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很认可一句话,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赋能,是爱与认可。孩子开心才能开窍,开窍才能开智。只要孩子的心成长起来,心是活的,就不用过于担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位父母都要成为孩子的正向国王,正向的女王——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而认为他有问题,而是因为他每一次做对了什么而高兴。在孩子幼年时期得到的爱与快乐,会让他在成年以后那些黑暗低迷日子里回想起这些快乐时,获得足够的勇气和力量。</p> 01缺乏能量的孩子,学不会努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看起来“懒”,不是缺乏动力或者叛逆,而是内心根本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支撑长久的努力。内心的能量从何而来?它来源于孩子被爱、被认可和被看见的体验。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孩子的心灵需要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滋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能量高的孩子,乐观积极,精力充沛,学习做事应付自如。心理能量低的孩子,悲观压抑,懒懒散散,做什么事都缺乏行动力。我们眼中孩子的“懒惰”,恰恰反映了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匮乏—请看见我、理解我,别再推着我往前走了,我快要支撑不住了。你越强迫、越焦虑,孩子内在能量就消耗得越彻底,“懒惰”也会越明显。而学习就是一种高耗能的脑力劳动,需要耗费极大的心力。内心缺乏力量的孩子,极度没有安全感,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寻找安全感,处于内耗之中。比如在准备考试时,不是看书复习,思考题目,而是担心考不好会不会被父母骂,会不会被老师批评,会不会被同学嘲笑,诸如此类的杂念挥之不去。一旦大脑感受到压力,能量被过度消耗之后,只会转向其他的低级能耗行为来逃避,比如刷视频、看小说、暴饮暴食等等。这些“廉价多巴胺”成了孩子们的最佳伙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不断恶性循环,直到落下越来越多,索性破罐子破摔。</p> 02试试我这招“赋能秘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发现,大部分父母都没耐心去理解孩子们复杂的情绪。“我不明白,我每天供他吃好的,穿好的,花大价钱让他补习,让他积累资本、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为什么他还不知足?”他们愤怒的指责孩子,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你事儿,就你作”。这也是很多父母都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他们太急切地想将“人生的大道理”传授给孩子了,却忘记:经验体验。每天苦口婆心地传播一些关乎前途的焦虑和想法,大概率也只能换来孩子的生气、无力和烦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大抵如此。你越是急切的想得到什么东西,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努力,结果往往并不能如愿。相反,你越是放松,反而容易得到不错的结果。当然,这里可不是让大家不管孩子了,让他自由生长去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觉得最好的赋能方式是这样的:你不要在孩子一上学的开始就施加各种压力,而是要和他强调:“你会交到很多朋友,你会遇到很多有趣的老师,你能吃到食堂里厨师叔叔做的美味饭菜,你上课认真能得到班主任的小红花....”你要和孩子去强调体验的过程,里面有快乐、有挑战,也可能有痛苦。即便你会遇到一些挫折,也没关系,那些都是你人生中很珍贵的体验。你越是让他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学校中的乐趣,他过得越开心,他也能找到自己要走的方向。即便没真的达到尖子生的程度,咱们做家长的,看着孩子每天活力满满,不也高兴吗?</p><p class="ql-block">而那些喋喋不休的批评、指责和否定,不但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削弱孩子内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记住,“努力”只是生命的外在表现,“内心的能量”才是生命的根基。我们的孩子并不是生来就能量满格的,只有真正感受到爱的流动,他们的内心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那些“疯狂鸡娃”的父母,我只想说:““他们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去到不同的地方,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不可能完全顺着你们。”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的父母,没有丰富资源,也缺乏渊博学识。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的认知也有限。但我们能做的,是给予鼓励、认可和表扬,用理解与支持为孩子铺就成长之道。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的能量源,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不待扬鞭自奋蹄。</p><p class="ql-block">转自:家庭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每一叶小舟都扬帆远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培养具有“石的品质”“帆的力量”的新时代扬帆少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金丽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审:张琳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审:雷金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审:刘耀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