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 者: 茶 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 973058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时 间: 2025.09</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祠庙式建筑群。是一处集古建筑、雕塑艺术、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有“先有晋祠,后有太原城”之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誓师起兵,后又写下《晋祠之铭并序》,其唯一传世碑刻保存在此。这里还留存着李白、范仲淹、欧阳修等名家的题诗作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后因纪念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其始建年代不明,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历经多个朝代修缮扩建,形成如今的规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晋祠三绝之宋塑仕女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创作于北宋元佑年间,共有43尊,其中33尊侍女像最为精美,它们如真人大小,神态各异,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晋祠三绝之周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柏西周(前1046﹣前771年)初年所植,距今逾三千年,树身向南倾斜,龙蟠虬曲,形似卧龙,又名"卧龙柏"。据载,在其北侧原有同年所植"凤柏"一株,两柏并列参天,"古柏齐年"为晋祠内八景之一。北宋欧阳修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晋祠三绝之难老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出自悬瓮山断层岩,水温常年保持在17℃左右,流量稳定,被誉为“晋阳第一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晋祠四金人又称晋祠四铁人,是晋祠会仙桥金人台上的四尊大型铸铁武士像 。四尊铁人造型雄健英武,铠甲鲜明。其中东南角铁人是唯一穿铠甲的武士,左臂已残;西南角铁人右臂高举,左臂当胸,紧握双拳,造型比例适当,保存完整,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西北角铁人造型与西南角基本相同,但左臂已断;东北角铁人是民国重铸,身形比例及神态的铸造工艺远不如其他三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鱼沼飞梁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十字形桥梁建筑,结构精巧。鱼沼飞梁创建年代不详,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现存实物建于北宋。桥面呈十字形,东西平坦,南北下折,视之如鸟之双翼。鱼沼飞梁是中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梁思成言:"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则是金代祭祀享堂,四面开敞,通风透气的设计被称为宋代的冰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