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月,古都西安浸染在桂子的香气里。四位怀揣教育理想的省级教学能手培养对象,步履轻盈地踏进了大学南路小学,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跟岗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以史为鉴 以课育人</p> <p class="ql-block"> 晨光穿过梧桐的枝叶,在教学楼的玻璃上跳跃。四位老师走进课堂,像学生一样专注地聆听。</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教学能手王玉洁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以9.3阅兵式战旗战队为切入点,创设“战旗故事宣讲”情境,将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在品读、宣讲中根植于学生心中。</p> <p class="ql-block"> 李彦平导师的《题临安邸》以“家国忧思”为切入点,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体会诗人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慨与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忧虑,教学环节过渡无痕,彰显了大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李老师名师团队针对跟岗教师的备课困惑,从目标定位、内容筛选、环节设计等维度给予“一对一”点拨,将示范课经验转化为可落地的备课方案,助力跟岗教师加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匠心语文 研途同行</p> <p class="ql-block"> 9月29日,四位跟岗学习老师赴西安市新城区华清小学参加陕西省李彦平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深耕生本课堂”为核心主题,通过优质课展示、专家点评分享两个板块为我们搭建了学习平台,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语文教学研讨盛宴。</p> <p class="ql-block"> 陕西省教学能手王玉洁老师公开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师以“战旗故事宣讲”为任务驱动,巧妙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品析“点面结合”写法。整堂课以生为本,在宣讲、研讨中提升了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是一节素养导向鲜明、教学实效突出的优秀课例。</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朱雀分校薛彦霞老师执教《少年中国说》。她以“明少年之责任”“颂少年中国之未来”两大核心任务驱动教学。引导学生质疑、探讨,结合资料交流,层层深入,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少年责任的内涵与缘由,爱国情怀在心底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长安区马王街道新庄小学张飞校长执教古诗《示儿》,本节课以文天祥诗作自然导入,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共情。通过对比版图、补充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与期盼。巧妙设计"代子告翁"等说话训练,实现古诗情感与现代价值观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李彦平导师对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李老师强调:“生本课堂”就是“课堂的主人永远是学生,老师要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给发言困难的孩子留出时间,给予鼓励,帮助他们从‘不敢说’到‘主动说’,真正唤醒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四位老师深感受益匪浅,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提升,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我们将不断剖析自己,还会将本次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将“生本课堂”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且行且思 教学相长</p> <p class="ql-block"> 李彦平导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是一堂充满情感张力与人文深度的语文课。他并未急于揭示历史的伤痕,而是先引领孩子们步入圆明园的辉煌殿堂,在雕梁画栋与诗画意境中,感受文明的璀璨高度。这堂课,早已超越语言文字的讲解,于无形中在孩子们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让他们懂得何为珍惜,何为自强。</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汇报环节紧随其后,四位省级教学能手培养对象相继登台,课例纷呈:杨霞老师引领品味《题西林壁》的哲理,刘晓霞老师生动讲述《中国神话故事》,张园园老师深情诠释《示儿》的爱国情怀,吴娜老师则严谨探秘说明文《太阳》。她们的课堂无一不是紧扣新课标,将学科核心素养融汇于教学实践之中。</p> <p class="ql-block"> 李彦平老师在随后的点评中,既大力肯定了老师们清晰的教学逻辑与课堂成效,也针对教学中可优化的细节“拨云见日”,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此次跟岗实践活动让所有参与者都感到受益匪浅,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时光被赋予了教育的温度。三天虽短,却足以让教育的种子在心上扎根,静待来日的满树繁花。这段浸润式的学习,不仅是专业的成长,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重温。当离别来临,带走的不仅是满满笔记,更是对教育更深的敬畏与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