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郎山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城西1公里处,海拔1028米,俗称“西山”,因形似驼峰亦称“驼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赐名“笔架山”。</p><p class="ql-block"> 该山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2020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山体呈南北走向,现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沿千米山脊分布,包含地藏洞石窟、二郎庙、浩然亭等100余处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明代照壁保存有《虎啸图》《九龙戏水图》石刻。</p><p class="ql-block"> 景区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明清壁画、碑石及摩崖题刻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传统庙会于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廿二举行。</p> <p class="ql-block"> 神木二郎山,麟州胜景,古属羌山,俗称西山,因山体中部有两处凸起,状如骆驼双峰,又名"驼峰山"。其海拔高度为1082米,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称,成为神木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高家堡古城是陕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是一处具有浓厚人文积淀的文化古镇,也是一处很好的旅游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 人们用“九边重镇、锦绣名城、塞上明珠”热切地称呼榆林,边塞文化、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绮丽的自然风光令人眷恋流连,热情的民俗使你不思归途。</p> <p class="ql-block"> 高家堡古镇。</p> <p class="ql-block"> 榆林古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镇白城台村,2008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之一,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p> <p class="ql-block">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阳”。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此城已历600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为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风采,对古城墙的研究很有必要。</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榆林不但是军事重地,也是边疆贸易的中心和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会和交流的地方。附近有不少与此有关的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榆林还是首都北京的安全战略屏障,榆林是全国唯一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榆林与北京是休戚与共的生态安全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榆林还是首都北京的安全战略屏障,榆林是全国唯一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榆林与北京是休戚与共的生态安全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 榆林孔子庙(即府谷文庙)建立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p> <p class="ql-block"> 该庙宇始建于1381年,后历经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存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采用轴对称布局。文庙曾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损,后经修葺恢复原貌。1996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 榆林人美好的一天,从早上喝碗羊杂碎开始……</p> <p class="ql-block">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全国首家陕北民歌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金沙路与红山东路十字路口东北角的陕北民歌文化广场内,总建筑面积约11800㎡,2018年5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榆阳区委、区政府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展现文化自信的重大工程项目。</p><p class="ql-block"> 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于2020年12月31日发出公告。</p> <p class="ql-block">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全国首家陕北民歌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金沙路与红山东路十字路口东北角的陕北民歌文化广场内,总建筑面积约11800㎡,2018年5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榆阳区委、区政府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展现文化自信的重大工程项目。</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由六个板块组成,分别是《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六个板块分布在四个楼层,参观路线由上到下,逐层进行。</p> <p class="ql-block"> 陕北民歌博物馆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这里的讲解员不仅会讲,还会唱,简直就是深藏不露的“歌唱家”。因为是民歌博物馆,讲解的内容多和民歌有关,小姐姐讲到动情处,就会现场清唱起来,外地来的游客,一下子就被多才多艺的陕北女娃娃给怔住了。</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陕西榆林民歌博物馆荣获中国旅游投资行业权威平台ITIA艾蒂亚机构颁发的第12届艾蒂亚奖“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奖提名奖”。</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被评选为陕西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 榆林军旅园(陕西塞上军旅文化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纪小滩村补龙湾,是由对越作战一等功臣马治军创办的全国唯一个人投资建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国防教育、军事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扶风寨内,建于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关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22日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转战陕北时期居住过的地方,是当时中国革命的政治和领导中心。</p> <p class="ql-block"> 杨家沟革命旧址,依山而建,背靠黄土高坡,面朝河谷地带,占地总面积为1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000平方米。现保存较好的旧址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胡乔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战役大捷大会、东渡黄河动员大会等重要革命旧址。杨家沟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杨家沟革命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1日,杨家沟革命旧址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周恩来旧居,窑洞共11孔,依山而建,地基是建在从东到西80多米长、9个自然生成形同飞龙的土梁上。其中,中间3孔前伸,外观哥特式尖顶,两侧开门,内设走廊,暗道取暖,三通纳凉。在它们的左右两边分别是3孔中式、日式窑洞。在新院东、西两侧又各有一窑洞前伸。</p><p class="ql-block"> 从空中看,这些窑洞凹凸交错,三面凸出,两面缩进呈“山”字形,喻义住宅、家业像泰山一样稳固。窑洞的窑檐下有8个精美的石雕龙头。窑内设置寝室、书房、会客室和厨房、粮仓、卫生间,水磨石板铺地,地板下走烟道,地暖清洁卫生。窑前门台宽敞,置纳凉桌凳,院庭开阔,东南城堡式院墙围绕,门洞上方额题“新院”。</p> <p class="ql-block"> 杨家沟革命旧址,原为马氏家族庄园,建于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随行官兵共计600多人,转战陕北来到米脂县杨家沟村进行革命活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率领中央前委在米脂县长乔备果的陪同下,离开了杨家沟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