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北京:从胡同到天际线的漫游

梅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去出生地看看,心之向往已久。从襁褓到知天命的遥远距离,不知道用“久违”确切否?但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再不去看看,出生地对我来说就根本没有概念可记忆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人也神清气爽,尤其是从杭州蒸笼里走出来的我,是那种爽到骨子里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早的绿皮火车,从杭州到北京要29到30个小时。现在高铁只需要5个小时。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足以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之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北京离不开地铁,说实在的,刚刚踏上北京地铁的时候,还真有点不太适应。空间狭小,换乘距离太远,很多地方没有电梯,甚至没有卫生间。一天下来,累到浑身骨头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在技术匮乏、经济匮乏、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建设者们凭借“人工明挖”的原始方式,用四年零三个月时间完成了这条全长23.6公里的地下动脉。1969年10月1日,中国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苹果园至复兴门段与2号线复兴门至北京站段同步通车,结束了中国没有地铁的历史。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史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65年我国经济还处于匮乏阶段,造地铁算是很奢侈的事了。加之,当时设计理念受限,时代背景特殊,国内电梯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最早建的几条线路,没有预留电梯或卫生间的位置,如果现在加以改造,工程太大太困难,而且需要停运,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压力。据公开资料,现在的北京地铁电梯加装以“新线全覆盖、老线分步实施”为原则,部分老站受空间限制需特殊方案,但整体改造力度持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的老地铁站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楼梯要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21世纪,北京轨道交通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城市流动的血脉‌。从“明挖”到“暗挖”、从手动驾驶到全自动运行,北京地铁已从技术追赶者蜕变为全球轨道交通的领跑者‌。现在,北京轨道交通正以智能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姿态迈向未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地铁天安门东路出来,右侧是长安街,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前不久的阅兵式都是从这里经过的。视线越过长安街,遥望到坐北朝南,庄严神圣的天安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巨大的花篮,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多次,此刻,我站在它的下面,同它一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水立方像用气吹起来的大魔方,泳道里的水被抽干,工人们在娤台,准备搞活动。鸟巢在开演唱会,地铁口满是如潮涌动的年轻人,俩处都看了个寂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幸约到了人民大会堂,才能进入天安门广场,才能近距离看到天安门。 人民大会堂118个厅,开了5个。印象最深的是湖南厅:湘楚风骨与时代气象辉映。满是湘绣的细腻,润玉的晶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迎宾厅里铺设的三吨重的巨型大红色地毯,奢华,艺术,热烈,庄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想看到的是“满天星斗,天水一色”的万人大礼堂穹顶。因受限,只看到了这么一点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迎宾厅里的“江山如此多娇”。该画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湖南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迎宾厅里,3吨重的巨型地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电梯里的宝蓝色地毯,同样奢华,高贵,美得像碧海一般清澈,让人耳目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午,人们都到阴凉处躲阳光。毛主席纪念堂前的广场上,宽阔而静谧,一辆老旧公交车静卧在烈日下,走近看是个小卖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乘地铁换高铁去八达岭,时间还早,北京北站爽爽得晒了个太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句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成城才明白,好汉是建造这座城的人们。最早建的长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走在被游人踏得锃亮的石块砌成的路上,触摸着城墙上粗糙的砖块,你会问自己:3000多年前,是谁,又是用什么工具,把这么巨大的石块运到山顶上来的?他们都是谁家的儿子?又是谁的丈夫?他们现在都去哪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坛。皇帝祭天的地方。北京皇家建筑基本都是中轴对称布局。体现皇权至上的空间政治学,礼制秩序的物化表达。蓝绿色琉璃瓦覆盖着整个建筑。很漂亮又显皇家气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蓝色琉璃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绿色琉璃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断壁残垣圆明园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什刹海公园。与西湖比还是小了一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走王府井,看看王府井书店,逛逛北京胡同。这叫“驴打滚”。北京特色点心。在南锣鼓巷尝了一下全聚德烤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做出游攻略时,说东交民巷有外国使馆旧址区,结果都不开放,只能在外面看看。看来,网络信息也不能全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交民巷里的外国使馆不开放,见一教堂,早晨祷告的时候才开,硬挤进去拍了个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累了,在天坛公园休息一下。总结:凡是带“公园”的景点,公园景观为主,主题为副。比如:圆明园遗址公园,天坛公园,其中,天坛和遗址只占一小部分,而且行动受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来时的北京南站,如梦如幻的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别了——北京!五小时后抵达杭州。走出车厢的瞬间,就——又掉进了蒸笼里。生活继续走这里延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9/30号。</b></p>