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天和朋友闲聊,说起了月跑量,我随口说,以前我经常能完成月跑量过300公里。只是这几年对跑步有所懈怠,才总在200公里左右徘徊。</p><p class="ql-block">放下手机,扪心自问,上一次月跑量过300公里,出现在什么时候?居然完全没有了记忆。</p><p class="ql-block">好在还有咕咚。打开我的跑步数据,往上翻找,终于在2018年7月才看到,我那个月的跑量刚好300了公里。也就是说,整整七年了,我再也未曾过得了300公里的月跑量。</p><p class="ql-block">这个现实令我顿时愣住了。这七年,我都干什么了呢?</p><p class="ql-block">十八年前开始的跑步,目的非常明确,减肥,降体重。督促自己每天坚持的理由,只有体重秤上显示的数字。</p><p class="ql-block">十二年前的秋天,到现在为止,我的跑步更多的还是给予了马拉松的色彩。尤其是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那三年,是我跑步最疯狂的时期。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我都用在训练上了。各种形式的锻炼方式齐头并用,也使得那三年,我的马拉松比赛成绩,一直保持在三小时五十多分钟的水平。</p><p class="ql-block">2017年正月初五晚上的一场意外,直接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命运,从那天起,跑步和马拉松,涂抹上了更多走出去的色彩。带着跑鞋去旅行,以马拉松比赛为由,到没去过的城市游走,领略山水风光之壮美,历史风貌之瑰丽,则成了促使我坚持跑步最大的动力。</p><p class="ql-block">莫让自己跑得越来越快的身体,把自己的灵魂,落得越来越远。十一年前,烟台莱山东上海鲜酒店二楼的某个房间,教授在酒后说的这句话,多年来,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萦绕。</p><p class="ql-block">思考为什么要跑步,就像意欲要论证人生的意义一样,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年前,对于跑步和马拉松,我就有了切身的体会。十公里之内的慢跑,才是对身体最有益的运动。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跑步,都有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而作为极限运动的马拉松,对大部分普通人都是不适合的,坚持的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自戕。</p><p class="ql-block">抽烟伤肺,喝酒伤肝,打麻将熬心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穷极一生都执迷不悔呢?</p><p class="ql-block">吃饭伤牙齿,喝水可能会被噎死,跑步伤膝盖,为什么固于此道的人就不思悔改呢?</p><p class="ql-block">抽烟喝酒打麻将是个游戏,跑步和马拉松同样也只是个游戏。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你跑得再快,马拉松比赛成绩再好,都不会改变你流血流汗搬砖的命运,更不会给你用来养家活口的工作,带来一丝一毫的转机。</p><p class="ql-block">在此意义上,如果因为跑步,因为马拉松,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影响到自己工作的正常进行,是非理性之举,实乃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愚蠢行径。</p><p class="ql-block">一个游戏,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数字是形式,数据是形式,马拉松比赛的成绩也只是个形式。除了能让你个人获得短时间的精神愉悦,对这个世界除你之外的任何人,任何个体,都是毫无意义的,也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喜怒哀乐。</p><p class="ql-block">一个行了万里路的邮差,永远都只是个邮差,终其一生也成不了旅行家。一个跑得飞快的业余马拉松爱好者,即便跑过一千场马拉松,也感悟不到马拉松的精神真谛。</p><p class="ql-block">跑步用双腿,跑马拉松,更需要用的是大脑。跑量的堆砌,不会同步于智慧的增长,切莫让自己跑得越来越快的身体,把自己的灵魂,落得越来越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