人出行方式的升级,都与铁路事业的发展有着勿庸置疑的紧密联系。特别是记录了铁路变迁的报刊、绘画、照片、邮票和各种影像资料,更是最好的证明。历史可以遗忘,记忆可以模糊,但这些资料不会。</p><p class="ql-block"> 斑驳的墙面,生锈的电扇,废弃的机床和天车作背景,让这些展品有了时间的痕迹和岁月的洗礼。展览开幕不必都是花篮、彩旗,也不必追求宾客盈门,能让观众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能让喜欢它的人得到满足,已然足矣!我为这几个展览叫好,并向他们的工作致以一个铁路子弟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纸质车票数量巨大,但我只选了几张北京到太原,北京到临汾的,那是我二十年的外地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乘车路线。</p> <p class="ql-block">特定路线需使用当地地方粮票。</p> <p class="ql-block">以地名作为商标的烟草🌿。</p> <p class="ql-block">儿时乘车时,几乎端不动的厚重陶瓷缸子。</p> <p class="ql-block">机车模型。</p> <p class="ql-block">美、德等国机车模型。</p> <p class="ql-block">请一对夫妻为我拍张照片,互相聊了几句,才认出对方。几年前在砂锅居一起吃过饭,居然都不敢认了。原来男士是原二七厂副厂长武嘉澍的儿子!他母亲和我父母住同一栋楼。那时的厂级领导和普通工人没有什么待遇上的巨大差异。</p> <p class="ql-block">时间有限,匆匆一瞥。但此次观展留给我的印象深刻而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