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松骨峰战斗英雄井玉琢

健康365

<p class="ql-block">井玉琢是一位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烈士名单中"复活"的战斗英雄,他在松骨峰战斗中被误认为牺牲,重伤归国后,又以惊人的毅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一生。他的故事,是关于英雄、信念与选择的感人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井玉琢:从"活烈士"到平凡英雄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雄事迹概览</p><p class="ql-block">井玉琢(1918-1996)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位传奇英雄,他的人生轨迹如下:</p><p class="ql-block">时间段 主要经历 成就/特点</p><p class="ql-block">1948年以前 出身贫寒,乞讨、为地主扛活 饱尝旧社会苦难</p><p class="ql-block">1948-1950年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解放战争 立功11次</p><p class="ql-block">1950年 参加抗美援朝,参加松骨峰阻击战 被误列为"烈士"</p><p class="ql-block">1952年 因伤复员,拒绝国家供养 选择回乡务农</p><p class="ql-block">1952-1990年 隐功埋名,在农村基层工作 9次被评为县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p><p class="ql-block">1990年以后 事迹被广泛宣传 魏巍称赞他"永远是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烽火岁月:从松骨峰战斗到"活烈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勇作战</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30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最为悲壮、惨烈的松骨峰阻击战打响了。井玉琢时任112师335团3连副班长,他所在的8班在战斗中首当其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斗最激烈时,井玉琢和战友们击退了敌军多次进攻。当班里打得只剩下两个人时,穷凶极恶的敌人向我军阵地投下了4颗燃烧弹。井玉琢和战友带着从头到脚无处不蹿的火苗,愤怒地向敌人扑去,抱住敌人滚下了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死而复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井玉琢并未牺牲。燃烧弹使他全身着火,滚下山坡后昏迷。他被兄弟部队发现并救起,因伤势严重,被转送到国内医院救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部队未能及时得知他幸存的消息,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将他列为烈士。经过两年多的治疗,井玉琢终于康复,但留下了二级乙等伤残(又称二等乙级伤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凡伟业:隐功埋名四十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艰难抉择</p><p class="ql-block">伤愈后,国家已安排他到荣军学校终身供养,但井玉琢却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回乡务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在申请书中写道:"自己是一个革命军人,决不向困难低头,决不给政府找麻烦,回农村自己劳动,而且在生产中争当模范"。这份字迹歪歪扭扭但字字闪光的决心书,至今仍保留在他的档案中。</p><p class="ql-block">自强不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乡后,井玉琢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那双被战火灼伤的手,黑色的手指头既握不下也伸不开。干农活时,他不得不先用手绢将手绑在锄把上。双手的疤痕随着用力会裂开小口子,往往一条垄没干下来,鲜血就斑斑点点地从手绢上渗出来。他只能抓把黄土撒在手绢上,然后咬紧牙关继续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层奉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凭着在部队锻炼出的意志,井玉琢不仅适应了农村生活,还逐渐成为乡里的能人。他先后被乡亲们推举为生产队长、生产大队长,管过基建、油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担任保管员期间,经手的粮油多达十万斤,可他没拿过一滴油一粒米,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家里经常断米断油,他也从未动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烈士"复活:身份的意外发现</p><p class="ql-block">偶然重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从部队复员的石永全到油坊打油,发现给他油的人头部、脸上都有严重的烧伤,从手指弯曲、满脸疤痕的老头儿手中接过油票,仔细一看,上面写着"井玉琢"3个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询问,石永全确认这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载的"烈士",兴奋地喊了起来:"井玉琢,你还活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返"娘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永全很快给部队写信报告了这一发现。部队将老英雄接回"娘家",井玉琢被请到各个军营内作巡回报告,战士们争相和他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0年9月,魏巍在北京亲切接见了井玉琢,称赞他"永远是最可爱的人"。同年12月28日,《解放军报》在头版发表了题为《俺是党里的人》的长篇通讯,详细报道了井玉琢的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雄品格:井玉琢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井玉琢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尤为可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淡泊名利:当有人劝他借助英雄身份改善生活时,他说:"那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国家对我已经很不错了,比起那些如今埋在土里的战友,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p><p class="ql-block">· 严于律己:他从不利用职权为家人谋利。女儿曾希望他通过国家优待老干部子女政策安排工作,井玉琢认为自己只是普通农民,坚决拒绝。</p><p class="ql-block">· 甘于平凡:1990年,部队领导准备为他庆功,他说:"四十年前的事还提它干啥!真正有功的是牺牲在战场的战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精神传承:英雄离去,风范长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8月,井玉琢因病离世,享年78岁。这位为国家流过血,终身不愿依赖政府供养、身残志坚的老兵,走完了他平凡、高尚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井玉琢被评选为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他的事迹被七台河市烈士纪念馆永久收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井玉琢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最可爱的人"——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在和平年代同样能以平凡之躯践行不平凡的信念。他从"烈士"到"活烈士"的传奇,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一种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激励着后来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