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

王俊杰

<h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和儿子陈佩斯联手打造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喜剧系列电影,包括《父与子》、《二子开店》、《傻冒经理》、《父子老爷车》、《爷儿俩开歌厅》五部影片,讲述了老奎和儿子“二子”之间发生的妙趣横生的故事。</h3><h3>陈强和陈佩斯的组合是我国电影难得一见的父子黄金搭档!“顽固不化”的老爸和新潮的儿子之间有着喜剧的张力,放在城市化的视角上,这成为当时的我国社会民生百态的素描画。</h3> <h3>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一集《父与子》!</h3><h3>长龙影业公司1986年摄制出品</h3><h3>编剧:众力、导演:王秉林</h3><h3>摄影:杨文庆、美术设计:程荣远</h3><h3>作曲:马丁、录音:李伯江</h3><h3>剪辑:陈丽达、蔡红</h3><h3>造型设计:缪瑞清、赵杰</h3><h3>服装设计:刘惠萍</h3><h3>演员:老奎——陈强、二子——陈佩斯</h3><h3>奎婶——黄玲、妞子——于莉</h3><h3>顺子——刘佩琦、妞子妈——赵抒兰</h3><h3>顺子妈——张岱宗、乐山——韩廷琦</h3><h3>段工程师——方子哥、蔴杆——张建中</h3><h3>三丫——剧雪、小珠子——康英</h3><h3>段大嫂——刘惠萍、监考老师——刘钊</h3><h3>小张——许敏勇</h3> <h3>儿子年纪轻轻,却不求上进,整天不是溜马路,就是逛市场,无所事事。父亲老奎对此非常着急,他爱子心切,又望子成龙,希望二子好好补习功课,准备考大学。于是,他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督促二子温习功课,还特地为儿子添置了一台录音机,并经常督促二子去买参考书。可是二子偏偏不争气,不想读书,人在屋里心在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h3><h3>二子经常瞒着父亲出去,和女朋友妞子看电影,还和朋友顺子做起了卖服装的生意,都被父亲拉了回来。后来,因为妞子给服装当模特的事情,二子与朋友发生口角,大打出手,加上顺子出售的电子计算机被查出是冒牌货,法院向他发出传票,导致二子幡然悔悟,发奋学习,准备考大学。</h3><h3>高考的日子终于到了,二子却因为连夜看书而在考场上睡着啦!老奎不得不借辆车,把儿子拉回家。</h3><h3><br></h3> <h3>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集《二子开店》!</h3><h3>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h3><h3>编导:王秉林、摄影:廖家祥</h3><h3>美术设计:傅德林、作曲:李万里</h3><h3>录音:李伯江、剪辑:张兰芳</h3><h3>造型设计:雷军、陈亮</h3><h3>服装设计:乔庆玲</h3><h3>演员:老奎——陈强、二子——陈佩斯</h3><h3>奎婶——黄玲、蔴杆——梁天</h3><h3>英子——张静林、小豆——李楠</h3><h3>大虎——崔斌、顺子——刘佩琦</h3><h3>杏花——金萍、张大菊——韩影</h3><h3>小玲——毛丫、胖顾客——樊培德</h3><h3>老鲁——李家琦、老梁——王宝忠</h3><h3><br></h3><h3>1989年,本片荣获第二届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陈佩斯!</h3> <h3>青年儿子待业在家,整天无所事事。哥们蔴杆闻得居委会有意让他们几个待业青年合伙承包一家小客店,赶来和二子商量。儿子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和蔴杆开始“招兵买马”,他们找来了失业在家的女生英子、不堪忍受继父虐待的小豆和父母都不在了的大虎。</h3> <h3>在二子的父母资金和多方面支持下,几个年轻人终于领回了营业执照,将小客店包下来,开“比家美”客店。</h3><h3>然而,开店后困难接踵而至,他们最后能否获得成功?</h3> <h3>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三集《傻冒经理》!</h3><h3>深圳影业公司1988年摄制出品</h3><h3>编剧:王培公、导演:段吉顺</h3><h3>摄影:邢二有、美术设计:刘升</h3><h3>作曲:毛三、剪辑:陈丽达</h3><h3>录音:傅胥、于小力</h3><h3>造型设计:郭京霞、任宜工</h3><h3>服装设计:王泰、于永珍</h3><h3>演员:二子——陈佩斯、老奎——陈强</h3><h3>英子——宋丹丹、蔴杆——冯远征</h3><h3>小豆——李楠、大虎——崔斌</h3><h3>杏花——田冰、老齐——雷恪生</h3><h3>吴大妈——陈立中、张大菊——宋春丽</h3><h3>奎婶——黄玲、老赵——黄绍泉</h3><h3>刘税务——常蓝天、小周——丛林</h3><h3>黑大个——穆铁柱、大头——赵小锐</h3><h3>胖顾客——梁冠华、结巴——刘江</h3><h3>舅舅——王澍、干部甲——田冲奎</h3><h3>干部乙——杨广林</h3><h3><br></h3> <h3>“比家美”客店经理二子由于办事认真,不愿为住店客人开假发票,加以附近新开的“菊香”旅社招揽顾客有术,致使客店在竞争中生意清淡,入不敷出。</h3><h3>困境之中,居委会干部又频频上门收各种费用。二子左遮右挡,仍难以应付,刚勉强凑钱交出卫生费,又有人来收垃圾费。二子顶住不交,那人竟端坐客店门前,随时准备罚款,而对已付款的其他单位的卫生状况不闻不问。</h3><h3>二子气愤之下,向报社写信反映情况。报上刊出了二子的举报信,一夜间他成了个体户先进典型,并被选为个体户协会秘书长。</h3><h3>正当电视台记者上门采访时,专管门前“三包”的税务人员借开假发票事有意刁难,又遇服装个体户上门讨债,致使二子狼狈不堪,被迫将经理职务让位于本店职工蔴杆,女朋友英子更投入蔴杆的怀抱,个体户协会秘书长职务亦被“菊香”旅社女老板张大菊取代。</h3> <h3>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四集《父子老爷车》!</h3><h3>深圳影业公司1990年摄制出品</h3><h3>编剧:公乐、导演:刘国权</h3><h3>摄影:关庆武、美术设计:陈晓霞</h3><h3>作曲:傅林、录音:王韵华</h3><h3>剪辑:陈丽达、服装设计:刘蕙萍</h3><h3>演员:老奎——陈强、二子——陈佩斯</h3><h3>奎婶——黄玲、任总——王冰</h3><h3>舒茵——郝岩、龟井——李虎</h3><h3>老随从——孙鸿奎、秘书——马政</h3><h3><br></h3> <h3>正直善良的老奎和憨厚诚实的二子父子俩开店不成,只得关门。</h3><h3>老奎不甘心失败,化了两千多元钱买了一辆四十年代的“老奔驰”,决心从头干起,但是由于车子太老,父子俩迟迟拿不到营运执照。</h3> <h3>正当父子俩发愁时,遇到深圳特区某游乐城的任总经理恰好到北京出差,相中了父子俩的车,想以此车招揽游客,便力劝父子俩南下特区为游乐城工作。</h3><h3>爷儿俩未提任何条件便签了合同来到深圳特区,进了游乐城之后,才发现工资很低,吃住也没着落,这才知道上了当。</h3><h3>老奎不想干了!任总经理拿出合同,一面威胁老奎要赔偿经济损失,一面又力劝他克服困难,加上花言巧语哄骗一番,老奎只好留下。</h3> <h3>“老爷车”开动了,游客蜂拥而至,为游乐城开了财路。</h3><h3>日本富商龟井来游乐城考察,发现“老爷车”是其父侵华时坐过的车,要花大价钱买回去作纪念。任总经理认为有财可发,欲用五千元钱买“老爷车”,老奎死活不卖。</h3><h3>结果,任总经理坑蒙拐骗,丑态毕露。老奎父子开着那辆毛病不断的“老爷车”所到之处笑料百出……</h3> <h3>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五集《爷儿俩开歌厅》!</h3><h3>辽宁电影制片厂</h3><h3>西安电影制片厂</h3><h3>1992年联合摄制出品</h3><h3>编剧:公乐、导演:陈佩斯、丁暄</h3><h3>摄影:张仲伟、于长江</h3><h3>美术设计:张雷</h3><h3>作曲:郭小虎、录音:相子良</h3><h3>剪辑:陈丽达</h3><h3>服装设计:张俊兰、王淑艳</h3><h3>演员:老奎——陈强、二子——陈佩斯</h3><h3>林小依——傅艺伟、奎婶——黄玲</h3><h3>罗先生——王忠信、老魏——王昕</h3><h3>调酒师——高度、保安队长——郭冬临</h3> <h3>老奎和二子父子俩从深圳“淘金”回来,开了家“你乐”卡拉ok歌厅。</h3><h3>一有钱,想法自然就多了!老奎开始讲“派”,很多看不惯的现象也看得惯了。奎婶生怕自己赶不上趟,在二子的鼓励下,去美容而开了双眼皮儿。二子爱上了歌厅的女歌手林小依。</h3><h3>林小依很有心计,一面跟二子好,一面又陪老奎去逛街、吃饭,还和一位海外来的大款罗先生眉来眼去。于是乎,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爆发了一场场矛盾。</h3><h3>父子俩提防着对方,爷儿俩闹了不少笑话,一直闹到二子发动他妈跟老爸“忆苦思甜”。</h3><h3>老奎接近拉拢林小依,不过是为了这棵“摇钱树”不被别人挖走。他看自己的一番辛苦和苦心却弄得众叛亲离,气得七窍生烟,发狠要跟老伴儿打离婚。</h3> <h3>由于歌厅越开越多,导致“你乐”歌厅生意清淡。老奎要跟“大款”罗先生搞联营。二子偷听他们的谈判,误以为父亲出卖自己。</h3><h3>二子一怒之下,去歌厅大闹,气得老奎教训儿子。二子大发脾气,举起凳子,狠狠的向电视屏幕砸去……</h3><h3>歌厅砸了,家产完了!歌厅被罗先生以低价买去。林小依成为歌厅的经理,她坐着“大款”的车来找二子。</h3><h3>二子知道自己办了件傻事,还说什么?一切都晚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