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铭记,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生往之间,谨以此文纪念我尊敬的岳父母。</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秋意渐浓,古田的山风卷着稻浪的清香掠过会址旁的田野,也悄悄推开了记忆的闸门。二十年光阴弹指而过,岳父大人离开我们已整整二十载了,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往事,如同被岁月擦拭过的老照片,在眼前次第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岳父是古田会议址旁的上洋村公认的“能人”。他的双手仿佛藏着魔法,既能砌起水泥厂砖厂的窑洞,也能雕琢出精细的水泥雕花,更把热忱的公益心刻进了骨子里——村口那座红军桥,几次修缮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里山沟百家厂”的烟火点亮了古田的经济,岳父在这股热潮里忙得脚不沾地。后来他把老屋改造成“梅花牌”洗衣粉作坊,成了村里最早的万元户、全村首富,镇上提起他无人不知无人不赞。可他从不是守着钱袋的人,兜里的钱总想着接济亲房叔伯、穷苦乡亲,倾尽全力却从不计较一丝回报,因此深受大家敬重。村里第一座二层大洋房里,那台黑白电视是全村人的欢乐源泉。每到夜晚,客厅挤满看《红楼梦》、《少林寺》的老少,他们夫妻俩端出茶水点心热情地招呼着,孩子们围着他们亲切地喊“公公满”“满婆满婶”,欢快的笑声漫过村后的竹林,在古田空灵苍茫的群山中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招总爱在兄妹相聚时,讲起童年偷零钱的趣事。原来岳父母卧室有张老木桌,老木桌带锁的抽屉有个被老鼠啃咬出的小洞。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总被全家宠爱着,小时候她常背着父亲偷偷地用筷子沾上饭粒或香糊,从洞里"钓"出几毛几块零钱,换成小零食,放学后邀上华华、青金等小闺蜜躲在角落分享。那时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们沾满饭粒的手指上,连空气都浸着甜丝丝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与招的缘分,始于古田中学的三尺讲台。岳父母早给女儿划好了择偶半径:“文元村以上,竹岭村以下”,而我家却是远离古田之外其它乡镇的一个小山村里,远远超出他们的“安全范围”。得知我们的恋情后,他们极力反对。岳父甚至骑上摩托车花了三四个小时偷偷去我村里调查考察,回来后默默流泪——在他眼里,穷山僻壤怎配得上他“处尊养优”的小女儿?!</p> <p class="ql-block">前几次登门的冷遇至今难忘。到招家里后,岳父岳母总是冷脸相待,哥哥嫂嫂、姐姐姐夫看我实在,却碍于长辈态度不敢吱声。只要我一来,她家人便找猫的找猫、找狗的找狗,家里几乎见不到人影,更没人正眼看我。岳父直言:“小林,我女儿什么都不会做,你家不适合她”。他劝我断了念想,可以另帮我介绍女孩,甚至还想策反陪同我过来壮胆的死党勇古协助他做我的工作,说只要我不跟他女儿来往,也可以一同帮他介绍对象。斜躺在椅子上闭目假寐的勇古忍不住笑出了声,那尴尬又温暖的画面,后来成了招兄妹几家家庭聚餐时的笑谈。</p> <p class="ql-block">为拆散我们,岳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女儿“洗脑”,说不要被男生“老实听话”的表象蒙骗了眼睛,男人都是“婚前一套婚后一套”的骗子,何况我是外乡人终究还是要离开古田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家,还现身说法“爸婚前,你妈叫我向左,我绝不敢向右,听话得很呢”,逗得哭泣中的招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岳母则天天以泪洗面,在红军桥围堵下班的女儿,敲着她脑门劝:“妹呀,嫁生嫁死,古田这么多条件好的男孩不谈,干嘛非得找个那么偏那么远地方的啊?听妈的话,断了吧!”泪眼朦胧的招看着母亲轻轻摇了摇头,无助却坚定!失望从岳母的的脸上悄然漫延开来,母女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全然不顾路人投来疑惑不解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但我始终相信缘分。为了这份感情,招哥嫂建新房时,我跟着挑瓦搬砖,春耕秋收时,我弯腰插秧、打谷挑担,一样都不落下。泥土沾满裤脚,汗水浸湿衣衫,左邻右居纷纷给我竖起了大拇指,一介白面书生不觉间成了地地道道的"土著农民"。我的不懈坚持慢慢焐热了岳父母的心,也赢得了哥嫂姐姐姐夫的支持。终于等到了至亲们的点头,我知道那不是妥协,而是父母对子女最深的成全、手足对小妹最暖的疼爱。</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婚后的日子,岳母待我如亲生孩子,家里杀了鸡鸭、炖了猪脚总惦记着叫我们一起回去打打牙祭解解馋,若只见回去招一人时就不断责怪女儿“你没回来我不会那么生气,小林没下来我心里就不喜欢!”架不住母亲的唠叨,招只得重新返回学校拖着我回去吃吃喝喝。岳父对我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常常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夸奖"我这女婿老实本分、勤快好学,有潜力",这些举动那些话语比任何奖状都珍贵啊!</p> <p class="ql-block">后来古田到县城通了高速,三个半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三四十分钟。世纪初我考进城里的学校---上杭三中,努力拼搏几年后买房买车,日子蒸蒸日上时,却永远失去了接老人进城享福的机会。两年间,岳父母相继离去,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如今翻看相册,岳父母的笑容依旧温暖,犹如古田深处那缕永不熄灭的暖光。他们或许从未说过“爱”,却用一生诠释着责任与牵挂:对乡亲的善,对子女的护,对生活的热。秋风吹过古田会议址,吹过红军桥,吹过虽已破旧却仍静静矗立在原地的老洋房,也吹过了我对他们的无尽思念……一生父母恩,一世手足情。愿岳父母在另一个世界无病无痛,愿世间所有亲情都能被温柔以待——这大概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吧!</p> <p class="ql-block">林志军 乙巳年初秋雨夜写于上杭汀江河畔东方之隅(25.9.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