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印象

李莹

<p class="ql-block">2025.9.22~9.29 参加中国人寿组织(与中寰国旅)的南疆8日游。</p><p class="ql-block">2025-09-22 第1天 10:10在北京大兴机场乘东航MU6269 航班飞往新疆库尔勒。</p> <p class="ql-block">经过差不多4小时40分钟的飞行,航班抵达库尔勒梨城机场,库尔勒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被称为“梨城”。</p><p class="ql-block">“库尔勒”在维吾尔语中是“眺望”之意。这片眺望者的绿洲是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两千多年前,迤逦而过的丝绸古道将东西方文明融汇于此,历经各民族的辛勤耕耘和共同营造,如今,这片古老的绿洲正闪烁着灿烂的现代光华。</p><p class="ql-block">中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但北京位于东八时区,新疆位于东六时区,故新疆当地作息时间与内地有2小时时差。</p><p class="ql-block">团员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新疆当地导游张翠在机场迎接我们,送给每位团友一枝棉花作为见面礼,告诉我们棉花的花语为:珍惜眼前人。</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导游直接带我们走行程。</p><p class="ql-block">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处,距库尔勒市南85公里。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属琼库勒牧场,是一处罗布人居住的世外桃源,寨区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草原和罗布人 。最大沙漠、最长的内陆河、最大的绿色走廊和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形成了黄金品质的天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阿不旦意为“水草丰美适宜居住的好地方”,阿不旦不仅是罗布人迁徙史上的地理坐标,更是承载族群生存信仰的精神符号。每当寻得新水源与栖息地,他们便以“阿不旦”命名,视其为生命的摇篮、生活的竞技场和最终的归宿。</p><p class="ql-block">曾经的“老阿不旦”,位于罗布泊下游,曾是罗布人生活的“伊甸园”,当时的罗布人首领是昆齐康伯克(清朝册封的五品伯克)。20世纪初,塔里木河改道罗布泊彻底干涸,老阿不旦最终被风沙掩埋。罗布人被迫迁至此,建立了如今的“罗布人村寨”。为纪念故土,他们将新家园仍命名为“阿不旦”</p><p class="ql-block">如今的阿不旦,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长的内陆河穿寨而过,紧靠世界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商队的足迹,在此与沙漠、胡杨共同镌刻历史。</p><p class="ql-block">眼前的大门是对罗布文化的凝练:顶部的太阳图腾,象征罗布人对太阳的崇拜,昭示繁荣的生命力;四根船桨立柱,呼应他们以卡盆(独木舟)捕鱼的生活方式,印证“以舟为足,以桨为臂”的生存哲学。</p> <p class="ql-block">上图硅化木,1.5亿年前侏罗纪古树硅化而成,是远古树木的化石。其有机物质被二氧化硅等矿物替代,并保留原始木质结构。它的纹理年轮宛在,似木似玉,见证沧桑。唐陆龟蒙诗云:“古松往往化为石”赞其神奇。它不仅揭示古气候与植被的珍贵地质档案,兼具科研与观赏价值,被誉为“立体的史书”</p><p class="ql-block">下图烽燧,又称烽火台。自汉代起,为巩固西北,沿河西走廊至西域大规模修筑关垒与烽燧。至汉宣帝时,烽燧网络已遍布西域。通过烟火信号传递军情:白日燃烟为“烽”,夜间举火谓“燧”,敌百人燃一烟,千人则三烟齐发。</p> <p class="ql-block">走进罗布人家,感受罗布人三代住宅的智慧传承。第一代住宅“萨托玛”以红柳枝和芦苇作为建筑外墙,是逐水而居的渔猎民居起点;第二代住宅“胡杨木屋”采用木制材料,半定居生活让饮食与歌舞在此生根;第三代住宅是“泥砖房子”夯土成墙、胡杨雕梁。罗布人住木屋、睡木床、烧木柴,直到现在有些人仍然秉承远古时代祖先的生活方式,许多生产和生活必需品几乎全都是用胡杨木做的。</p><p class="ql-block">造型源自长寿的罗布老人—肉孜-沙迪克(1889-2005),这位“尉犁罗布人形象大使”,他满脸白须,精神矍铄,是罗布人长寿与生命力的象征。走过长寿门的人,沙海会记住他的脚印,胡杨会为他计数年轮。</p> <p class="ql-block">胡杨是适应极端干旱、盐碱环境的古老树种,在中国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最大集中分布区,沿河流呈走廊状绵延生长。它被誉为“沙漠英雄树”,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干年不朽。胡杨树耐高温、抗风沙,是防风固沙、维系沙漠生态的重要植物。每年秋季,大片胡杨林会变成金黄一片,色彩斑斓,成为极具视觉震撼力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坚韧、守护与不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世界唯一集沙漠、河流、胡杨林、沼泽湿地四大极端环境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塔里木河携带大量泥沙不断淤积,加之地下黏土阻渗作用,以及河流季节性泛滥的特性,共同孕育出这片干旱荒漠性湿地,为胡杨林的生长创造了特殊条件。胡杨发达的根系如同虹管,将湿地水分输送至沙丘深处,稳固沙地,抵御风沙。其落叶又化作天然肥料,滋养着梭梭、柽柳等植物,形成了丰富的植被群落,为众多动物提供了栖息与繁衍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发源于喀喇昆仑之巅的冰川融水,绵延千余公里,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条河流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维系区域生态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p><p class="ql-block">在喀喇昆仑的怀抱中,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巍然屹立。冰川自山巅倾泻,融水汇聚成河—-这便是塔里木河的主源之一,叶尔羌河的起点。它如少年般奔放,切开峡谷,冲破群山,终于挣脱大山的束缚,踏入广袤的塔里木盆地。</p> <p class="ql-block">河流出山,速度渐缓,泥沙沉积,形成壮观的冲积扇群。生命随之而来:胡杨挺立,柽柳摇曳,骆驼刺扎根,碱蓬铺地.绿洲如碧玉般镶嵌在沙漠边缘。叶尔羌河在此褪去稚气,舒展身躯,成为滋养生命的青年河流。</p><p class="ql-block">叶尔羌河一路向北,与和田河、阿克苏河相遇,三川汇流,塔里木河由此诞生。它学会与沙漠共舞:夏季河水漫溢,滋养四方;地下水得以补给,湿地与湖泊悄然形成。在尉犁县,罗布淖尔湿地公园如一幅生机盎然的地毯,铺展在黄沙之中。</p> <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古往今来,塔克拉玛干有“四个海”组成。距今6亿年至2.5亿年前,塔克拉玛干数次被海水淹没,形成了“塔里木河”;7千万年至今,形成了一片“沙漠瀚海”而沙漠下面还有两个隐藏的“大海”,一个是“水海”一个是“油海”。据调查,塔克拉玛干地下水诸量高达8万亿立方米以上;而石油油气诸量为 200亿吨。</p> <p class="ql-block">东沙山,“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唐),这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北缘。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 33.76万平方公里。沙漠内部的沙丘一般50到80米,高者达150米以上,形态复杂,包含了我国沙漠几乎所有的沙丘类型,其复合型沙垅长可达10余公里。其流动沙丘面积占到82%,并以裸露的高大流动沙丘为主体,形成了气势恢弘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赤足踏着暖沙,感受大地脉动;静坐沙丘之巅,待落日熔金,天地归一。放下行囊,让旷野之风涤荡尘嚣,这里是灵魂的归处。</p> <p class="ql-block">返回市区,当晚入住库尔勒市的锦江都城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09-23 第2天 库尔勒—天山托木尔大峡谷—阿克苏</p><p class="ql-block">7小时长途驱车600多公里,终于到达大峡谷。天山托木尔大峡谷又称库都鲁克大峡谷,维吾尔语意为“惊险、神秘”,在新疆温宿县境内,是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驿路木扎特古道的必经之地,天山托木尔大峡谷是天山南北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由3条呈“川”字型的主谷和12条支谷、上百条小支谷组成。大峡谷地质地貌的丰富性世所罕见,可以确定的就有峡谷地貌、风蚀地貌、河流地貌、构造地貌、岩盐地貌。它们共同造就了五彩山、胡杨双雄、英雄谷、生命之源、驿路烽燧、伟人峰、巨轮飞渡、一线天、黄金之吻、石帽峡、悬鼻崖、万山之城等众多的景观。峡谷内沟壑纵横、迂回曲折,到处是红崖赤壁和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阿克苏的维也纳国际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09-24 第3天 阿克苏—刀郎部落—喀什</p><p class="ql-block">乘车前往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又称多浪部落,刀郎族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原始居民,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大绿洲之中,保持了特有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刀郎文化体验馆,刀郎文化起源馆,深入了解刀郎民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观看民族歌舞</p> <p class="ql-block">胡杨祭坛,这棵九千年的古胡杨周长8.16米,周围24根木柱的方位角度与24个节气相符。根据刀郎人习俗和原始宗教,这棵古胡杨被赋予神秘的色彩,是当地老百姓祭祀苍天神灵的神树。每到重要节气,远近农牧人便来到神树虔诚的祈祷,祈求神树保佑一方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寿年丰。神树历经岁月的洗礼,似凝固的塑像。以特有的韧性与风沙抗争,与六匹狼图腾共同守护着刀郎部落这片美好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乘景区小火车参观胡杨文化馆(千年古胡杨区)在叶尔羌河下游这片原始胡杨林里,住在简陋而单薄的泥土和着胡杨枝盖的房子里。刀郎人后裔艾合坦术布祖尔尕的第七代守护人—-阿合尼牙孜•麦提尼牙孜,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人家,可谓人迹罕至。没有电、也没有蜡烛,他用烛台盛上羊油,点上捻子照明。没有干净的水,直到后来,他和来祭拜的人一起打了一口压井,从此有了干净的饮用水,还可以种植一点粮食、瓜果、蔬菜。然而,最令人震撼的还不是这里生活条件的艰苦,而是那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无法摆脱的孤寂。</p><p class="ql-block">一年中,只有回历8月15日,各地来此祭拜的人到了,阿合尼牙孜•麦提尼牙孜才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说说话。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没有人可以说话,也没有人听你说话,这是个无声的世界,只有天籁。这是怎样的一种寂寞?这需要怎样的虔诚:去终身守护这片大漠胡杨,最终化身为千年不倒的胡杨守护神!来吧!与胡杨守护神合个影,它可以赐予您坚强,护佑您长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胡杨是荒漠地带特有的珍贵乔木树种,生长在戈壁大漠之中,在防风固沙、稳定生态、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看重要作用。它任凭狂沙与风暴的肆虐,严寒和酷暑的打击,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命的启示,更多的则是象征着信念执着、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对那些对生命的不屈不挠,对工作持之以恒的可敬人群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在葡萄架下吃特色餐—拉条子和烤串</p> <p class="ql-block">又是长途驱车,去往喀什。一路不乏好风景。</p><p class="ql-block">当晚<span style="font-size:18px;">入住</span>喀什的柏纳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09-25 第4天 喀什—白沙湖—喀拉库勒湖</p><p class="ql-block">白沙湖地处帕米尔高原,在G314国道(中巴友谊公路)旁,是从喀什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途中的标志性景点。距离喀什市区约150公里。</p> <p class="ql-block">一路都在看雄浑的昆仑山脉。</p> <p class="ql-block">白沙湖(又称“白沙山白沙湖”景区)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境内,海拔大约3300米左右的喀喇昆仑山脉中。整个区域内的白色沙子就像洁白的雪花一样散落在这里。白沙如雪,湖泊如镜,湖泊的四周远处是皑皑雪山。整个白沙湖都被四周的雪山团团包围住,在这里蓝天、白云、雪山、湖面,组成了一幅纯净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白沙湖的水色因季节和天气而异,时而碧绿如翡翠,时而湛蓝似海,仿佛是大自然最得意的调色盘。湖畔的白沙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如同无数颗细小的钻石镶嵌在湖边,为这片湖泊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中巴公路行驶,几乎是不眨眼地领略着窗外频频闪过的昆仑山脉……</p> <p class="ql-block">从白沙湖沿公路继续前行约30分钟到达了 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G314国道(中巴友谊公路) 旁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的喀拉库勒湖。 湖面海拔约3600米,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p><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在突厥语中意为“黑湖”,因湖水深邃,随着天气和光线的变化,颜色会呈现出蓝、绿、黑等多种色调,深邃莫测。最震撼人心的是湖水与“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同框。巍峨的雪山连同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倒映在湖中,景色极为壮阔。</p> <p class="ql-block">尽管出现高原反应:头发晕,嘴唇发紫,气喘吁吁,但真真切切被眼前的壮丽景色震撼到了。脑海中瞬间闪现出毛主席的不朽词篇:</p><p class="ql-block">《念奴娇·昆仑》</p><p class="ql-block">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p><p class="ql-block">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p><p class="ql-block">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p><p class="ql-block">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p><p class="ql-block">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p><p class="ql-block">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p><p class="ql-block">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p><p class="ql-block">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于1935年10月长征途中所作的这首词,以昆仑山为意象,抒发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宏大思考,并展现了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革命情怀。此刻身临其境,站在昆仑山脚下,回望历史与诗词,<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宏伟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文本在心中交汇时,仿佛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span>这种感慨实在太珍贵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当年是远望昆仑,以思想家的视野“俯视”它;而我现在是站在它的怀抱之中“仰视”它。这种视角的转换,似乎对“莽昆仑”的“莽”字有更切身的体会—那种苍茫、巨大、压迫性的存在感。感觉这山风真是“搅得周天寒彻”呢 。抬头看那积雪的山巅,那就是“飞起玉龙三百万”的原型。想象着夏日雪水消融,汇成溪流,最终成为滋养绿洲也偶尔带来泛滥的江河之源。对“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句词,似乎有了更具象的理解。昆仑山静默无言,却深刻影响着山下文明的生息。词中最革命性的想象是“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站在湖旁山脚下,更觉这种想法的石破天惊。今天,我们虽未“裁山”,但通过水利工程、生态治理,某种意义上正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愿景,比如将昆仑之水引向荒漠变绿洲。</p><p class="ql-block">在此情此景下想起这首词,感觉自己似乎触摸到了旅行的一种境界—身体与灵魂同时在路上,很感动……</p> <p class="ql-block">沿途继续望昆仑</p> <p class="ql-block">也有路段有树木草地</p> <p class="ql-block">途中休息区</p> <p class="ql-block">用晚餐在一个挺大的餐厅,其间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挺热闹。晚上还住喀什。</p> <p class="ql-block">2025-09-26 第5天 和田玉博物馆—香妃园—喀什古城—高台民居—红酒晚宴</p><p class="ql-block">参观和田玉博物馆,新疆的和田玉是中国最著名的玉石。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很追捧。几千年来,人们崇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玉无论放在哪里,都会散发出巨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香妃园,阿帕霍加墓又名香妃墓,距今已350年,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陵墓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园内种有各种果树</p> <p class="ql-block">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这处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造型宏伟壮观,风格庄严华丽,为整个建筑群之冠,也是新疆宏大精美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巴扎(市集)</p> <p class="ql-block">晾房,维吾尔族传统晾房主要用于晾晒葡萄干、无花果干、大枣、巴旦木等干果,外墙由土坯砖块错落有致叠砌而成,土坯砖块上的方形孔使墙体在遮蔽阳光的同时,又能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从而降低所晾晒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风险。房内的木架和木钩就是晾晒葡萄干时所用的工具,把新鲜的葡萄挂在木钩上,一般40天左右,水分蒸发后即可晾成葡萄干</p> <p class="ql-block">石头房子,石头房由于取材方便,在没有砖块的时期,是古代维吾尔族居民最常见的民居,由于其成本低、通风、隔热、隔音等效果极佳备受当地居民喜爱。石头房的高阻燃性、绝缘性和防辐射性,导致其安全性极高,再加之其造型独特,风格迥异,备受游客和居民青睐。</p> <p class="ql-block">制陶坊</p> <p class="ql-block">午饭时。有维族舞蹈表演,还有与游客的互动,我也上去凑了个热闹。</p> <p class="ql-block">艾提尕尔清真寺,清真寺位于喀什市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明代(1442年),后经1537年、1787年和1873年三次扩建,清真寺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20米,总占地面积1.68公顷。金寺由内殿、外殿、院落、净身房、门楼、院为两侧房屋等组成。内外殿长140米、宽16米,净身房位于院东北角,门楼高12米,多角穹顶顶,大门两侧为20米的砖砌圆柱体塔楼。该寺现为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p><p class="ql-block">1983年、1994年、2011年国家三次拨款专款进行大规模维修,形成了现在规模。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公民信仰自由,是高度重视各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和历史文物保护的具体表现。</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分东城和西城),一千多年前就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安家,现共有近六百户维吾尔族人家。这里巷道狭窄弯曲,奇特的过街楼、小胡同、手工作坊随处可见,生土建筑比比皆是,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爷爷的爷爷爸爸的馕</p> <p class="ql-block">从喀什古城东城出来时,正好遇见一对维族新人举行婚礼,见识了维吾尔族人载歌载舞,简单热闹,又极富幸福感的婚礼。</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的东城区</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它建在悬崖上,共有近六百户人家。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看上去松松垮垮,实际却很牢固,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土陶人家</p> <p class="ql-block">晚上,中国人寿领队及导游精心准备了红酒晚宴,团友们品味地道红酒,享受美味佳肴,欣赏少数民族歌舞,为几位团友庆生,唱歌跳舞热烈互动,为这次南疆旅程留下一份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结束后,前往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09-27 第6天 新疆玉展览馆—西域驼绒馆</p><p class="ql-block">参观新疆玉展览馆,玉石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既是国礼,也是家宝。喀什是玉之城,在这里看到琳琅满目的玉器制品。</p> <p class="ql-block">参观西域驼绒馆,了解兵团历史,回忆兵团建设那段艰苦激情的岁月。相应购买一些兵团企业的产品。</p><p class="ql-block">午饭后,继续乘车5个多小时,返回阿克苏,当晚入住维也纳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09-28 第7天 阿克苏—库车—库车王府—热斯坦街—龟兹小巷</p><p class="ql-block">库车王府,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20世纪初,原“库车王府”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2004年库车市政府投资1300万元,根据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在原址重建“库车王府”。</p> <p class="ql-block">龟兹文化馆展区分为龟兹历史典故馆、龟兹石窟壁画馆、龟兹民俗陈列馆、龟兹钱币博览馆四个展馆,以历代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管辖和治理为主线,充分展示龟兹文化开放包容、多元多姿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维族孩子们中午放学,高高兴兴的</p> <p class="ql-block">库车历代王展馆,爱国精神红色传承,缅怀到王公家族史的风范,体验到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品德气节的主流。充分展示了近250年来历代库车王室家族的辉煌与没落。</p> <p class="ql-block">热斯坦街,是一条充满地方特色的街道,作为库车的重要商业街之一,这里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沿着热斯坦路漫步,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店和摊位,出售当地特色商品,如手工艺品、传统服饰和香料。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维吾尔族风格,色彩鲜艳,装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龟兹小巷,是库车老城区晚清和民国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区,处于明清库车老城和汉唐龟兹故城的交汇处,是库车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2023年5月1日开启可保护开发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和谋术新时代老城街区经济发展的破冰之路。改造提升历时50天。始经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理念,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注董改善人居环境,突出老城街区人文地理特色,保留老城街区的巷子历史脉络肌理。活化利用了老街区巷子历史人文,让文明得以传承、文化得以延续,留下宝贵的古城记忆,让人们记住浓浓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库车饭店(有借团友图)。</p> <p class="ql-block">2025-09-29 第8天 库车—库尔勒</p><p class="ql-block">一早乘车去往库尔勒,需5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东航MU6270 航班于15:50飞离新疆库尔勒梨城机场,经过近4小时的飞行,20点落地北京大兴机场。打车回家,行程结束。</p> <p class="ql-block">这趟跨越天山与帕米尔的旅程,一路的壮阔与风情,都尽可能的记录在南疆印象里了。</p><p class="ql-block">南疆是一幅风与沙勾勒的画卷。在帕米尔高原,白沙湖与喀拉库勒湖的纯净,映衬着雪峰的孤高;在温宿与库车,赤红色的峡谷与古城,诉说着大地亿万年的沧桑。</p><p class="ql-block">南疆也是一部流动的生存史诗。罗布人村寨的顽强,刀郎部落的奔放,喀什古城巴扎里的烟火,热斯坦街的斑斓木门,共同记录了人们如何在戈壁与绿洲间建立家园,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回到北京,这些关于风沙、湖泊、峡谷与古城的记忆,依然会带给我远方的辽阔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行程:北京-库尔勒-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温宿县山托木尔大峡谷-阿克苏-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喀什-阿克陶县白沙湖、喀拉库勒湖-喀什(和田玉博物馆、香妃园、喀什古城、高台民居、新疆玉展览馆、西域驼绒馆)-阿克苏-库车(库车王府、热斯坦街、龟兹小巷)-库尔勒-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