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四川广元千佛崖

水许源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不觉又来到一年的九月,入秋天气转凉,天高云淡,也到了出门的好天气。这次出行的第一站来到了四川广元市,一路高速公路顺利到达。首先来个City Walk,漂亮干净的市容市貌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美丽的嘉陵江畔,30度的温度,有风但闷热湿度大,晚饭后沿着市中心的南河散步,路边树丛中聒噪的蝉鸣声,一股股金桂花香扑鼻而来,还有河边近几天刚刚发过大洪水的痕迹让人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四川,到了川菜的地界和地盘,闻到麻辣鲜香的美味已让人不能自拔,晚餐马上满足一下味蕾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我们便来到广元千佛崖摩崖石刻景区参观游览。在四川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上,总会有惊喜和奇迹存在,千佛崖就算其中一个吧。</p><p class="ql-block"> 千佛崖坐落在嘉陵江东岸,从北魏开凿延续到清朝一千多年,196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地,全部裸露在户外,似乎保持着它一种原有的状态。没有被过度的保护,精美华丽的石刻造像,石窟里彩绘等,游客把每一尊都能清清楚楚地欣赏到,让人心生欢喜。</p><p class="ql-block"> 景区里面干干净净,文旅部门管理的有条不紊,当日游客不太多,逛起来轻松愉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元千佛崖造像的核心特点包括规模宏大(四川最大石窟群)、历史连续性强(始凿于北魏晚期,延续近1500年)、艺术风格融合显密双修与佛道元素,以及独特的中心柱洞窟结构‌,现存7000余尊造像和950个窟龛,雕刻精细且文化内涵深厚。‌</p> <p class="ql-block">  石窟群具有以下显著特征:</p><p class="ql-block">‌体量宏大‌:崖壁长约388-420米、高40-45米,现存窟龛950个、造像7000余尊,最高处重叠13层,密如蜂房。‌‌</p><p class="ql-block">‌历史延续性‌:始凿于北魏晚期(约5世纪末),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清等朝代连续开凿,持续近1500年,形成一部“刻在石头上的中国佛教史”。‌‌</p> <p class="ql-block">  有些地方的摩崖石刻、石窟佛龛艺术造像等被用玻璃或铁网罩起来或者安上门窗等等被过度的保护起来,游客买了门票进去什么也看不清楚,让人不免有些失望,所以给此景区点大赞。</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的艺术风格与雕刻技艺:</p><p class="ql-block">造像艺术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技艺精湛且风格独特:</p><p class="ql-block">‌1、显密双修特色‌:初唐至开元时期密教遗迹丰富,如卢舍那佛、弥勒佛等题材,体现显宗与密宗并重的佛教实践。‌‌</p><p class="ql-block">‌2、雕刻技法多样‌:</p><p class="ql-block">北魏造像古朴雄健,受云冈石窟影响,佛像面容清瘦、衣纹平直(如大佛洞主佛);‌‌</p><p class="ql-block">唐代造像丰满圆润,细节精细,如持莲观音的“S”形曲线和衣袂飘动感,被誉为“东方维纳斯”;‌‌</p><p class="ql-block">3、佛道交融:莲花洞藻井绘道教“八卦太极图”,反映宗教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4、创新窟形结构‌:中心柱洞窟(如大云洞)和背屏式佛坛窟为独特形式,其他地区罕见,窟内布局严谨(如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p> <p class="ql-block">  石崖上大大小小约一万多摩崖石刻造像,岁月悠悠,千年来面对滔滔而去嘉陵江,听风听雨,慈眉善目,与日月星辰为伴,静静的观望着天翻地覆、人间万象,无言的诉说着光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么多精美的摩崖石刻造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仅让人感叹:古</span>时候的民间艺术家们,在当时那样简陋的条件下,一代代的工匠画匠们不知道克服了多少困难,才能凿出这么精美的佛教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一定就是信仰的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  持莲观音,是景区logo使用的图案,雕刻技艺精湛。‌‌是唐代的造像,丰满圆润,细节精细,持莲观音的“S”形曲线和衣袂飘动感,被誉为“东方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对面的景色,高铁火车时不时飞驰呼啸而过。站着这里感受到人文和自然、宗教与世俗、古代和现代、现在和未来……不断时时交融并延续直到永恒。</p> <p class="ql-block">编辑/拍摄:水许源</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浏览</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