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长的夏天终于过去了。气温降到30摄氏度以下了,可以外出秋游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秋游以江南三大名楼为主线,第一站是武汉。武汉三镇的汉口是我的出生地,八十年代中期曾因公出差去过一次,匆忙中只是去了归元寺和黄鹤楼,彼时黄鹤楼刚刚重建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初期的五零年,妈妈从上海到汉口的军服厂工作。照片是五一年春节在黄鹤楼前拍的,其实那个楼名为“奥略楼”的建筑只是在黄鹤楼遗址附近,是张之洞的门生为张而建,武汉人那时都习惯称之为黄鹤楼。自懂事起我就想着要去武汉看看那个黄鹤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照片是我一周岁那天在汉口的照相馆拍的。那时妈妈已决定把我送回上海交祖母抚养,留张照片在手中以解相思之苦。也许是因为基因的关系,对武汉这个城市有着天生的好感。因此再次来到武汉就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酒店稍作调整之后就直奔古德寺。古德寺,这是一个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于传统佛教风格的寺庙。寺名含有:心性好古,普度有德”之意。就其建筑风格而言古德寺保存着哥特式基督教教堂、罗马式天主教教堂、拜占庭式东正教堂、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风格,作为一座极具特色的寺庙,它和传统寺庙黄瓦红柱、飞檐翘角的大殿迥然不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上的四面佛是从泰国请来的。四面佛是小乘佛教供奉的诸佛之一,亦称四面神,神的四面分别代表慈悲、仁爱、博爱和公正。传说四面佛法力无边,所以殿堂内是不能供奉的,只有苍穹才能作其大殿。</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观音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只是建筑风格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那种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王殿里供奉的是弥勒佛和四大金刚。我看这建筑风格有点像徽派建筑。天王殿是古德寺现存的两座二百年以上的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圆通宝殿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古德寺核心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哥特式尖券拱门、古希腊爱奥尼柱式、伊斯兰三叶拱券及印度帕瓦那风格,被誉为“汉传佛教第一奇观”。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最为不同的是它的顶部,上面有代表五佛四菩萨的大小佛塔共九座,这又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九座塔的流线形塔身,以及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细部,再现了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这种融汇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并具有多元化建筑风格,在汉传佛教中实属罕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完了古德寺就前往网红打卡地巴公房子。巴公房子位于黎黄陂路上。黎黄陂路两侧保留有17处旧租界的哥特式和洛可可式欧式建筑,以及一些红色博物馆,包括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黎黄陂路是为纪念民国初期的大总统黎元洪而命名的。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提起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大多数人会想到的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袁世凯等。而鲜有人会想到黎元洪、这个武昌首义时革命党人所推举的领袖人物,他曾两度出任中华民国总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黎黄陂路相交的沿江大道上也保留着大量的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看着眼熟,似乎有些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值傍晚,黎黄陂路上人太多,熙熙冉冉的人来人往,觉得没有多大的意思,还是回酒店休息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