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十月一日,是全国人民瞩目的建国七十六周年的国庆节。这也是我和老伴牵手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更是人们常说的“金婚”纪念日吧。按常理是应该好好的纪念一下的,可是现在,让时光退去了颜色的日常生活,使得我们已没有了那种激情了。只能在这里,用简单的文字和几张老照片来回忆我们走过的五十年的有欢乐也有不悦,有幸福也有艰辛的坎坷之路。</p><p class="ql-block"> 以此美篇作为我们牵手五十年的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我们的婚礼还是很简单的,也可以说没有举行婚礼。 </p><p class="ql-block"> 由于两家都住在县城内,距离也不太远,记得十月一号上午,两家的亲人们,用几辆自行车,推着我的嫁妆:父母亲用辛苦和汗水赚钱给我买的一对人造革的皮箱,又买的木料,由我的表弟给做的一张圆形的饭桌和两把圆凳子。还有其它的一些物品送我去婆家。当年,能有这样的嫁妆,已经是很不错的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婆家后,由于我的奶奶婆婆在河北老家生病了,我的公公去河北老家照看老人,家里只有婆婆一人及还未成年的弟弟妹妹们,所以也就没有能力办酒席了。由我们所在的单位的团支部书记作证婚人,简单说了几句祝福语,单位领导们也都说了几句祝贺的话,送亲的和接亲的人,在一起喝点儿茶水,嗑点儿瓜子,吃点儿喜糖,大家闲聊了一会,这婚礼就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这婚礼简单吧。</p><p class="ql-block"> 记得为了答谢送亲的客人,我的父母亲在家里准备了两桌饭菜,款待亲人和好友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7年在抚顺大伙房水库,单位旅游时照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初中同学毕业五十年后相聚时,老同学给照的。</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是初中的同学。记得在学校时,都没有说过话。那时的我们都很腼腆,男女同学一般都不说话,很保守的。1968年我们都下乡去了不同的地方,成了知青,1971年返城却一同进了三线工厂。这就是后来我们能成为一家人的缘分吧。但这也不是我们自己谈成的,还是老同学给牵的红线呢。</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同学第二次聚会时在火车上大家说笑话时,老同学抢拍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同学第三次聚会时留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两张是孩子接我们来北京养老,在家里老同学来看我们时给照的。</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节,孩子带我们去北京颐和园时,孙子给拍的。</p> <p class="ql-block">北京亮马河堤</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老同学聚会,我们没能回去,就穿上了事先定好的第五次聚会的会服,在亮马河边照一张,发给老同学们,表示我们也参加聚会啦!</p> <p class="ql-block">北京亮马河的左家桥上</p> <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是本人用电子琴弹的马健涛的《搀扶》。以此表达我们五十年协手搀扶着共同走过的人生路吧!</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王慧民送来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我们班的才子王慧民的祝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