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告别英雄城南昌,我们一脚油门,开始了真正的自驾之旅。方向盘在手,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可以随时为一片好看的云停车,可以跟着路牌去探索一个个陌生的地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感受路。让脚步慢下来,让心安静下来,我们一起等等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不赶路,去感受路。目标:鄱阳县,去寻觅那些藏在时光里的静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永福寺塔——与一位千年“老绅士”的对话</span></p> 按照导航开往鄱阳县县城,远远地,就看到一座古塔静静地矗立在现代化的街景中,像一位穿着褐色袈裟的老僧,在车水马龙里入定。 这就是永福寺塔,一位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拱门关闭,我试着拨打了墙上的联系电话,不一会儿,一位老者从里面打开了门,热情地迎接我们入内。</p> <p class="ql-block">老者原来是鄱阳县文物局的退休人员,因为热爱,退休以后就留在这儿值守永福寺塔。</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一间房,一座塔,这是何等的寂寞,又是何等的丰盈!</p> <p class="ql-block">永福寺塔,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城土井巷内,始建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元朝皇帝赐“显明寺”为“永福寺”,佛塔也随寺改称“永福寺塔”。</p> <p class="ql-block">塔高49米,砖砌九级八面,占地面积80平方米,塔身八面设有拱券门,柱枋上设斗拱。</p> <p class="ql-block">塔的每层都设有石制楼梯和外廊,入第一级塔门,每层绕外廊进石梯孔,共登160级阶梯。塔身壶门、角柱等仿木构装饰保留完整。</p> <p class="ql-block">永福寺塔经历十数次地震塔体安然无恙,是全国保存完好的宋代佛塔之一,为研究宋代建筑及佛教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2002年,省文化厅拨款对塔进行修缮时,发掘出“佛宝”舍利数颗,由永福寺住持释中律在塔顶天宫安置为镇塔之宝。</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关于它的传说,以及时间在它身上刻下的痕记,一起构筑成鄱阳人的共同记忆。</p> <p class="ql-block">绕塔三圈,我试图寻找最佳拍照角度,最后发现,在它面前,任何滤镜都显得多余,它自带“历史厚重感”美颜。塔上的鸽子咕咕叫着,我猜它们才是这塔真正的“常住居民”,我们这些游客,不过是它漫长岁月里几分钟的过客。</p> <p class="ql-block">站在塔下,人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与南昌的喧闹相比,这里的时间流速仿佛变慢了。</p> <p class="ql-block">永福寺塔的西侧为永福寺,其有传说加持:1500多年前,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国号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萧衍第九个儿子萧恢被封到鄱阳做鄱阳王。来鄱阳不久,母妃费氏瞎了双眼。萧恢遍寻良医无果,于是祈祷于佛。</p> <p class="ql-block">说来也怪,他母亲竟双目复明了。于是,萧恢施舍部分宅屋建庙,叫显明寺,唐时改叫隆兴寺、大云寺,宋改叫永宁寺。</p> <p class="ql-block">宋天圣二年(公元1042年),天台山寿昌寺两位禅师在永宁寺东侧建佛塔。</p> <p class="ql-block">320年后(公元1362年),修葺倾斜的塔基时,从基中掘得贮有甘露的水晶玻璃瓶,当时的住持将宝瓶献于朝庭,被敕赐为“乾元万寿永福禅师”。于是,改寺额为“永福寺”,称佛塔为永福寺塔。这就是鄱阳的地标性建筑——永福寺塔的由来。</p> 现在的永福寺很小,貌似由三层居民楼改建而成。 <p class="ql-block">在永福寺的楼上,能清晰地看到塔刹,其为2002年修缮。</p> 寺内还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可鉴。 <p class="ql-block">永福寺和永福寺塔,就这么不声不响地站立了一千多年,看尽了鄱阳湖的潮起潮落和朝代更迭。</p><p class="ql-block">触摸着冰凉的砖石,你会觉得,所谓“永恒”,或许就是这般模样:它什么都不说,却告诉了你一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内青村——闯入一幅水彩画</span></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塔,我们决定不再依赖导航,沿着鄱阳湖边的乡道随意开。然后,就像电影里的场景切换,我们闯入了内青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典型的湖畔渔村,小村三面环水,从码头看对面的房子,可以堪称“江西版的水上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时间在这里仿佛按下了慢放键。湖水温柔地拍打着石阶,几艘旧渔船懒洋洋地泊在岸边。</p> <p class="ql-block">白墙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水里,被阳光晒得有些褪色,反而更像一幅淡雅的水彩画。</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老人坐在树荫下聊天,看到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投来友善的目光,甚至招呼我们“来,尝尝我们刚打上来的鱼。”</p> 河岸边,或屋门前,晒着各式各样的叫不出名字的鱼。 我试图用当地方言问路,结果比划了半天,大爷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鱼干。好吧,看来沟通不一定需要语言,鱼干也是通用的“友好证书”。 相比于热门景点,我更喜欢这种不期而遇的风景。这里没有门票,没有商业叫卖,只有最真实的生活气息。它让你明白,旅行的意义,有时候就是把自己暂时从快节奏中抽离,放进一个“慢镜头”里,喘口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铜钱村——因名字而生的浪漫邂逅</span></p> <p class="ql-block">从内青村出来,看到路牌上指向“铜钱村”的名字,觉得又俗气又可爱,果断驱车前往。</p> <p class="ql-block">到达时已近黄昏,我们收获了此行最浪漫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荷叶荷花,这鄱阳湖的内湖风光,倒有一番江南水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夕阳如同一枚巨大的、熔化的铜钱,把整个湖面和小村都镀上了金箔。渔民收网归来的剪影,屋檐下挂着的咸鱼干,晾晒的渔网……所有平凡的事物在夕阳的魔法下都变成了艺术品。</p> 村名“铜钱”在此刻变得无比贴切,我们仿佛走入了一个满是黄金的童话世界。 <p class="ql-block">我兴奋地说:“快看!我们到了‘铜钱村’,果然遍地是‘金子’!”闺蜜的小女儿认真地低头找了一圈,抬起头失望地说:“骗人,只有黄色的泥土。”</p> <p class="ql-block">童言无忌,却道破了最大的浪漫——这满世界的“金子”,只能用眼睛和心灵去收取。</p> 自驾的乐趣,就在于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奖励。一个看似普通的地名,却藏着一场绝美的日落。这让我想起,生活和旅行一样,不要被名字或表象迷惑,勇敢地去探索,才能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漫游漫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今天没有紧凑的行程,只有随心的方向。我们从千年的古塔,走到静谧的渔村,最后在一场金色的日落里,为这一天画上圆满的句号。自驾游的魅力,就是把地图上的一个个名字,变成有温度、有气息、有光线的真实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鄱阳湖的慢时光,洗去了都市的燥热。明天,我们将继续向北,去看看山谷如何被赋予灵魂。敬请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附:江西游记之一:南昌打个卡</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ktmz2c" target="_blank">当“火炉”遇上英雄城:我的汗水与江水齐飞——南昌市打个卡暨江西游记之一</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