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当空气里开始弥漫甜丝丝的香气,当圆月的清辉愈发皎洁,我们知道,那个充满温情与诗意的节日——中秋节,正翩跹而至。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在中秋节来临之际,马蹄莲长风森林校区举行了中秋节研学活动,每个小朋友都做了月饼,大家一起欣赏并品尝各种各样的月饼。</p><p class="ql-block"> 取好了材料:面皮和馅儿。接着就是紧锣密鼓地包月饼啦!</p> 压面成皮 <p class="ql-block">金黄的饼皮粉与清亮的植物油相遇,在我们小手的揉捏下,慢慢变得光滑柔软,仿佛一团团金色的云朵<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包馅定型 <p class="ql-block">取一小团面皮,轻轻压扁,将香甜的豆沙、莲蓉或咸香的蛋黄馅料小心翼翼地放在中间。然后用虎口慢慢向上收拢,这可是个技术活!用力要均匀,不能让馅料“调皮”地跑出来。</p> 压模成花 <p class="ql-block"> 将包好馅料的面团放入精美的模具中,轻轻一压——“哇!”伴随着孩子们的惊呼,印着各种图案的月饼便诞生了!每一个都饱含着我们的期待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当一盘盘承载着我们劳动成果的月饼被送入烤箱,等待便成了一段充满香气的甜蜜时光。整个活动室都飘荡着黄油和面粉混合的浓郁香味,我们翘首以盼,讨论着谁的月饼模样最可爱,猜测着味道会如何。</p><p class="ql-block">这短短的几十分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慢工出细活”的道理,也懂得了食物来之不易,需要用心去创造和等待。</p> <p class="ql-block">这或许是世界上最香甜的月饼! 因为里面不仅有豆沙的甜、蛋黄的咸,更有我们亲手付出的汗水,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们将月饼精心包装好,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让这份团圆的甜蜜,从学校传递到每一个家庭。</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1. 祭月习俗: 最初,月饼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古代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举行祭月仪式,月饼作为供品之一,象征着对月神的敬仰和祈福。</p><p class="ql-block">2. 团圆象征: 月饼的圆形象征着团圆和美满。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表达对家庭团圆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3. 历史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利用月饼传递起义信息,最终推翻了元朝统治。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p> <p class="ql-block">一次研学,一次成长。这不仅仅是一次月饼制作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一堂深刻的文化传承课。</p><p class="ql-block">我们用手心的温度,复活了古老的节日记忆;用劳动的汗水,浇灌了成长的沃土。这个中秋节,因为我们亲手制作的月饼而变得格外不同。月已圆,心更暖。愿这份亲手创造的美好,能伴随我们一生的旅程。</p><p class="ql-block">中秋快乐,我们亲爱的学校和家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