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掠影(四)(2025.828~9.12)

古沙绿柳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坎儿井</p> <p class="ql-block">不到新疆不知道,坎儿井同都江堰一样,也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始创于西汉,《汉书·西域传》中就有记载。吐鲁番现存的,大多是清代以来修建的,大多现在还在沿用。吐鲁番属典型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有“火洲”之称,极端高温达49.0℃,年均降水量仅14.7毫米。但天无绝人之路,前人通过坎儿井将天山春夏融化的雪水引到盆地吐鲁番,种植出甜甜的葡萄。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与我们这边的水井相似,功用不一样。竖井用于开挖或清理暗渠时运送泥沙及通风;暗渠是连接各个竖井的地下引水通道;明渠将暗渠流出的水引至农田或居民点;涝坝用于储存和调节水量。我们乘电梯下到竖井,暗渠流水潺潺,清亮透明。</p><p class="ql-block">我们还在吐鲁番一农户家小坐,巴音老爷讲述了他头上的绿帽子,是有身份的标志,不是一般人可以带的。形状有点像八角帽,颜色是暗绿。维吾尔族一般是男人干活,晒了黑黑的,女人是不在外面干农活的,所以白白的。且老师、医生等科室人员女的居多。因为女的读书,读了书出来参加工作的大多数是女的。</p><p class="ql-block">吐鲁番的主要农活就是种葡萄。10月中旬,就要把葡萄藤从架子上取下,然后埋在葡萄沟里。(在葡萄树根旁挖有一排深沟,这沟不是用来排水的,而是怕葡萄藤冬天冻死,在大雪来临之前,把葡萄藤埋进土里。来年5月份再取出来,发芽,开花,结果。吐鲁番的葡萄无须打药水,因为太旱了,蚊虫无法生存,草也见不大到。给我们讲解的是合作社副主任,没上过学,普通话是自学的,但整个宣传推介过程像个脱口秀演员。在这里我们没有品到好的鲜葡萄(不知是否季节不对)但我在地摊上买过一次马奶子,皮薄得像纸,甜得很淡雅,但不好保存。这里只提供了部分葡萄干。(说是凉在树上自然风干的)与晒干、烤干是不一样的,营养流失较少。我只是觉得口感更好一些而已。</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9月5日下午我们还去了火焰山。火焰山横亘于吐鲁番境内的中部地区,天山支脉之一。它的形成可追溯到1.7亿年前中生代白垩纪时代,泥土中的铁元素经高温雨淋,形成大量的红色氧化铁,因此山体呈棕红色。这里确实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山体朝阳面夏天最高气温可达82度。周边寸草不生。因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这里也成了旅游景点。真的只能是到此一游而已。零海拔的地方有一眼泉水,但对整个山体而言,杯水车薪,九牛一毛。</p><p class="ql-block">此晚住吐鲁番,记不得宾馆名称了,是十五天当中住了最好的一晚。第二天早餐供应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乌尔禾魔鬼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9月3号,阳光灿烂,导游却安排了个不痛不痒的景点,魔鬼城。还给时很多,玩累了再出来。</p><p class="ql-block">这个魔鬼城一点不魔鬼,地势开阔,用个小火车在里面绕来绕去,还能看到油田钻井车。据说文广局与油田打官司,一个要发展旅游,一个要开发油田。据说是文广局胜了,油田只能在外围开发。我去过青海魔鬼城,面积比这大多了,往深处走真是毛骨悚然,加之有勘探油田八女士没能走出来牺牲的故事,因而更有敬畏之心。(有个导游告诉我,甘肃的魔鬼城更好看)总之,大同小异,都是雅丹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天山天池留影</p> <p class="ql-block">9月4号下午,阳光明媚。我们驱车去了天山天池。记得长白山天池,我们只瞟了两眼,她就羞答答的躲进了云层,一会儿就飘起了雪。(那时是6月中旬了)今天,天公作美,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天池如美少女淡雅、清新、大方、款款深情的迎接着她的客人。由于天气好,游人如织,凡是雕有天池字样的石刻旁,都挤满了人。天山天池的美在于她可以从不同角度凝望她,可以上山俯瞰,也可以沿河岸栈道边聊边张望,因角度不同景色也随之变换。(长白山天池似乎只能俯视)天山天池更重要的是天山雪山的衬托,雪山因池水更白,池水因雪山更蓝。相互映衬,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天池西边山上有个道观,东边沿河岸走栈道估计两三公里,有个王母娘娘庙。时间关系,都未进去。</p> <p class="ql-block">独山子大峡谷留影</p> <p class="ql-block">9月6号下午5点左右到达独山子大峡谷。它在克拉玛依境内,天山北麓,它的地貌与火焰山有点相似,但不是棕红色,而是灰青色的,跟我们这边的小瓦房的瓦的颜色差不多,峡壁的皱褶动则都是上亿年天山雪水冲击而成。谷底最宽处有400米,最窄也有100米,有浅浅的水。峡谷是垂直而下的,最高处有200米。参观者只能在谷肩上向对岸、谷底俯视。这里是走独库公路必打卡之地(独库公路就是独山子到库车之路),所以这里有许多游乐没施,诸如独库大玻璃桥、悬崖秋千、空中单车等项目,我们这些“老游子”不适合,只能转转看看留个影。这里曾是电影《飞驰人生》、电视剧《九州缥缈录》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夜住奎屯,我以为又是乡村,民宿。结果,奎屯还是一个市,还是一个蛮不错的城。宾馆是这次行程中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窗帘、抽水马桶、镜前灯、电视、空调全自动化。意外惊喜[呲牙]。相较而言,昌吉住的几晚都不咋地。</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留影</p> <p class="ql-block">9月7号上午走独库公路北段,即独山子区到乔尔玛,约150公里。第一天就做好了准备,22人的大车,分为四组四辆别克GL8,并把车牌就标明。一大早他们就在宾馆门口侯车,叽叽喳喳的,我动作慢,不喜欢抢。当我走出宾馆大门时,上海乔大姐说韩老师,你们坐这辆车,我们等还没到的车。我心中犯嘀咕,最喜欢抢先的,今天怎么这么客气。不管三七二十一,四个大行李箱就进了后备箱,司机说这么多呀。他们又头伸进来看看,我说你们来两个人我们也愿意。他们连忙说,不要不要。我们四个加上一个导游就出发了。开了一阵子,我觉得司机没有往独库公路方向走,其实他在找汽修。新疆一般十点才上班,现在才八点,好几个不开门。好不容易找到个开门的,检查了一下轮胎并充了气,才出发。(耽误了40分钟)把轮胎卸下来检查充气再安装上,就10元钱手续费。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上海人的精明。他们早已看出车的问题了。好在这司机还是蛮谨慎的,开的速度不快,我们还是安全到达目的地,比他们慢了近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最初是作为西部边陲国防公路而修建的。1974年,一万三千余名基建工程兵挥师西进,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工筑路,历时近10年,于1983年9月通车。</p><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纵跨天山,70%的线路延绵于深山峡谷之中,280多公里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全程1/3是悬崖绝壁、1/5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天山近10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4个冰达坂。试想,1974年那时的中国科技还不发达,没有现在的什么挖掘机、压路机等现代化工具,不能见山开山,见水搭桥,全靠人工修建,有16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生命。向奉献者致敬!</p><p class="ql-block">这在过去,这条路绝对是国防战备之路,道路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运输战备物资非常隐蔽。但现代化战争可能不怎么需要了。</p><p class="ql-block">2008年变沙砾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2019年又增没了停车区、垃圾箱等。现在宣传成为“中国最美公路”。所以坐在车里不觉有多少危险,至少我没晕车。</p><p class="ql-block">走过这个独库北段,你会深刻理解什么叫翻过了一山又一山。真的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座山。我们在雪山服务区休息了一会就上车了,太冷了,不然雪是会化的[呲牙]</p><p class="ql-block">翻过雪山之后(雪山不是一座,成群连片的)慢慢地路上开始堵了。不是车,而是羊群。这边的水草开始丰茂起来。司机说已接到通知,牧民开始转场了,国庆节之后估计就要封路了,这里会一个人也没有。雪会有一米多高。也有转场的是用卡车,把牛羊赶上车运走,那是比较有钱的人。他们专门开这条线的司机估计也会休息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百里画廊那里打了个卡。这里比较幽静,人不多。因为季节的原因,花海里没有花了,但以雪山为背景,开阔的草原黄中有绿,绿中嵌黄,挺拔的冷杉象卫士一样护卫着这片宁静,马儿悠闲自在的啃着草。牧马人坐在草地上聊天。仔细观察马啃草,跟徐悲鸿画的马一样一样的。(以前没这么近距离观察过)</p><p class="ql-block">最后在那拉提大草原打卡。人多,乱。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陪你一起看草原》,其实就是青青的草,蓝蓝的天,白云轻轻的飘,漫漫长长的路,悠扬的歌声,远飞的大雁,望断天涯路。歌声很美,但这里道路拥挤,马达轰鸣,人声鼎沸,还有那种看草原的心境吗?</p><p class="ql-block">晚回经过世上最贵的桥梁果子沟大桥。夜十一点才到宾馆,导游让大家去“六星街”体验一下,估计多数人都累趴了。</p> <p class="ql-block">百里画廊留影</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